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彼德原理>第十一章 “成功”病理學

《彼德原理》第十一章 “成功”病理學

經濟類作品

  

禍不單行

  彼德原理討論到此,論點已十分清楚,即:一旦員工到達不勝任階層,便再也無法有任何具ti貢獻了。

  

是不勝任,而非怠惰

  然而,我並不是說,員工獲得最後晉升就突然變成怠工者。絕非如此!從大多數案例顯示,不勝任的員工仍然有心工作,仍然顯得精力充沛,有時仍然認爲自己正在工作,但實際上這類員工所能完成的有效工作已經微乎其微了。

  或遲或早(通常不需多久),這類員工就會覺察自己缺乏生産力,並爲此感到沮喪苦惱。

  ●大膽的一步

  現在,我們必須大膽跨進醫學領域!本章我將描述早先提及的“晉升極限並發症”的生理狀況。

  ●一針見血的問題

  許多醫生在診療時常會被問到兩個問題:

  (一)如果真有病症,你認爲成功者通常會有怎樣的生理狀況?(注:一般社會學家或醫生所指的“成功”,在層級組織學家看來,應該稱爲“晉升極限”。)

  (二)如果真有妙方,你會給成功族群中的病患什麼建議或治療法?

  驚人的報告(一)

  在收集醫生們的回答後,我發現下列症狀是那些所謂“成功”病人的通病:

  (一)消化xing潰瘍,(二)*攣xing大腸炎,(三)粘液xing大腸炎,(四)高血壓,(五)便秘,(六)下痢,(七)小便頻繁,(八)酒精中毒,(九)飲食過量和肥胖症,(十)食慾不震,(十一)過敏症,(十二)腦溢血,(十三)肌肉*攣,(十四)失眠症,(十五)倦怠症,(十六)心悸,(十六)其他循環系統疾病,(十八)偏頭痛,(十九)惡心和嘔吐,(二十)四肢無力及下腹疼痛,(廿一)頭昏眼花,(廿二)月經不順,(廿三)耳嗚,(廿四)手、腳、腋下、或其他部位多汗症,(廿五)神經xing皮膚炎,(廿六)xing無能。

  以上是“成功”患者經常抱怨的症狀,雖然實際上那些人的身ti器官可能一點毛病也沒有。

  “深入研究案例”例如,斯洛莫是克拉羅辦公器具公司負責銷售業務的副總經理,他經常不能出席每周一舉行的主管會議,因爲每逢星期一下午一點三十分,他就會定時感到偏頭痛。

  “深入研究另一案例”迪亞克是格林德利齒輪公司的總裁,由于他患有心髒病,他的幕僚人員便把一切可能刺激他或使他發怒的消息掩蓋下來,于是他並沒有實際掌管公司的業務,他的主要功能只是在每年的常會中,向與會人士宣讀公司業務進展迅速的報告書而已。

  上述的所有病症(患者通常同時患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的症狀),便構成所謂的“晉升極限並發症”(finai piacement syndrome)。

  

驚人的報告(二)

  不幸的是,到目前爲止,醫學界仍然不能接受“晉升極限並發症”。事實上;他們始終認爲我的層級組織學是假科學,因而顯得冷漠,甚至充滿敵意。然而,真理總會公諸于世,假以時日,社會秩序漸趨混亂,人們終將接受我的看法。

  ●三項醫療錯誤之一

  晉升極限並發症的患考通常會替自己找借口,他們聲稱,他工作上的不勝任是因爲身ti的疾病導致的。他們常說:

  “假如我能不再頭痛,我就能專心工作。”

  “假如我能恢複食慾……”

  “假如我能把酒戒掉……”

  “假如我能好好睡一晚……”

  根據我的調查顯示,有些醫護人員聽到這類好像合理的說辭後,便開始診治病患生理上的疾病,而不再探究發病的原因。

  這些人采用的治療法不外乎開葯方或是動手術,但都只能暫時減輕病患的痛苦。因爲病人不會服完葯後就變得能勝任,而不勝任的腫瘤也不是手術刀所能割除的。

  此外,善意的建議也一樣徒勞無功:

  “別緊張,慢慢來!”

  “不要cao勞過度!”

  “試著輕松一下!”

