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彼德原理>第三章 虛有其責的特例

《彼德原理》第三章 虛有其責的特例

經濟類作品

  當形勢轉壞時,嫌疑犯會竭力編造

  tuo罪的理由,並使法官感到爲難。

  一一丁·德萊頓

  很多人不願意接受我的“彼德原理”。他們chu心積慮地挑毛病,有時白以爲能從我的層級組織學中找到缺大,針對這一點我要提出警告:請不要被虛有其表的特例愚弄了。

  

特例之一:沖擊式晉升

  “沃特·布拉基的晉升是怎麼問事?他是那麼不勝任、那麼礙事,所以經理人員幹脆用晉升的方式把他一腳踢開。”

  找經常聽到這類問題,且讓我們來探討這種我稱之爲“沖擊式晉升”(percussivesublimation)的現象。布拉基由不勝任職位晉升到能勝任職位嗎?不!他只是從一個無效率的職位轉到另一“個而已。他比以前擔負更重職責嗎?不!他在新職位上完成的工作量多于原先的職位嗎?不!

  沖擊式晉升是假晉升。有些布拉基型的員工相信他們獲得了真正的晉升,別人也看法一致。可是這種假晉升的主要功能是在欺蒙層級組織以外的人。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假晉升的策略便算成功了。

  可是,經驗老道的層級組織專家絕不會上當。以層級組織的觀點來看,所謂真正的晉升是從能勝任的階層晉升。

  那麼,成功的沖擊式晉升有何成效呢?假設布拉基的主管是基克利,他仍能勝任現職,那麼他調遷布拉基後可達成三項目標:

  (一)掩飾升遷政策的失敗。如果他承認布拉基確實不勝任,旁觀的人便會想:“在給布拉基最後一次晉升前,基克利早該知道布拉基不是合適的人選。”但是沖擊式晉升卻能證明先前的晉升是對的(指對員工和旁觀者而言,對層級組織專家則另當別論)。

  (二)鼓勵員工土氣。有些員工至少會想:“連布拉基這樣的人都能晉升了,我當然也能獲得晉升。”對許多其他的員工而言,沖擊式晉升是個極大的誘惑。

  (三)維護該層級組織的安全,盡管布拉基不能勝任,但不能開除他一一因爲他或許熟悉基克利的業務,他若跳槽到競爭對手的組織中,可能導致危險。

  ●常見的現象

  由層級組織學我們可以得知,每個興盛的組織都有一個特點:管理階層蓄積了許多冗員,包括已獲和將獲沖擊式晉升的人選。例如,有家著名的器具製造公司竟有二十三名副總裁!

  ●似是而非的結局

  韋伯利廣播公司製作部門的創造力頗具盛名,這是采用沖擊式晉升的結果。因爲該公司把所有無創造力、無生産力的冗員統統轉調到富麗堂皇的總公司去(總公司大樓造價達三百萬美元)。

  總公司裏沒有攝影機、麥克風或發報機。事實上,它距離最近的錄音室也有好幾英裏路程。然而,總公司裏的人總是不停地忙碌,他們撰寫報告、規劃圖表,並忙著安排與人會談的時間。

  最近,該公司宣布大幅改組高層人事,目的在使總部的作業更流暢。結果八名副總裁取代原先的四名,同時增加一位總裁的聯絡助理。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沖擊式晉升能隔離冗員而使其他員工專心工作。

  

特例之二:蔓藤式晉升

  蔓藤式晉升(laterai arabesque)是另一類型的假晉升。這時,不勝任員工有獲得階級上的提升,有時連薪資也沒有增加,只是被冠上一個較長的新頭銜,然後被調到偏遠的角落去。

  卡利文具公司的懷伍德先生是名不勝任的經理,蔓藤式晉升後,他薪資不變,卻改任部門間的溝通協調人,負責來往文件影印本的存檔事宜。

  “汽車製造檔案,第八號案例”惠勒汽車零件公司比其他單位更充分地運用蔓藤式晉升。該公司把業務劃分成許多區域,最近,我發現有二十五名高級主管被外放到各省,擔任所謂地區副總裁的職務。

  該公司還收購一家汽車旅館,指派一名高層職員前去經營。此外,另有一名無所事事的副總裁,打算花三年的時間撰寫該公司的曆史。

  我因而得到以下結論:層級組織規模愈大,蔓藤式晉升愈容易實行。

  “職位懸空的例子”某政府部門的八十二名員工,全部被轉調到另一部門,留下一個年薪一萬六千美元卻無事可做且無下屬可管的主任。這種層級組織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好比一個沒有底盤支撐,卻有一個頂端懸浮的金字塔;這種有趣的現象,我稱之爲“自由飄浮的頂端”(freef-loating apex)。

  特例之三:彼德反轉原理

  我有一位朋友,他到一個酒類由政府專賣的guo家旅遊,在回guo以前,他向當地政府經營的酒店詢問:“按規定我可以帶多少酒出境?”

  店員回答說:“這你必須去問海關關員!”

  我朋友應道:“可是我現在就想知道,我才能買適量的酒,才不會買得太多而部份遭到海關沒收。”

  店員回答:“那是海關的規定,和我們沒有關系。”

  朋友又說:“但你一定知道海關的規則吧!”

  店員答稱:“沒錯,我知道。但是本部門並不負責海關規則,我無權告訴你。”

  你曾經遭遇或聽說類此事件嗎?“我們無可奉告?”官員分明知道你問題的答案,你也確定他知道答案,可是基于某種理由,他硬是不肯告訴你。

  有一次,我剛到一所大學任教,學校出納部門發給我一張識別卡,可憑卡在學校開設的書店中兌現支票。于是我前往該書店,出示識別卡,並交付一張二十美元的支票。

  書店出納員卻說:“本店兌現薪資支票和個人支票。”

  我答道:“可是旅行支票比個人支票好,甚至還優于薪資支票。即使不用這張識別卡,我在任何商店都可以兌付旅行支票,因爲旅行支票和現金沒有差別嘛!”

  該出納員卻說:“但是旅行支票終究不是薪資支票或個人支票。”

  一陣爭議後我要求會見經理,他耐心聽我說完,神情漠然,最後他斷然他說:“本店恕不兌現旅行支票。”

  或許你也曾聽說,醫院在救助意外傷害的病患前,會要求病人將寶貴的時間花在填寫大疊表格上。或許,你也曾聽到護士對熟睡的病人叫道:“喂!醒醒!吃安眠葯的時間到了!”

  你大概也讀過愛爾蘭人歐布萊恩的故事,他在往來于香港與澳門之間的渡輪上呆了十一個月,原因是他沒有證明文件可以在兩地下船,而香港和澳門當局也都沒有發證給他。

  特別是那些沒有自主chu置權的政府官員,他們總是太拘泥于表格填寫的正確xing,而不管表格是否具有實用的目的。對他們而言,任何超出慣例的細微偏差,都是不能容許的。

  ●職業xing的機械行爲

  關于上述的行爲,我稱之爲“職業xing……

彼德原理第三章 虛有其責的特例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三章 虛有其責的特例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