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卡耐基成功之道一 喜憂參半的童年上一小節]搶救那些劫後余生的農作物莖杆。
豐收的希望破滅了,一家人又得再次借債以度過饑荒。
許多年後,戴爾·卡耐基對這些經曆仍記憶猶新。他後來回憶說,洪過去後,他
持家條的母
即使在失望之中還是堅定地唱著聖歌,母
是一個堅定的基督教徒。而父
詹姆斯沮喪的愁容也逐漸換成一副頑強與不屈的樣子。這些情景在卡耐基幼小的心靈中深深地紮下根,使得他以後能一次又一次堅強地面對挫折與失敗。
豐收在望的作物淹沒于洪,養肥的肉牛也只能獲得少許微薄的利潤,一只只豬又因霍亂而死亡。
這種種的不幸對戴爾一家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它使人不得不懷疑,難道一家人的努力就此破滅是上蒼的詛咒嗎?
戴爾·卡耐基的母伊麗莎白盡管堅強,但在經曆了這一連串自然災禍之後,她的信仰也開始傾向于沮喪。
1948年,戴爾·卡耐基在他的《擺憂郁》中寫道:
“我常聽見母憶起,每當父
去谷倉喂馬及
牛,沒有在她預計的時間歸來時,她總要趕去谷倉看看,她時常害怕會突然發現他的身
倒吊在繩端晃來晃去。”
大約是在1898年,當時卡耐基一家人仍住在瑪麗維爾外的農場,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了。父詹姆斯·卡耐基患了精神崩潰症,當時才四十七歲,顯然,沈重的生活負擔壓倒了這個倔強的農場主。
由于債臺高築,詹姆斯的沮喪和憂郁與日俱增;爲了改變命運,他又長年累月地辛苦勞作。由此導致詹姆斯的健康狀況不斷變壞,他停止進食,變得極爲憔悴。
當醫生告訴詹姆斯太太詹姆斯的壽命將不會延長到六個月以後的時候,站在一旁的戴爾·卡耐基還不足十歲。他看著母,"母
的眼中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閃動,終于,兩行眼淚順著她的面頰滾了下來,她的嘴蠕動著,似乎又在暗頌著聖歌。”
戴爾握緊拳頭,一邊對著醫生晃動,一邊大聲吼道:“你撒謊,你撒謊……"他不相信這是真的。他不能接受這種事實,更不敢想象六個月以後辛苦一生、積勞成疾的父將阖上雙眼、與世長辭的淒涼景象。
雖然後來並沒有出現上述的事實,但十歲的小男孩已開始懂得家庭所遭遇到的不幸了。同時,父的悲觀也愈來愈重地在戴爾心靈投下
影。
一次,詹姆斯到瑪麗維爾的銀行家家裏去請求延期償還貸款,銀行家卻以沒收卡耐基家的財産相要挾。沮喪的詹姆斯·卡耐基乘著四輪馬車垂頭喪平地返家,途經102號河橋上時,他停下來,扶著橋的欄杆俯身呆望著靜靜流淌的河。當時,戴爾感到很奇怪,便問道:
“爸爸,你還要等誰呢?”
詹姆斯的回答在許多年後還一直印在戴爾·卡耐基的腦海之中。
“我在想,這河可以暢通無阻,而我卻四
碰壁,爲什麼呢?”
戴爾成年後,曾經在很多場合提起這件事來:
“父含著眼淚告訴我,要不是因爲母
堅定的宗教信仰,他絕對沒有勇氣在那些瑣碎的日子裏生存下去。”
1900年,戴爾十二歲時,卡耐基一家遷移到距曼哈尼教堂一裏的莫瑞農場,但窘迫的生活
境並沒有爲之絲毫改變。
在偏僻狹窄的農村生活久了的童年戴爾,最害怕每月一次或兩次與父一起乘運木頭的貨車進瑪麗維爾,因爲城市裏的許多新奇東西使他感到眼花缭亂和不可思議。
有一次,父竟給了他10美分,讓他可以自由自在地隨意花銷。
這對當時的戴爾·卡耐基而言,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他啓始是驚恐,後來確認父的話不是開玩笑時,立即接過錢,緊緊攥在手心。然而戴爾一陣欣喜過後,卻開始犯愁了。
“怎麼開支它們呢?是買一盒巧克力,還是賣一件城裏孩子五歲時就有的玩具?"這些都是他曾經一直所向往的東西。
戴爾舉豈不定,不知道該怎麼辦。同時他還害怕走進商店,因爲那裏的鏡子會照出他一身破舊不堪的服,使他感到羞愧。
聖約瑟是上中學以前的戴爾·卡耐基所見到的最大城市。
1901年,詹姆斯·卡耐基負責運送一車肥肉給聖約瑟市的屠夫,小戴爾有機會隨父去聖約瑟。成人後的戴爾·卡耐基談及那段經曆,還是興趣盎然。
聖約瑟市有六萬多人,比戴爾以前所見到的最大城市大十二倍,六層樓的建築在戴爾的眼中已是摩天大廈。
“天啦!住在這麼高的樓房上,摔下來可怎麼辦?"戴爾仰頭望著這幢龐大的建築,疑惑不解地問父。他同時還聯想到了幼時玩耍的小木房的閣樓。
“傻瓜,怎麼會呢?"父笑吟吟地看著呆頭呆腦的戴爾。
當一部街車從他們身邊急馳而過時,戴爾驚恐得不疊地後退著,一時瞠目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詹姆斯完成工作後,又帶著戴爾欣賞了一陣街景,才搭乘火車返回密蘇裏的瑞文渥德。
戴爾十三歲時還經曆了一次令他驚訝不已的事。這年,一名叫尼克拉斯·梭得的教師住進卡耐基家。戴爾從這位外來人身上了解了不少東西,視野大爲開闊。
一天,小戴爾由玫瑰園返家,經過梭得先生的房間,一陣"嗒嗒嗒"的聲音吸引了他。于是戴爾輕輕地敲開門,見梭得先生坐在一個鍵盤前,手指不停地敲動,與之相應,桌上的一個屏幕竟顯示出與課本書上一樣工整的字來。當梭得給這個好奇的小男孩解釋清楚後,戴爾驚訝地瞪著雙眼,接著,他小心翼翼地走近鍵盤,伸手按了一個鍵,馬上又縮回來,還不停地用另一只手撫摸著剛才按鍵盤的那只手指。
“真是奇迹,先生,送給我一部這樣的東西好嗎?"戴爾撫摸著打字機的屏幕,戀戀不舍地對梭得說道。
戴爾·卡耐基的傻樣使得梭得一陣大笑,但也正是從那天氣,小戴爾強烈的求知慾望博得了梭得先生的喜愛。工作閑暇的時候,他便給這個小男孩講一些新鮮的東西。
戴爾·卡耐基後來回憶說,“我永遠記得這位高瘦的大胡子教師,當時我覺得他的腦子裏裝滿了滔滔不絕的新東西,他開辟了我生活領域的新天地,也啓迪了我的智慧。我至今記得,”直覺”和”心理學”這兩個名詞就是他教給我的,當然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東西……”
可惜梭得先生在詹姆斯家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他搬出去以後,就一直杳無音訊。戴爾總希望有一天那位大胡子、寬邊眼鏡的先生會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直到他進入瓦倫斯堡師範學院前,他一直懷著這一夢幻般的期望。
另一件事情又一次開拓了年輕戴爾·卡耐基的生活領域及視野。
1902年,兩列火車在瓦倫斯堡附近相撞,戴爾與父……
卡耐基成功之道一 喜憂參半的童年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