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國家興衰探源>前言

《國家興衰探源》前言

經濟類作品

  在當代經濟學暴露了自己種種缺陷的時候,可能使人驚訝:竟有經濟學家宣稱將現有的經濟理論加以引申,就不僅能解釋目前舉世垢病的“滯脹’與增長率遞減的規律,而且能部分地回答那些通常屬于其他學科領域的難題——如某些現代社會中的“失控”現象、英guo的階級結構與印度的種牲等級製度、許多發展中guo家內權力與收入的極端不平等分配,甚至可以闡明歐洲各guo爲何會由中世紀的極端落後狀態下崛起,而于19世紀末期統治了全世界。然而,世界上一門充滿缺陷的學科經過改進而獲得成功也是不乏先例的:有許多原來被人認爲無法實現的技術,經過發展不僅成爲現實並且得到應用。經濟學也一樣,雖然目前受到種種指責,也可能由于采用了新的概念就能解釋過去無法說明的問題。

  如果回顧較長遠的過去以便展望未來,我們就不僅會注意到近10年來許多經濟學家陷于困境的現象,而且會注意到過去兩個世紀以來經濟學巨大進展的事實。作者在此願引用牛頓的名言: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這是由于自己站在其他巨人肩膀上的緣故。如果牛頓在17世紀就能道出此中真理,那麼,今日飽受教育的經濟學家,無論其本人的學術造詣深淺,至少都可以自誇有一個很高的出發點。現代經濟學家是過去許多公認的天才思想家的繼承者:斯密(smith)、李嘉圖(ricardo)、穆勒(mill)、馬克思(marx)、瓦爾拉斯(walras)、威克塞爾(wicksell)、馬歇爾(marshall)和凱恩斯(keynes),以及數以百計的出se學者。實際上,由于經濟學界的這些巨人本身也是站在他們前輩的肩膀上前進的,因此今日的經濟學家的地位就猶如站立在人類天才的金字塔之巅。那麼,爲什麼這麼多經濟學家都未能預計到1970年及80年代中出現的新的經濟現象呢?這可能是由于經濟學家們帶上了職業的偏見,使他們只會向前直視,專門看到那些一慣熟知的事情。本書試圖說明:如果我們不嫌麻煩,願意轉首環顧一下其他學科領域,則可能對整個景象會得到全然不同的觀點。

  部分地由于這一研究工作涉及好幾個其他學科領域,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希望本書能供決策者與學生閱讀,作者盡了很大努力用另一種與過去寫技術經濟文獻不同的文ti來撰寫此書,而且本書篇幅也比單純供經濟學家閱讀的著作更長,但作者相信從事任何職業的聰慧之士都能領會本書內容(其中某些注釋與括號內的說明除外)。所幸的是,作者在書中闡述的絕大部分概念,大家只要認真領會,都會發現它們是異常簡單的。

  作者在此不僅應當感謝過去的經濟學偉人,而且應當感謝一大批當代的熱心同行,他們對本書初稿及所根據的文獻提出了寶貴的批評與建議。對本書內容的批評意見如此地廣泛與衆多,以致作者只能在本書之末寫一段專文以銘感謝。資助此項研究的基金會及其他組織則爲數較少,在此擬列舉以致謝忱。本研究工作最重要的資助來自guo家科學基金會的經濟、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計劃——還有革新研究計劃、經濟學研究計劃以及計量方法與數據資源計劃。盡管這些資助總額有限而申請者又衆多,但它對于作爲本書基礎的研究工作及時作者的其他專門著作的支持則是極其寶貴的。作者還要感謝未來資源基金組織,不僅由于他們的支持與熱心安排,而且由于他們允許作者爲完成本書而推遲了原來約定爲該基金會撰寫的另一著作。美guoguo家環保局與斯隆基金會也給予了支持,此外斯坦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和伍德羅·威爾遜guo際學者中心也提供了研究基金,使作者得以有數月的自由時間從事本書寫作。

  作者對自己的家庭成員表示更深切的感謝。撰寫這樣一部著作需要好幾年的緊張勞動,而作者的夫人與子女率先保證了我心靈上的安甯,才使作者得以集中精力完成這一著作。由于作者前一部著作《集ti行動的邏輯》已奉獻給我的夫人艾麗絲,因此,作爲前書的續篇,本書理應獻給我們的三個孩子。

《國家興衰探源》前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與答案的判別標准”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國家興衰探源》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與答案的判別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