消費産品的網站不斷開設,
但是當這些網站的新鮮感逐漸消退時,
消費者的注意力就會轉向真正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網站。
在全球資訊網上,資訊是決定産品能否暢銷的重要因素。網路之所以讓人驚豔,就是因爲它能吸納資訊之衆流成爲無垠的瀚海,使人們盡情馳帆于其中,享受披沙檢金的樂趣。所以,行銷人員必須好好利用網路的這項特異功能。事實上,只有充滿資訊熱力的産品,才能吸引網路消費者垂愛的眼光。這些資訊包括事實、新聞、知識、智慧及建議等。
諸如書籍、雷射唱片、共同基金、汽車、消費電器、電腦、軟
、旅遊行程、房子及禮物等,都是屬于資訊豐富的産品。市面上有不少雜志及報紙就專門針對這些産品,分門別類地進行深度的探討。因爲這些産品的相關資訊很多,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通常需要花時間思索。在做決定之前,很多人也都會事先調查、詢問朋友的意見、甚至
自到場了解産品。這種
質的産品才是消費者會積極上網搜尋的目標,而且他們多半會真的購買,而不是純閑逛。
換句話說,資訊貧乏的産品在網路上是很難有發展空間的。人們在購買這些産品時,通常不大需要反覆思考。很多知名且廣告做得很好的産品,例如我們平日在超市及雜貨店架上看到的大部分産品,都屬于這個範疇。忙碌的消費者也許會考慮使用每周送貨到家的線上訂購服務。但是,如果連購買技節微末的日用品,如汰漬(tide)洗粉或好保镳(right guard)除臭劑等,都得坐在電腦前百般斟酌、精挑細選的話,大部分的人大概會受不了。當然,他們也可以這麼做,但是實在不值得如此耗費心力,因爲這些産品根本沒有多少相關資訊可供斟酌挑選。
回歸基礎的零售
傳統的零售業者顯然無法將豐富的産品資訊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因此才讓網路行銷人員拾得這個至寶商機。
傳統的零售業者必須盡量減少人事開銷才能進行價格競爭。所以,産品資訊服務人員經常成爲裁撤的對象。在今日競爭激烈的零售環境中,這種事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美是全世界商店、購物中心最多的
家。根據美
“全
研究機構”(national research bureau)的資料顯示,美
共有五十億平方英尺的零售場地。平均每人擁有的零售空間爲二十平方英尺,足夠放下一整排的超市購物架了。這個統計數字比一九八零年的十三平方英尺多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依據全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商店的數量愈來愈多,每平方英尺的平均獲利也逐漸遞減。這種現象是理所當然的,因爲商店的數量愈多,競爭就愈激烈,而削價競售的情況也就愈嚴重。這個趨勢自然對大型連鎖店最有利,因爲籍由大規模連鎖的經營優勢,它們可以薄利多銷,以量製價。反觀傳統的自營商店,有些慘淡經營,有些被合並、有些甚至破産倒閉。
在這種情勢下,很多超大型的商店就成爲全零售生意的主導者,如華爾商場(wal-mart)、科斯特卡量飯店(costco),以及專營某類産品的霸主,如史戴波文具賣場(staples)、電腦美
(compusa)、巴諾書店(barnes &noble)、及電路城(circuit city)。這些商店都是薄利多銷、以量製價的經營典範。而這些大型賣場的經營者通常都是精于利用賣場空間的專家。昔日的小店老板雖然也是個個精明幹練,但是與這些大老板的作風卻大不相同。小店老板對産品了若指掌,並且視之爲終生事業;反觀在現代的大型商店中,幾乎已經找不到這樣的人了。
切窩心的服務以及專業的産品知識都已經成爲零售業的曆史,只存留于祖父母輩的回憶中了。
然而,網絡零售業者並不需要擔心店面成本的問題。在網路的經濟系中,不動産並不是稀少的資源。網際空間是無疆界的,只要用滑鼠輕輕點選,就可以在瞬間穿越自如。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的話,可能就會慘遭像網際商場(cybermall)一樣的命運。
有些公司試圖透過網路將衆多商店整于一。然而,這樣的嘗試幾乎都難逃失敗的命運。在一九九六年中隕落無痕的“mci市集”(marketplacemci)就是早期的例子之一。mci市集是由mci公司與媒
大亨梅铎(rupert murdoch)的新聞公司(news corp.)合作投資的網際商場。利用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該商場希望將三十多家的線上商場整合起來。雖然mci是通訊方面的專家,也砸下大筆的電視廣告費促銷,但是這個網際商場始終無法吸引足夠的人
。
mci市集的失敗仍然無法阻止ibm開設全球網際商場“世界街”(world avenue)的決心。ibm招商的對象包括在網路商務方面還是新手的公司,以及還沒有搭上網路的公司。ibm向各商店收取三萬美元的設立費,外加每月租金二千五百美元,然後統籌發行列載三百樣商品的目錄。另外,ibm也抽取百分之五的交易傭金。
ibm的電子商務總策略師派特森(thomas w.patterson)還特別指出,這些價格都可以再商量。他說世界街前四個月的總營業額達五百萬美元,特快車(the limited express)服飾店及科羅拉多州一家行銷世界各地的小型照相器材店等都是世界街的成員。“我們不是爲了賺取短期的利潤而來的,”派特森宣稱。其實,他的如意算盤可能是這樣打的:首先,讓商家不得不購買ibm的軟及硬
設施。然後,如果商家真的退出購物中心,他就會說:“我們打算將整套的作業流程轉移給該公司內部使用。”
短期來說,ibm可能還可以找到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二楞子公司。但是就長遠來看,ibm的這項投資最終還是會失敗。只要商家能小有局面,他們就不會再願意付百分之五的傭金,而甯可選擇退出,自尋出路。在網路上出租零售場地實在是很蠢的主意。購物中心的概念是因地理空間的限製而産生的;但是在網路上,地理空間是否存在都還有待商榷呢!
連“家庭購物網路”(hsn,home shopping network)都在全球資訊網上慘遭滑鐵盧。雖然家庭購物網路在電視上賺進了大把鈔票,但是它的“網際購物網路”(isn,internet shopp……
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第四章、資訊澎湃,網友最愛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