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商場三十六計第3計 “借刀殺人”上一小節]的遺囑。1983年,父臨終時,諄諄囑咐謝
民和他的3個哥哥,不要忘記故土,要爲故鄉多做貢獻,要爲中
多辦好事。
謝民在回答中
記者的提問時說:“我在泰
出生,祖籍是廣東澄海,飲
思源,對中
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不論是在中
內地還是在海南投資,我們都遵循這樣一個宗旨:辦項目,要一利
家,二利當地民衆,當然也要對我們ac集團有利,這3條缺一不可。我對ac集團在中
投資的前景是很樂觀的。”
ac集團背靠中,越來越引起世人的注目。
1990年4月7日,謝民在北京會見了鄧小平,鄧小平高興地說:“你們弟兄幾個人的名字起得很好,ac集團的名字也很不錯。”當著這位泰籍華人,鄧小平再次重申,中
改革開放的政策50年不會變,100年也不變!
謝民從鄧小平的話中,獲取了一種強大的力量,也就有了更進一步的驚人的舉動。
1992年5月11日至17日,沈陽市市長武迪生應邀出訪ac集團,雙方達成了《沈陽與ac集團全面經濟與技術合作協議》。《協議》現了ac的“人才本地化”戰略。《協議》中有一條是這樣寫的:“爲協助ac集團在中
合資合作企業對中高級管理人才的需要,雙方商定,由沈陽市提供人才資源,經ac集團考核培訓後錄用。”隨後,雙方又正式簽訂了人才供求協議書,明確了聘用人才的主要內容。
招聘條件:政機關副
級以上幹部;能閱讀、書寫一般英文函件;大專以上學曆;45歲以下;男
;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驗。
應聘待遇:月薪1400美元;聘期3年;送往曼谷ac集團總部接受任前培訓;作爲該集團中高級管理人員派駐在華的各投資企業。
顯然,ac集團瞄准的是中的“九品縣令”。優厚的待遇使大批副
級以上的
政機關幹部躍躍慾試。
5月22日,英語考試拉開帷幕。167名應聘者魚貫而入,結果,近80%被淘汰。27日,30名有幸過關者又接受了ac集團別出心裁的面試;中央地段,應聘者接受主考官連珠炮式的考問,而四周幕後,ac請來的幾位心理學家卻在暗暗地揣量著應聘者的神態。
幾番征戰,幾番考察,19名中“縣令”投身ac,成了ac集團取之于中
、用之于中
的高級雇員。
9月3日,一架民航班機載著ac精心挑選的19名“幹將”在曼谷機場徐徐降落,當即受到總部最高層的盛情款待。這19人將在曼谷接受長達80天的極爲嚴格的任前培訓。而今,他們已經肩負起特殊的商戰使命奔波在ac在華的投資企業中。
ac此舉,引得議論紛紛,莫衷一是。有人說:“這是外老板掙錢的計謀。”有人說:“爲ac提供部分人才,對我們百業待興的
家經濟亦有貢獻,更何況還可借此來影響和提高我們的管理、科技
平的現代化。”
抛開衆議不說,僅從商戰公關的角度而言,ac的這種戰略,確實是高!
“wn”是湖北省某市日化總廠1983年研製生産的第三代新式洗粉,産品在香港市場上一炮打紅後,卻遲遲打不開內地市場的銷路,就連某市人本身也不知道身邊有這麼一個轟動香港的寶貝,出現了牆裏開花牆外香的局面。爲了迅速開辟內地市場,擴大“wn”在
人中的影響,某市日化總廠在促銷上大膽邁了3步。
第一步,出資在某市育場舉辦“第一屆‘wn’足球賽”。全
幾大足球甲級勁旅在某市
育場擺開了厮殺的陣勢,從來沒有機會觀看這樣精彩球賽的某市人,今天有緣第一次
眼看到足球健將們在球場內龍騰虎躍,求購門票的球迷們幾乎擠破了某市日化總廠的大門。日化總廠使因缺乏資金而幾乎陷于癱瘓的
育場獲得了生機,預期的促銷目的也順利達到了。
第二步,爲了繼續擴大某市日化總廠的影響,他們每年出資7萬元承包了湖北省足球隊,隊員的待遇完全跟廠內職工一樣,紅包、獎金一分不少。這一舉動,令整個湖北省爲之震動。日化總廠已經走出了小小的某市,把眼光投向大武漢,投向整個湖北省。他們要實現賀龍元帥的“三大球不上去,死也不瞑目!”的遺願,爲中足球的振興鋪路搭橋。
第三步,讓湖北省足球隊殺回省城武漢,迎戰荷蘭家足球隊。某市日化總廠的名字第一次走向世界。爲了擴大影響,凡是觀看這場比賽者,見票每人免費贈一包“wn”超濃縮無泡洗
粉。整個武漢三鎮沸騰了,“wn”成了新聞熱點。
三大步跨出,“wn”名聲大振,從前“擺在櫃臺人未識”的“wn”,一個星期內就在武漢銷出60噸,一個月內銷出300噸。作爲東西南北樞紐的武漢市,又通過路、旱路、空中之路把某市日化的名字帶向全
。1986年“wn”的銷量占了全
同類産品總銷量的2/3以上,企業創利750萬元。湖北“wn”足球隊也獲得了全
足球甲級聯賽亞軍的可喜成績。
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小某市日化,與足球聯姻之後知名度迅速提高,不僅企業創下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將産品的知名度在全範圍內廣爲傳播。
【賞析】
“借刀殺人”,是借他人之手或他人之力來鏟除異已或達到自己目的的一種手段,殺人是廣義的,也是狹義的。曆史上與文學作品中借刀殺人的故事不勝枚舉。
借刀殺人者,不需自己赤膊上陣,不需消耗自己的實力,更不會招致殺人凶手的罪名,真可謂絕頂聰明。在曆史和現實中,不僅險小人借刀殺人,即使是心懷坦蕩的君子,在特定的情況下,也會借刀殺人。因此,無論是絕頂聰明的曹
與韋孝寬,還是聰明絕頂的雄才王充與諸葛亮,借刀殺人之計都被他們玩弄于
掌之中。
借刀殺人,恐怕會與世長存,正人君子,即使不學會使用它,也得學會識破它,防範它,更不能莫名其妙地被人當刀使!
借刀殺人在現代經商賺錢中也經常用到,目的是:
借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切談判高手總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與條件;借用社會力量(社會公衆輿論等)給對方施加壓力;借助法律條文或財經製度規定等駁斥對方的無理要求,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借助他人之言,與對方進一步討價還價,實現談判成功的最終目的。
……《商場三十六計》第3計 “借刀殺人”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4計 “以逸待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