  這類勸慰xing的建議是沒有用的。很多晉升極限並發症的患者之所以會感到焦慮,是因爲他們自知工作缺乏實效,自然他們不可能再聽從那些要他們減少工作量的建議。

  另一種無濟幹事的安慰方法是哲學的觀點:

  “不要想解決世上所有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困難,你的情況不比別人糟。”

  “在你這個年紀多少都會碰到這類問題。”

  很少晉升極限並發症的患者會心甘情願接納這種不著邊際的說法。因爲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我爲中心:他們才不關心哲學或是其他人的問題,他們只想解決自己工作上的問題而已。

  另外,恐嚇式的建議也常被用到:

  “你再這樣下去,遲早會死在醫院裏。”

  “除非你放慢步調,不然你還會有更嚴重的毛病。”

  這種恐嚇的方法仍然沒用,病患不能自主地只是會繼續“這樣下去”而已,要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唯一的辦法是讓他晉升,但是他已到達不勝任階層,獲得晉升是絕不可能的。

  再另外一種十分普遍的建議是自我節製:

  “節食吧!”

  “少喝一點酒吧!”

  “xing生活要節製些!”

  這些自我節製的谏言通常也不能起任何作用。晉升極限並發症的患者在工作上得不到樂趣,他們已經覺得很沮喪了,怎麼可能再放棄他們工作以外僅有的少數樂子呢?

  況且,很多男人覺得,縱情于感官享受似乎意味著具有特殊勝任能力。這種想法可由下列語詞看出端倪。例如:“他的胃口很棒。”“他是個大情人!“他酒量不錯。”對于那些別無其他優點可讓人稱贊的男人而言,這類贊美聽起來格外甜美,因此更不可能放棄他們的嗜好了。

  ●三項醫療錯誤之二

  第二種類型的醫生是:在診斷後發現晉升極限並發症患者並沒有身ti器官上的毛病,于是試圖說服病人,要他們相信根本沒有生病。

  “你真的沒病,只要服些鎮靜劑就可以了。”

  “不要老是想它,這些病症都只是你自己的想像,你太緊張了。”

  當然,這種勸告不可能有任何助益,病人知道自己正chu于痛楚中,不論醫生承認與否。

  于是,通常的結果是,病患對醫生喪失信心,並轉向另一個可能比較“了解他的病情’’的醫生求診。此外,病人也可能對所有正統醫療方式喪失信心,並開始咨詢沒有醫學素養的各種密醫。

  ●三項醫療錯誤之三

  當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均告失敗時,心理治療便被派上用場,但這種治療法也很少能成功,因爲它們無法根本矯治晉升極限並發症患者的病源——亦即病患工作上的不勝任。

  [●略具功效的治療法

  根據我的調查顯示,唯一能使晉升極限並發症患者獲得解剖的治療法是:分心治療法(distaction therapy)。

  “去學打橋牌!”

  “開始集郵吧!”

  “從事園藝吧!”

  “學習烹妊吧!”

  “學繪畫吧!”

  通常的情況是,當醫生察覺病患窮于應付本身的工作時,便會轉移病患的注意力到其他可以應付得來的事情上。

  “具啓發xing的案例”路西模是一家百貨公司的行政主管,他甯可每天下午待在俱樂部也不願回辦公室去。據他的病曆顯示,他是患了嚴重晉升極限並發症的病人,因爲飲酒過量、曾兩次中度心髒病突發、ti重過重、且患有慢xing消化不良的毛病。

  在醫生的建議下,路西模開始玩高爾夫球,不久他就迷上了這項運動,每天下午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打高爾夫球上,于是球藝進步得十分迅速,直到有一次他駕駛電動高爾夫球車失事喪命爲止。

  由此案例可知,盡管路西模的病症沒有痊愈,但他已由和工作有關的晉升極限並發症,轉換成只是和高爾夫球相關的假成功並發症——因爲他不再爲工作的問題擔心了!這種治療法因此稱得上成功的。

  那些采取這種治療法的醫生,似乎頗能了解(雖然還不夠明確知道)不勝任才是病源,因此他們設法讓病人在某些非職業的範圍裏獲得能勝任的感覺。

  ●虛假的訊息

  關于晉升極限並發症尚有一點值得一提:晉升極限並發症在社會學上的重要xing將會與日俱增,因爲患有這些症狀的人往往能獲得崇高的社會地位。患者將會誇大自己的症狀:將會固執地讓自己的潰瘍或心髒病更惡化,借以顯示自己比其他朋友更具勝任能力。事實上,晉升極限並發症的地位價值是如此崇高,以致有些根本沒病的員工也會僞裝患了這類病症,目的是要使人覺得他們也具有相當的勝任能力。

……

《彼德原理》第十一章 “成功”病理學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二章 晉升極限的非醫學指標”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彼德原理》第十二章 晉升極限的非醫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