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認識經濟論第四章 重要與經濟推理上一小節]收益,這種狂 熱恐怕不僅僅是自欺欺人的幻覺。 在爲知識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homo sapiens(拉丁文,意 爲:有智慧的人)的本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是這也算精神病的話,我們倒應盡量利用它。
如上所說,認識重要可以是工具的(有條件的),也可以是內在的(無條件的)。無條件認識重要與我們對事物的總
把握密不可分旨在理解範圍極廣的事物。反之,有條件認識重要與相對較窄的學科、話題或專門技術問題有關。兩者涉及的問題不同。例如,飼養和照護幾內亞隼的最重要知識,對于理解事物的宏觀狀態微不足道。這就是普遍
與專門
的差異 。
認識重要非常複雜。從社會學角度看,城鎮很重要,因爲人口稠密;荒漠不重要,因爲人口稀少。凡是極端的條件都有很突出的的特點,故而有特殊的重要。重要具有兩極分化的特點相反的兩極具有同樣強大的力量。就認識價值而言,普通與珍稀、大與小、典型與變型都可以成爲認識重要的基礎。因此,決定認識重要的因素形形
、無以計數。
只有以其它探索爲參照背景,才能確定某種探索是否重要。例如,有一項重要工作,要在40 00個點上尋找一個很小的物。100個探索者每人分配40個點。那麼每人做的工作都很重要。盡管每一個點的重要
很小,但是,勞動分工使每人加工的産品都能成爲一只較大鑲嵌工 藝品上的組成部分。
如果其它因素的作用相等, 認識重要便依賴于這些 (固有的) 特點: 意義(significance) 、 核心 (centrality) 、 通用 (generality) 和才思(fertility)。認識意義的作用是對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有一個滿意的認識定位,它取決于爲知識而獲取知識的價值,即,獲得一種理解的滿足。核心指一個事項與另一個事項之間的聯系:一個事項越于核心位置,與其它事項的聯系就越廣泛。通用的作用是,一個事項涵蓋的範圍越寬,我們所能把握的認識範圍就越大。才思的作用在于洞察和理解迄今無人探索過的新問題。
認識領域的結構就像一幅地圖,圖上標示出了一個家裏的城鎮的大小,以及城鎮之間的交通聯系。意義反映某一單位的大小。核心由網絡結構來確定由單位與單位之間有多少線 路來確定。 通用和才思則被反映在線路上川流不息的交通流量上。
重要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很大嗎?在開發、儲存和恢複信息時,我們是否把全部認識能量都集中在我們認爲的最重要的事物上了? 這一理智的想法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問題是,表面的重要和實際重要之間有一條鴻溝。大量經驗說明許多現在好像不重要的事項最終會變得重要(例如,愛因斯坦對星近日點的測算,巴克萊爾發明的照像感光板)。信息的開發、儲存和恢複需要大範圍、多方位的方法。在勘探石油時,我們必須作打多口井的准備,因爲誰都無法預言石油會在什麼地方噴出。探索也是如此。認識重要往往事後才能辨別出,那時它的意味和派生物都較清楚。只有在相對論問世後,
星近日點的不規則變化才成爲重要問題,只有在計算機問世後,二進位製數碼才成爲重要的數學資源。重要與背景有關。古羅馬時代與現代不同, 記憶數字的能力用途很小,因爲數字信息對 那個時代的認識活動影響甚微。
從認識論角度看,引入重要(不論多麼必要)概念可能會碰到困難。因爲理論上我們面對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甚至無法協調的認識方法或策略,一種方法在解決一般問題時較有效,另一種方法在解決特殊重要的問題時較有效。在這種窘境下,我們不得不根據效益的二元標准作出不夠惬意的選擇(在自然科學中,我們有時確實會碰到這種情況,尤其是放棄理老問題的現成方法,改用新方法
理新問題,卻沒有産生相同的效益時)。在認識活動中確定成本 效益並不比在其它方面容易。
重要是客觀的嗎?
重要是純主觀的嗎?或者僅僅是一個純粹個人問題,完全取決于旁觀者的眼光?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物並非因爲人們認爲它重要才重要。對人類生命産生重大影響的東西例如,葯品或營養品很重要,不會因某人對它們的看法而改變。不論個人的癖好如何,它們〖ht4”h〗值得人們關注,因爲它們關系到人們的生存。物理學和微積分的重要是不以人們的願望或信念爲轉移的(盡管一代又一代學生希圖變革)。事物並不會因爲人們認爲它重要就重要,就像有些東西不會因爲人們認爲它危險就危險一樣。30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認識重要與人們對問題感興趣的程度沒有固定的關系。
興趣的産生是因爲人們受到誘引,它取決人們的眼光。但是重要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與我們的看法無關。一個極有趣的東西在更大的背景下可能不具有相對的重要(人類娛樂史例如,下棋或橋牌合約等遊戲表明,我們非常感興趣的事物並不一定重要)。與人們的活動有密切聯系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名人,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與顯赫人物有關的 醜聞往往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重要與這類事情沒有什麼關系。
因而,起碼從以下兩點看,我們必須承認,認識重要是客觀的:
(1)無條件重要 是客觀的,因爲它有規範的內在屬:它不取決于我們關心什麼,而取決于我們應當關心什麼取決于我們作爲存在者的目的是什麼,而非我們實際達到了什麼目的。
(2) 有條件重要也是客觀的,盡管是有前提的,而非絕對的。舉一個有條件重要的例子。假如有人(你、我或任何其他人)想學習物理,那麼先學微積分就很重要。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實際情況。你究竟學沒學物理學是你的事,但是,對于物理學來說,高等數學的重要與個人沒有關系,是一個客觀事實,就像外科醫生必須有一雙穩健的手。有條件重要取決于完全客觀的事物,如果我們不能充分注意這一問題,某些事項就可 能偏離其功能和目的。
有人認爲你不知道的事情不會給你帶來損害,有人認爲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就不重要,這兩種見解都很愚蠢。人們之所以犯錯,就是因爲把一些本不重要的事看得很重要,或把一些本 來重要的事看得不重要。
重要在經濟推理中的作用在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中, 理要求 人們合情合理地分配精力。根據事物的輕重緩急付出不同的精力是經濟推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對任何問題、任何活動都能夠問,並且應該問:需要花費多少時間、金錢、精力和心思?在安排一天的活動計劃、學習課程表、百科全書涵蓋的題材、預算分配時,我們都面臨著何者重要的問題。理
的人在
理這類事時會對它們的輕重緩急和資源支出給予合理的考慮。理
要求我們根據事物的重要程度分配適當的精力和資源, 爲一項活動花費的資源(時 間、精力、能量、金錢等)不應超出其目標的價值。
生活條件在各方面都限製了我們的資源。我們必須根據每項活動的目的合理地切分果醬派:一份切得太大,意味著另一份切得很小。對投資回報做理推算時,就得慎重考慮什麼是重要的。重要與分配嚴重失衡不僅不合情,而且不合理(關注周圍發生的事件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一個人每天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都花費在這一工作上, 那就太沒理
了)。同其它活 動一樣,在認識活動中,有時人們也不能理
地追求合理的目標。
由此,重要是經濟推理的一個主要反映。就總而言,合理地分配精力與資源是推理的關鍵因素。還有一個同源原則,如果把有限的資源花費在別
價值更高,卻不這麼做, 這也不 夠理
(重要生動地說明,經濟推理對一般推理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認識經濟論》第四章 重要與經濟推理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五章 歸納、簡化與認識經濟論”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