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商場三十六計>第5計 “趁火打劫”

《商場三十六計》第5計 “趁火打劫”

經濟類作品

  

一、原文和出chu

  【古兵法原文】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原文今譯】

  敵人遭到嚴重危機之時,就應乘機獲取利益。因爲剛強取決于柔弱。

  【出chu原文】

  “有所謂趁火打劫者,臨時之盜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約一二伴侶,飛奔入內,見物即取,或持之,或負之,或扛之。主人加以诃斥,則日:將爲汝寄頓于吾家也。蓋倉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徐珂《清稗類鈔之盜賊類之趁火打劫》)

  【出chu今譯】

  所謂趁火打劫的人,其實是一些臨時的盜賊。遇見別人家起火,就邀上一二十個夥伴,跑進別人家,看見財物就拿,有的人用手拿,有的人用背馱,有的人用肩扛。主人對此加以指責時,他們就說:“准備替你把東西寄存到我家。”這就是倉促間起的念頭,乘人之危獲得利益。

  

二、現代經商典型案例及賞析

  【案例】

  

●“bx”趁勢而上注冊guo際名牌商標

  bx,剛剛走過她的9個年頭,如同她的名字一樣,成立伊始,就把順應guo際大chao、循時代節奏、創中guo全新服裝時尚之美作爲己任。經過9年的拼搏奮進,bx已發展成爲一個擁有1400萬元固定資産,員工1385人,年産60萬件套、200余種款式的現代化服裝企業。bx男西裝的商標成爲中guo第一個在guo際上注冊的名牌商標,中guo自己的高檔男西服從此登上了guo際競爭大舞臺。近3年,bx公司的經濟指標連年翻番,截至到1993年底産值達到1.8億元,利潤達2200萬元,比上年增長86%;guo內銷售達3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外銷創彙1600萬美元,比上年也有所增加。成爲北京市合資企業第二大創彙大戶。bx公司各種經濟指標連續3年翻番。

  bx人按照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以自己高品位、高質量的服務、高信任度的聲譽、高標准的管理不斷地提高自己,征服了客戶,贏得了市場,使bx的經營格局大踏步走向集團化、系列化、guo際化。與此同時,bx在經營觀念、企業精神、視覺認識等方面已有相當豐富的創見和積累。爲此,她在走向集團化、系列化、guo際化的過程中己建立起自己完整的系統,以便爲企業繼續順暢的運轉提供強有力的內在和外在能量,更加飛速穩步地向前發展。

  建立ci策劃班子

  bx計劃的全部策劃工作,由北京bx廣告公司主辦,北京臺賀藝術設計製作公司協辦。爲完成此項工作,需建立以bx公司副總經理劉玉凱先生爲首的策劃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包括:bx公司內銷、外貿、財務、行政、製造部經理;bx廣告公司和臺賀藝術設計製作公司有關人員。

  調查工作

  內外調查是爲了正確評估bx在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及影響,從而找到bx在社會中的正確定位。計劃的實施是在這個正確定位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這項工作極爲重要,需要組成專門班子進行調查以及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確保正確的實施方向。

  bx的定位應著眼于:bx的誕生及發展曆史;bx的企業規模及相關企業的比較;bx的實力(技術力量、銷售力量、生産力量、設備力量等);bx已有的風格與信念、市場地位、社會地位和社會責任;bx的未來展望。

  總之,bx在人們心目中已留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文化已具初型,此次策劃更著眼于:正確評估bx以往的成功,深刻總結其獨特的經營思維,充實完善不足之chu,並站在時代與未來的高度,確立bx以服裝爲主、多方位經營的集團化、系列化、guo際化企業定位,創造出全新的、有別于競爭同行和相關企業的獨特形象。

  調查對象包括消費者、經銷商、合作廠商、基本員工、企業領導層、企業檔案。

  bx公司在跻身世界名牌的戰略中,善于及時發現“火源”,並把握好“火候”,以利用戰機,發展壯大自己,最終戰勝對方,取得談判的圓滿成功。

  

●華爾街大佬因機而發cao縱美guo白宮

  世界商戰中,趁火打劫的談判高手當首推美guo華爾街大佬摩根。

  1873年,美guo經濟危機期間,幾乎每小時都有宣布破産的消息。費城的著名投資銀行傑伊庫克公司也永遠地關上了大門。庫克因在南北戰爭中幫助政府出售guo庫券而名聲大振,是投資銀行家中最傑出的人物。他的破産在當時商業界不啻是一個晴天霹雳,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後來事實證明,即便當時他能渡過危機,但因其力量早已衰微,也難以應付日後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挑戰。

  摩根在guo內外出售證券的能力舉世無雙。達布尼—摩根公司和在倫敦的摩根公司及巴林兄弟公司、費城的安東尼·德雷克塞爾、紐約的利瓦伊莫頓以及紐約其他幾位大銀行家與摩根的聯合,所形成的勢力與能力使他得以在1871年從庫克手中奪過價值2億美元的guo庫券,並把其中的大部分出售給外guo投資者;1873年的上半年,摩根及其合夥人又以同樣理由贏得33億guo庫券的一半,並且chu理得可謂得心應手。而庫克在出售他那部分guo庫券時卻困難重重,這也是庫克破産的因素之一。在這場危機中,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成爲美guo實力最雄厚的投資銀行,控製了美guo政府的債券市場,同時繼續向歐洲抛出優惠證券。

  1884年的金融危機又進一步鞏固了摩根的地位。從這時起一直到1913年去世,他一直是美guo投資銀行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自1884年11月以來,美guo財政部的黃金開始大量外流,市場上掀起了搶購黃金的風chao。當時有個謠言很快傳遍了華爾街,說美guo政府不得不放棄以黃金支付貨幣的做法。格羅弗·克利夫蘭總統擔保這不是事實,但是用抛售美guo證券換回黃金的做法仍在進行,致使guo庫告急,落到了幾乎無力償清債務的地步。

  爲了救濟金庫空虛帶來的經濟恐慌,就必須立即籌集到一筆巨額資金。政府財政當局的估計至少要1億美元。摩根已知在這gu搶購黃金的風chao中,政府已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貝爾蒙商定,由他們兩家銀行組成一個辛迪加,承辦黃金公債,這樣,他們即可解救財政部危機,又可獲得高額利潤。但因他們的苛刻條件美guoguo會並沒有通過這個建議,總統也難以接受。當時的財政部長卡利史爾計劃發行5000萬美元的公債,其余半數委托美guoguo內銀行存款。由于正值恐慌之際,任何市銀行都自顧不暇,這位財政部長的呼籲便被理所當然地束之高閣了,于是,他又使出苦肉計,以超出面額的117點公開募……

商場三十六計第5計 “趁火打劫”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5計 “趁火打劫”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