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口才學>二 避免不利注意第2小節

《卡耐基口才學》二 避免不利注意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卡耐基口才學二 避免不利注意上一小節],特別是它有證據的效用,是孤立的事例所不能企及的。但是數字本身卻是令人煩厭的,應明智而謹慎地使用,且使用時應著以語言的外yi,以使其鮮明生動。

  這裏有一例,說明把統計數字與聽衆熟悉的事物相比較,能收到加強印象的效果。一位主管認爲紐約人太疏懶,由于不立刻去接聽電話,造成大量的時間損失,爲支持自己的論點,他說:

  “每一百次電話當中,有七次顯示,在收受電話的人回答之前,有超過一分鍾的耽擱。每天共有280,000分鍾損失在這種方式之下。如以六個月的時間爲期,紐約的這種時間耽擱,便差不多與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所有已經過去的營業時間相等。

  只提出數字、數量本身,是不會留給人什麼印象的,它們必須舉個實例。如果可能,它們必須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敘說。

  如果在講演中能夠巧妙地使用專家的證言,也能在很有說服力的産提下避免聽衆的不利注意。

  在講演中使用專家的證言,常常能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論點,不過使用之前,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充分准備:所使用的引述是否正確?它是否取自某個人的專門知識領域之內?引述的對象是否爲聽衆熟知和尊敬?

  卡耐基訓練班裏的一個學員有一次在商會集會演講時曾引述了卡耐基本人的一段話,這段引述就很有說服力:

  “我相信在任何一個行業裏,通往出人頭地的成功之路,在于使你自己成爲那個行業的專家。我不相信分散個人才智的策略,而且依我的經驗,就算有吧,我也很少碰見有人多方面地分心,而仍能在賺錢方面成爲人上之人……在製造業方面我更確定沒有,能成功的人都是那些選定一行,便執著堅持的人。”

  使用類比支持一個主要論點也是一個很好的技巧。曾這樣利用類比來做比較,以支持自己的論點:

  “繁榮的經濟必須不斷向前邁進,不然就會陷于紊亂。好比飛機停憩于地面時,只是一堆無用的螺釘、螺帽的組合。可是一旦在空中前進時,他便如魚得shui,發揮了有效的功能。爲了要停留在高空,它必須繼續前進。它若是不前進,就會下沈,並且它是不能後退的。”

  這裏有另一個類比,恐怕是演說史上最傑出的類比了。它是林肯在艱難的南北戰爭期間回答批評他的人時所使用的:

  “諸位先生,我想讓各位來做一番假設,假設你所有的財産都是黃金,而你把它交付在著名的走索家柏羅丁手中,讓他走在繩索上帶過尼亞加拉瀑布去。當他行經瀑布之上時,你會不會搖動繩索,或不斷地對他喊叫:‘柏羅丁,再俯低些!

  走快些!’不會,我確信你一定不會。你會屏息閉嘴,肅立一邊,直至他安全走過。現在政府亦chu于相同的情況當中,它正背負著極大的重量要越過狂瀾洶湧的海洋,數不盡的財寶握在它的手中,它正盡其全能地去做。請勿打擾它!只需保持沈靜,它便能帶你安然渡過。”

  常言道:“良葯苦口,忠言逆耳。”無論何人,對于旁人的忠言或勸告,往往難以接受。如何才能找一種正確的批評方法,使忠言不逆耳,從而避開被批評者的不愉快思想呢?

  我們對別人發出忠告也好,批評也好,都要明確目的是爲了教育,使對方的行動方向按我們的願望改變。如果不能起到這個作用,倒不如沈默的好。

  有些上司事先未考慮清楚,究竟自己向部屬提出的忠告或批評將會得到什麼效果的反應,就隨便說些下屬該如何如何的話。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而這往往妨礙他去接受批評。所以,上司發出批評,必須使受批評的下屬理解他的出發點,是爲了集ti好,也是爲了下屬本人好,其中並無個人成見,這樣才有積極的作用。

  “真沒見過你這樣的糊塗蟲!”“你不想幹可以到別的地方去!”這類批評語是不可取的。因爲它只能刺傷對方的心,激起對方的反感。!“你沒有必要沮喪,”這樣的話能使被批評者感到你對他還是尊重的。“如果你認爲我說的有道理,你就聽聽吧。”“我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這類話也可以使被批評者感到你的溫情。

  忠告或批評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最好是選擇沒有第三者在場的場合,否則他會認爲你故意讓他當衆出醜,從而增加抗拒心理。

  某單位的員工遲到早退的現象相當嚴重,上司終于忍不住出聲了。如果態度和藹,事情還容易過去,如果態度粗暴,甚至以威脅的口吻說話,那麼,被批評者可能也會強硬地說:

  “既然你對我不滿意,那我不幹好了。”這樣就有可能使上司下不了臺。

  按一般情理,遲到者不論其理由如何,絕不會視遲到爲好事,雖然沒向上司說聲抱歉,但心理上總是不安。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當抓住人xing的共同弱點,采用溫和的語氣說:

  “很對不起,我不了解你有什麼困難,如果能夠克服的話,我請你注意一下影響。我知道你住得遠,交通又擁擠,不過我仍然要拜托你能盡量不遲到。”

  由于你能夠諒解他犯錯誤的原因,使他感到你不是故意難爲他的,他才可能聽得進你的批評。

  在與別人談話時,最好不要互相比較,尤其在責怪別人或批評別人時,“相互比較”是最忌諱不過的事。

  有位母qin總是用左鄰右舍張家李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爭氣”、“有出息”來貶責自己兒子“不長臉”。天長日久,使孩子chuchu感到壓力,chuchu覺得不如人,因而信心喪失,最後自殺。類似這位母qin的做法,用不斷地用“相互比較”使兒女、下級泄氣甚至絕望。由此看來,批評人時的“相互比較”實爲有害無益的下策。

  批評的話語要力求簡明。最好只用一兩句話就使對方明白,然後立即轉到別的地方去。不要喋喋不休地列舉對方的過錯,以免別人老是覺得你揪住他的辮子不放。

  批評是一種藝術。批評別人而要使其口服心服,就要講究竅門。卡耐基總結了在批評別人時,可以使用的一些方法:

  請教式批評。有一個人在一chu禁捕的shui庫內捕魚,遠chu走來一位警察,捕魚者心想這下糟了。警察走近後,出乎意料,不僅沒有大聲訓斥,反而和氣地說:“先生,您在此洗網,下遊的河shui不就被汙染了?”這情景令捕魚者十分感動,連忙誠懇地道歉。若是警察當初責罵他,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暗示式批評。某單位工人小王要結婚了,工會主席問他:

  “小王,你們的婚禮准備怎麼辦呢?”

  小王不好意思地說:“按我的意思簡單點,可是丈母娘說,她就這一個女兒……。”

  主席說:“哦,咱們單位還有小李、小張都是獨生女啊!”

  這段對話雙方都用了隱語。小王的……

卡耐基口才學二 避免不利注意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二 避免不利注意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