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歐洲各——除了那些在吸取曆史教訓方面沒有什麼重要
的以外——的商業政策,已經作了一些曆史考察,現在再看一看移殖到大西洋彼岸的人的大致狀況。他們原來是完全依賴著祖
的,內部分裂成許多殖民區,彼此之間沒有任何政治上的聯合;他們從這樣的地位一躍而成爲一個團結一致的、有組織的、強大、自由、勤奮、富庶的獨立
家,這幾乎就是在我們眼前發生的變化。看上去在我們孫子一輩的時代,這個
家將上升到世界第一等海軍與商業強
的地位。就這裏研究的問題來說,再沒有比美
的工商業曆史更富有教育意義的了,它的發展過程異常迅速,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一個緊接著一個地實現,它們的效果極爲分明,
內工業與
家行政整個結構的演進是清清楚楚暴露在觀察者的眼前的。
北美殖民地在工商業方面原來是于對祖
完全奴屬地位的,除了家庭工業與普通手工業以外,不容許從事于任何種工業、直遲至1750年,爲了馬薩諸塞州的一個製帽廠,還引起英
議會那樣大的激動和猜忌,因此宣稱,在北美任何種工業都是“妨害公衆”的,連製鐵業也不例外,雖然在那裏製鐵所需的一切材料實際上都異常豐富。甚至遲到1770年,查坦伯爵看到新英格蘭人對工業作初步嘗試時他還大不以爲然,當即聲明,在殖民地區就是一只馬蹄釘也是不准製造的。
首先指出這種政策有欠公正的是亞當·斯密,這份功勞是應當歸屬于他的。
一切工業都壟斷在祖的手裏,這一點就是美
革命主要原因之一,至于茶稅事件只是提供了革命爆發的一個機會。
北美各自由州當革命戰爭時期離了一切束縛,它們有的是供工業用的物質與精神資源,它們跟原來對它們輸出工業品並向它們購買農産品的那個
家已經
離關系,一切需要就得取給予自己的物資,于是各種各樣的工業受到了極大鼓勵,在這樣情況下,農業也受到了極大的鼓勵;因此雖然由于這次戰爭,它們的負擔很重大,受到的破壞很嚴重,而地産價格和工資仍然到
急遽上升。但是在巴黎和議以後,由于備州在製度組織上的欠缺,無法實施統一的商業製度,結果英
工業品又乘虛而入,自由暢銷,美
新成立的工業,這時羽翼未豐,還無力抵抗這種競爭,于是在戰時一度繁榮的氣象又成過去,它的消逝比它興起時還要快得多。有一位美
會議景事後關于這個危機曾這樣說:“我們曾經依照現代理論家的勸告,向價格最低廉的地方買進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結果
外商品泛濫于我們的市場;英
商品在我們口岸城市的售價比在利物浦或倫敦的還要便宜。我們的工業瀕于毀滅,我們的商人,即使曾指望靠進口貿易致富的那些人,也陷于破産的境地;所有這些現象對農業又造成了極大損害,因此土地的價格極度低落,使地主也普遍陷于破産。”
這樣的事態並不是一時的,從巴黎和議時起一直延續到美憲法的成立。各州之間後來所以能獲得進一步團結,所以不得不把維持統一的商業政策的全權交托給
會,主要原因就在這裏,這種事態的足以促成
家團結,比任何別的情況更爲有力。所有各州——紐約與南卡羅來納也不例外——紛紛請求
會對
內工業采取保護措施。華盛頓在他就職的那天,特爲穿了一套用
産
料製成的服裝。當時紐約的一個記者這樣說:“這位偉人就用了這一個簡單而特別令人感動的方式,使一切後繼者,一切後來的立法者:獲得了一次深刻教訓,告訴他們怎樣才能夠促進這個
家的福利。”雖然美
最初實行的稅製(1789年),對于主要的各種工業品只征收了很輕微的進口稅,但是在實行的最初兒年就已獲得顯著效果,使華盛頓能在1791年的“咨文”裏對
內工農商業欣欣向榮的情況表示慶賀。
這種保護稅率不夠恰當的情況不久就充分顯露出來;因爲英工業家具有進步的生産方法這個有利條件,對于這種較低的稅率所造成的困難很容易克服。
會對于最主要各項工業品的進口稅率確曾提高到百分之十五,但這一措施直遲至1804年才實行。
內工業家在事前用盡了一切方法來說明提高稅率的必要,但是在利害關系上
于相反地位的各派勢力則力說自由貿易有利和高稅率有害,最後只是由于關稅收入不足,才不得不實行了這個措施。
工業方面一般的進展情況比較不很顯著,但是與這一點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個家的航運業,由于詹姆斯·麥迪遜的動議、從1789年起,獲得了有效的保護。商船的噸位,從1789年的二十萬噸增加到了1801年的一百萬噸以上。美
工業在1804年改訂稅製的保護下與英
工業對抗時,僅僅能勉強維持現狀,而英
工業則在不斷改進中,已經達到了非常巨大的規模,如果不是由于1812年的宣戰而實行禁運,則毫無疑問,美
的工業面對著英
的競爭崩潰。由于這一系列的事變,正同獨立戰爭時的情形一樣,美
工業受到了極大的剌激,結果産量不但足以供應
內需求,而且不久就開始向外輸出,根據美
工商業委員會1815年向
會提出的報告,單單毛織業與棉織業所雇的工人就達十萬名,每年産值在六千萬元以上。由于工業生産力增長的必然結果,情形正同獨立戰爭時一樣,一切價格迅速上漲,不但商品價格與工資,就是地産價格也一致提高,因此地主、工人以及一切從事于
內貿易者享有了普遍繁榮。
根特和議成立以後,會吸取了1786年的經驗教訓,在第一年就規定把原來的進口稅率提高一倍,這個時候,
內仍然
于繁榮狀態,但是有些方面在利害關系上與工業家
于反對地位,由于這些方面的壓力以及一些理論家論調的影響,
會複于1816年決定大大降低進口稅,于是
外勢力重新擡頭,結果在1786至1789年間工業崩潰、農産品滯銷、地産價格低落等現象重新出現)這個
家再度在戰爭時期享受到了和平時期的幸福以後,卻再度在和平時期遭受到了比在最殘酷戰爭中還要大的災害。直至1824年,當英
谷物法在效果上對美
農民的不利傾向已經充分顯露,從而迫使中部、北部與西部各州的農業在利害關系上與工業趨于一致以後,
會才同意將關稅率略予提高;但赫斯啓森先生立即采取了抵製措施,使這種稅製對抗英
的競爭歸于無效,于是在
會經過劇烈鬥爭,複于1828年在稅製上作了補充規定。
馬薩諸塞州近未發表的官方統計,使我們對于美,尤其是它中部及北部各州的工業,在保護製度下——不管1828年……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第9章 美國人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