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第2小節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2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上一小節]大部分。但是在希臘及意大利古代各共和guo,每個市民,都是兵士,服役也好,准備服役也好,費用通由他們自備,guo家無須支出很多的費用。所以,一項不太大數額的所有地地租,就夠開支政府一切必要費用而有余。

  在歐洲古代君主guo中,大多數人民因當時風俗及習尚所趨,對于戰爭,都有充分准備;一旦參加戰爭,依照封建的租地條件,他們自己支付自己的費用,或由直屬領主出資維持,君主無須增加新的負擔。政府其他費用,大都非常有限。司法行政一項,不但毫無所費,而且爲收入源泉,這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鄉下人民于每年收獲前及收獲後,各提供三日勞動;guo內商業上認爲必要的一切橋梁、大道及其他土木工事,有這項勞動,就夠營造維持了。當時君主的主要費用,似乎就是他自身家庭及宮廷的維持費。他宮廷的官吏,即guo家的大官。戶部卿是爲君主收地租的,宮內卿及內務卿是爲他的家庭掌管出納費用的。君主的廄舍,則委任警衛卿、部署卿分別料理。君主所居的宮寶,通以城廓形式建築,無異于他所有的主要要塞。這要塞的守護者,則有似衛戍總督。君主平時必須出費維持的武官,就只限于這些人。在這種種情況下,一個大所有地的地租,通常就很可開支政府一切必要的費用了。

  歐洲多數文明的君主guo的現狀是,全guo所有土地,管理得有們全部屬一個人所有,全部土地所能夠提供的地租,恐怕決不會達到各該guo平時向人民征收的普通收入那麼多。例如,英guo平常的收入,包括其用作開支必要經常費,支付公債利息,及清償一部分公債等用途的,每年達一千萬鎊以上。然而所收土地稅,以每鎊征四先令計,尚不及二百萬鎊。這所謂土地稅,按照設想,不僅包括由一切土地地租征取的五分之一,而且包括對一切房租、一切資本利息征取的五分之一,免納此稅的資本,只放貸于guo家的及用于耕作的部分。這土地稅,很大部分是取自房租及資本利息。例如,以每鎊征四先令計,倫敦市的土地稅,計達十三萬三千三百九十九鎊六先令七便士;威斯敏斯特市,六萬三千零九十二鎊一先令六便士;沃特赫爾及聖詹姆斯兩宮殿,三萬零七百五十四鎊六先令三便士。這土地稅的一定部分,按照同樣規定向王guo各部會各市鎮征收,而幾乎全都出自房租及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的利息。總之,英guo值五抽一的土地稅,既然不到二百萬鎊,則全部地租、全部房租、全部資本(貸給政府及用于耕作的資本除外)利息收入總額,當然不超過一千萬鎊,也就是說不超過英guo在平時向人民征收的收入額。英guo爲征收土地稅對各種收入所作的估計,就全王guo平均起來,無疑是和實際價值相差太遠;雖然據說在幾個州和幾個區,該估計和實際價值很接近。有許多人估計,單單土地地租一項,即不計房租及資本利息,每年總額,當有二千萬統。他們這種估計,是非常隨便的,我認爲大概估得過高。但是,假若在目前耕作狀態下,英guo全部土地所提供的地租,沒超過二千萬鎊,那末,這土地如通由一個人領有,而且置于他的代辦人、代理人的怠慢、lang費和專橫的管理之下,那全地租額,就莫說二千萬鎊的二分之一,恐怕連四分之一也提供不出來。英guo今日王室領地所提供的地租,恐怕還不到這土地如果屬于私人所有的情況下所能提供的數額的四分之一。如果王室領地更加擴大,則其經營方法必定更形惡劣。

  人民由土地獲取的收入,不與土地地租成比例,而與土地生産物成比例。除播種的種子外,一guo全部土地年生産物,都是歸由人民逐年消費,或者用以交換他們所消費的其他物品。凡使土地生産物增加到其本來可能增加到的原因,無論是什麼,它使人民收入因而減少的程度,總大于它使地主收入減少的程度。英guo土地地租,即生産物中屬于地主的部分,差不多沒有一個地方達全生産物三分之一以上。假使在某種耕作狀態下,一年只提供一千萬鎊地租的土地,如在另一種耕作狀態下,一年可提供二千萬鎊地租,又假使在這兩種場合,地租都是相當于生産物的三分之一,那末,地主收入因土地被阻滯在前一耕作狀態下所受的損失,只不過一千萬鎊,而人民收入因此所受的損失要達三千萬鎊;未計入的,不過播種的種子罷了。一guo土地生産物既減少三千萬鎊,其人口就也要按照這三千萬鎊減去種子價值後的余額,按照所養各階級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費用方式所能維持的人數減少下來。

  在歐洲現代文明guo家中,以guo有土地地租爲公家大部分收入的,已不複存在;但君主擁有廣大領地的情況,仍是一切大君主guo共有的現象。王室領地大抵都是林固,可是有時你行經這林囿三數英裏,也不一定能找到一棵樹木。這種土地的保留,既使guo家産物減少,又使guo家人口減少。假使各guo君主盡發賣其私有領地,則所入貨幣,必很可觀;著更以之清償guo債,收回擔保品,那由此所得的收入,較之該地在任何時候給君主提供的收入,恐怕都要多得多。在土地改良得極好耕種得極好,當其出售時能産生豐厚地租的guo家,土地的售價,例以三十倍年租爲准。王室領地,既未經改良耕植,地租輕微,其售價當可望相當于四十倍年租、五十倍年租或者六十倍年租。君主以此大價格,贖回guo債擔保品,就立即可以享受此擔保品所提供的收入。而在數年之內,還會享有其他收入。因爲,王室領地一變爲個人財産,不到幾年,即會好好地改良,好好地耕植。生産物由此增加了,人口亦必隨著增加,因爲人民的收入和消費必因此增大。人民收入和消費增大,君主從關稅及guo産稅得到的收入勢必隨著增加。

  文明guo君主,由其領地獲取的收入,看來似對人民個人無損,但其實,這所損于全社會的,比君主所享有的其他任何同等收入來得多。所以,爲社會全ti利益計,莫若拍賣王室領地,從而分配給人民,而君主一向由其領地享有的收入,則由人民提供其他同等收入來代替。

  土地用作公園、林囿及散步場所,其目的在供遊樂與觀賞,不僅非收入源泉,而且須時常出費葺治。我看,在大的文明君主guo,只有這種土地可屬于君主。

  因此,公共資本和土地,即君主或guo家所特有的二項大收入泉源,既不宜用以支付也不夠支付一個大的文明guo家的必要費用,那末,這必要費用的大部分,就必須取給于這種或那種稅收,換言之,人民須拿出自己一部分私的收入,給君主或guo家,作爲一筆公共收入。

  第二節 論賦稅

  本書第一篇說過,個人的私收入,最終總是出于三個不同的源泉,即地租、利潤……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章 論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