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想要毀滅的人,就是那些他們稱之爲有前途的人
——康諾利(c.connolly)
到目前爲止,我們對系的討論一直停留在較基本的層次+現在,你既然已經晉升爲層級學的高級學員,就必須對層級
系製度有更深入的認識。
生活是會議的主題,但是你在場嗎?
——科普蘭(b.copeland )
一般人常常借用“攀登成功之梯”,或“攀上既定階梯”等比喻來形容階級膨脹。用階梯比喻層級系,容易使人誤解層級
系的本質。階梯和層級
系,的確有一些共同的特質。例如:階梯是用來登高的,爬得越高,危險越大。但是層級
系和階梯有三個根本的不同點:(一)層級大小或二塊橫木間的距離,各不相同;(二)橫木是可以移動的;(三)兩者晉級的動力。各由一些不同的晉升製度控製。
道定律(dow’s law):在層級系中,職位越高,困惑越大。
教育系和階梯最類似。智力夠的孩子,大約一年就可以念完一級。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他才能越級,如果被准許越級,他就跳過了標准級數——一個學年。同理,如果孩子念得不好,他就得留級。
雖然教育系把每一級都統一設計爲一學年,但事實上,有的年級可能會比其他年級難念。天資聰穎、家境良好的孩子,可以按部就班、輕松自如地晉級。資質較差的孩子則可能有些力不從心,他可能會被留級,甚至辍學,因爲有些年級的課程對他而言實在是太難了。每個層級難易不同,這是所有層級
系共通的弊病。在前一級表現良好,並不能保證你升上一級後也能應付自如。
層級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是,兩塊橫木之間的距離。一個守時、乖順、可靠、按時交作業的學生,在公立學校或大學裏,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他繼續進研究所深造,則很可能會吃一驚。有些學校的研究所仍然認爲,經過十六年或更多年的統一學習,一個學生就奠定好成爲一名有創意的科學家的基礎。如果一名大學生抱看這種夢幻式的想法進入研究所,他就必須跨越一個空前巨大的層級,而且很可能會發現跨越其間的鴻溝實非他能力所及。所幸多數大學生進入研究所之後,只須跨越一個低難度的層級。因爲研究所裏的課業只是延續大學裏統一
的教育消費主義。至于畢業論文,則不過是把從前學者的創見,以統計數字加以印證罷了。
一般博士論文,只不過是一座墳墓中的骨頭,搬到另一座裏。
——弗蘭克·多比(j.frank dobie)
組織中的成員如果在升遷的過程中,被提升到一個差距原職務層級很大的職位,他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勝任。一個人不甚富有時很會理財,等到他一旦繼承大筆財産之後,卻很可能成爲財務低能者。軍隊或政治系中的傑出人才,從部屬升格爲領導人物之後,可能在一夕之間淪爲蠢材。優秀的科+學家在升任研究主任之後,可能變成一名失敗的行政主管。在以上各個例子中,高升之所以使人突然變得無能,原因在于新膽要求的能力,是從前升遷過程中從未要求過的。
經過幾次晉升之後,一個人便會到達他的專才完全無用武之地的職位。工作成績出的職員升上地勝任愉快的組長級職位。過些時候,他又升爲經理級人物,此時便開始稍感吃力了。這也許是他能力範圍內所能應付的最高職位。但是如果各項條件許可,他還是有可能被推上一級,到達其完全無力可施的職位。當他只是稍感力不從心之時,他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來完成分內工作。如果手下有能幹的部屬,他或許還能靠部屬的支援,保持良好的工作業績。他自己雖然是能力稍嫌不足的經理,卻有能幹的幕僚予以支援。正因爲他看起來仍舊相當幹練,再加上又增加了領導更多部屬的經驗,上級可能再度給予他高升的機會。當他出任總經理之後,其主要任務是爲一些足以影響整個公司的目標與政策的事務做決策。現在,他終于到達完全無法勝任的職位了。當他從表現傑出的工作崗位,高升到
理關系公司整
目標、分心更多雜務的職位時,他的工作能力便急遽退化。
很多研究報告顯示,剛任新職的員工最初可能會顯得能力不足,但假以時日,他就會有合乎准的表現。根據我的研究,這種情形其實極爲罕見。現實中大部分的情形是,能力不足的新人會受到上級的嚴密保護,因爲他們要讓自己決定的人事晉升案看起來很漂亮。他們指派許多優秀的部屬支援這名新官,較困難的工作也交由其他人或其他部門負責。最後,這個職位總算萎縮到新官能力所及的範圍,于是地才適應了這份工作。
最初與最糟的謊言,就是欺騙自己。在此之後,一切罪行就都容易多了。
——貝牙(j.bailey)
教育、政治、軍隊等層級系,都是以“彼德原理”爲基礎而建立起的金字塔型組織,其中的成員皆由底部進入,再漸次往上攀升。各個
系內,往往存在著某些成見與限製,妨礙了特定成員的升遷。以軍隊爲例,軍隊牧師、醫官和女
都礙于種種限製,無法升任戰地指揮官。在政治界,女
、知識分子和黑人,都無法和其他人享有平等機會,能被提名出任高級職位。
不同的專業知識也會形成不同的層級族群。在醫院裏,醫生是一個層級,醫事技術人員、行政人員、護士、服務人員及維修人員,又各自形成一個層級。最優秀的清潔工也無法升爲護士或醫生,除非他接受密集的專業訓練。有時候,變換所屬層級或職業並不困難。律師、士兵、商人或演員,都可以轉入政治界,而且不需接受任何專業訓練。
了解層級大小的種種特,能使你在層級
系中運作更富于彈
。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f.bacon)
看到古老而令人尊敬的行業漸次凋零,我們難免不勝啼噓。馬車製造匠、小村莊裏的鐵匠、車輪製造者、馬車鞭製造者,都隨著科技文明而逐漸沒落。以上這些行業的學徒,在經曆了汽車取代馬車的年代之後發現,當他手藝純熟到可以出師的那一天,他一直想攀登的那級磺木早就移動了位置,或者根本不存在。
當代盛行的自動化與電腦風,降低了某些工作地位,減少了某些行業的需求量,而且製造了一群前所未聞的資料
理人員階級。如果我們仍然沿用階梯這個比喻,那麼就必須想像這是一個橫木已被移上移下、或增或減的階梯了。
除了變化之外,沒有任何事能夠亘久不變。
——伯恩(l.bourne)
……彼德原理第六章 認識層級體系或攀登階梯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