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作家及記者,我有特殊的機會研究文明社會的活動。我曾撰寫過關于政府部門、工業界、商業界、教育界、以及文藝界等不同方面的調查報告,也曾和各行各業的成員以及社會上中、高、低各階層的人士談過話,並仔細聆聽了他們的心聲。我注意到,除了少數特例以外,大部份的人都做事草率苟且。因此,隨可見的是不勝任者的泛濫和猖撅。我曾目睹一座四分之三英裏長的路橋崩落海中(盡管那橋一再勘驗過),原因出手橋墩的設計根本本良。
我曾看鬼都市規劃人員在一條大河的沖積原上督導一座城市的發展,而該竟是大河定期泛濫成災的地方。
最近我讀到一則報導,敘述某家英發電廠的三座巨型冷卻塔倒塌,令人不解的是:每座塔造價高達一百萬美元,結果居然連一陣強風的襲擊也承受不住。
我又十分有趣地發現,德州休土頓室內棒球場峻工後卻不堪使用:因爲晴天時由于窗戶射進來的光線太刺眼,外野手無法辨清高飛球的方向。
我還觀察到,各種器具的製造商依慣例總會在各地設立服務站,因爲他們預測(經驗也證賣如此)他們的許多産品在保證期內會發生故障。
由于聽過許多駕駛員抱怨他們新車的缺點,我在獲悉最近大汽車商生産的汽車約五分之一潛藏有危險的製造缺陷時,一
請不要誤以爲我是那種具有成見的極端保守份子一一只因現代的人與事太現代化就加以謾罵。事實上,不勝任並沒有時空的限製。例如十九世紀英政論家麥考萊(maculay),根據當時日記作家皮普斯(samuei pepys)的記載而描述了英
海軍一六八四年時的情形:“海軍總部實在令人驚奇,
費、貪汙、無知、懶散無所不包……他們的判斷不足信賴……他們從不履行合約……也從不執行巡檢的任務……有些新兵腐化、無能,如不加緊訓練和糾正,甚至可以在船靠岸時失足落海“此外,
手們則因無法按期領到薪
,而情願將他們的配給券六折賤賣給地下錢莊。至于大多數在海上往來的船只,指揮統率者往往沒有受過航海訓練。
英名將威靈頓將軍(wellington)在前往葡萄牙參加一八一○年戰役前,曾翻閱了隨行的軍官名單,然後說道:“我只有盼望敵人看到這份名單時。也能和我一樣感到戰栗不安。”
美南北戰爭時期的名將泰勒:(richard taylor)提到七日戰役時,他評議道:“南軍將領對地形根本不熟,在雷契曼城一天的行軍情況就好比在中非洲行軍一樣迷亂。”而另一位名將李將軍(robert e.lee)也悲痛地抱怨說:“我的命令簡直無法實行。”
同樣是二次大戰期間,一艘醫療船的澳籍指揮官在檢驗改裝後的槽時赫然發現,
箱內部漆的居然是足以讓船上每個人中毒的紅鉛。
上述事例一一以及數以百計類似事件一一我都曾看過、讀過,或者聽人提起過。于是我相信了一個事實:“不勝任”無所不在!
于是,當某登月火箭因部份零件遺落、損壞、失靈、或提前引爆而導致發射失敗時,我不再感到吃驚。
同樣地,當我得知政府聘用的某婚姻顧問本身竟是同戀者時,我也不再訝異。
現在,我預測的是:政治家們遲早會證明他們無法實現競選時期許下的諾言。我甚至可以斷言,如果他們真做了什麼,那很可能是反倒實現了競爭對手的政治主張。
如果不勝任的情形僅發生在某些較大規模、較邊遠的人爲措施上(像是公共工程、政治、太空旅行等),便已夠惱人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勝任它還近在眼前一它無不在,是個討厭的害人精。
當我走筆至此時,住在隔壁的女士正在打電話,她說的每個字我清楚可聞。現在的時間是晚上十點,住在另一側的男士因感冒提早就寢了,像了聽到他間歇的咳嗽聲以外,我還聽到他在
上翻來覆去發出的彈簧吱吱聲。問題是我住的並非廉價的房子,這h帶是昂貴、現代化、混凝土製的大廈住宅區,當初設計和承建這區房子的那批人是怎麼槁的?
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買了一把鋼鋸回家鋸鐵釘,當他鋸第一下時,鋸刀啪地一聲斷了,調整鈕也同時壞掉,于是從此那把鋼鋸就報銷了。
上星期、我在一所中學的新禮堂講臺上想使用錄音機,卻始終找不到電源。該棟建築的技師告訴我,在他任職的一年內,他在講臺上一直找不到一個可以接通電流的座,他懷疑裏頭的線路根本沒有裝好。
今天早晨我出叮買臺燈,在二家大家具器材供應商裏找到了一座喜歡的臺燈,當店員正要包裝時我請他先測試一下(最近我愈來愈小心了),他顯然不常測試電器,因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座。最後也總算把燈
上了,可是臺燈卻扭不亮,他再試同型的其他臺燈,依然扭不亮,整批貨的開關統統有瑕疵,我只好轉身離開那家商店。
前些時,我訂購了六百平方英尺的絕緣纖維玻璃作爲整修別墅甩,當時找站到訂購櫃的職員身旁確定她寫的數量正確,結果還是枉然!建材公司開給我七百平方英尺的帳單,然後送來的貨是九百平方英尺。
至于經常被誇稱爲矯治各種弊病的良方一一教育,卻顯然地對不勝任也束手無策。因爲在教育的殿堂裏,不勝任一樣蔓延開來:三分之一的高中畢業生達不到正常五年級程度的閱讀能力,而大一新生開閱讀課程度變成司空見慣的事;在某些大學院校裏,甚至有百分之二十的新生看不懂他們的救科書內容!
此外,我經常接到某大學的信。十五個月前我變更住址並去函通知學校當局,但是我的信依然往舊地址送。我再去信兩次並以電話方式通知他們變更地址。結果還是無效。于是我只好自拜訪,指出他們檔案上的錯誤地址,然後口述新址、
眼看著秘書登記下來,結果信仍往舊地址送去。兩天前情況有了新發展,那驚住進原先我住的公寓而一直沓我收信的女士打電話來,她告訴我現在她又投家了,而大學給我的信竟也跟著寄到她的新住址!
如前所述的一對于不勝任的普遍情況我已能順其自然、見怪不怪了。但暈,哦又想只要找出不勝任的導因,也許就能找出矯治不勝任的-辦法。因此我開;始用心探討問題。
我聽到了各種不同的論調。
一位銀行家指責學校說:“現在的、孩子沒有培養講求辦事效率的習。”
一位老師埋怨政客們說:“政府啓己都這麼缺乏效率了,怎麼能期望老百姓做到什麼?況且他們還駁斥了我們爭取充足教育預算的合理要求。只要各校都能有一……
彼德原理代序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