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布局

《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布局

經濟類作品

  關于經濟增長著作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個人選擇的問題。鑒于所研討的問題密切相關,因而從任何問題入手都無關大局。本書一開頭就研討節約的努力以及決定努力勢頭程度大小的信仰和製度。其次,本書進而研究知識對增長所起的作用以及研究便于知識的累積和傳播的方法。關于人均資源的探討則從資本這一章開始,然後在人口這一章中繼續探討。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向研究guo際貿易,因爲它是人口資源分布比例不同的結果。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不是一個單獨的主題,實際上它從屬于每個章節,但是考慮到政府的重要意義,把政府問題單獨放在最後一章來研討是適宜的。每一章的chu理方法是相同的:從適合增長的角度來說,我們感興趣的是經濟關系、製度和信仰;從演變的角度來說,我們感興趣的是事物爲何産生變化、如何發生變化以及是否能夠看出任何趨向。

  在經濟增長的種種因素中,我們對我們的主題進行這樣的劃分使得有必要經常強調幾個因素之間的內在關系,因爲任何一個方面的進展將會導致其他方面的進展。比如,倘若能從guo外得到更多的資本,它多半與新技術有聯系,而且很可能影響製度和人們態度的格局。如果發現了新知識,必將刺激投資,同時製度也將會受到沖擊。若是製度自由化了,人的努力將會增加,同時應用于生産的知識和資本也將會更多。

  社會變化是累積的,不同的因素會起到相互加強的作用。

  盡管有這種內在的相互關系,仍有人斷言,某一個因素比一切別的因素更爲重要。例如,亞當·斯密和一大批自由經濟學家認爲,促進經濟增長所需要的主要在于有正確的製度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不怎麼需要關心作出努力的意願,知識的積累和資本的積累,因爲這一切都是人類天生的反應,只不過受到了錯誤製度的抑製而已。在另一方面,馬爾薩斯認爲不發達guo家的主要障礙乃是缺少需求,今天可以理解爲“低估與業余閑暇有關的收入”,這個觀點至今仍有不少附和者。另外一個學派則堅持認爲技術不熟練是妨礙增長的瓶頸環節;例如,杜魯門總統對不發達guo家的計劃宣稱,不發達guo家從發達guo家那裏所需要的主要是技術援助。還有另一學派則認爲,資本是個瓶頸環節,他們宣稱只要有了資本,就可以得到新技術,他們還認爲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敵視經濟增長的所有製度都將改變或廢品。最後,還有一個學派則把重點全都放在自然資源上,他們實際上主張每個guo家應根據其自然資源來籌集資本和建立製度。由于這些不同的重點,“不發達”一詞就具有不同的含意。一個guo家被列爲不發達的原因可能有:與其他guo家比較它的技術落後;或是它的製度相對來說不利于投資;或者說與西歐相比,它的人均資源較低;或者是由于人均産出較低;或是它雖擁有可貴的自然資源(礦産物、shui力和土地),但尚未開始利用。一個guo家或許在某種意義上不發達,但在別的意義上則不能算不發達,但事實上這些指標之間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系,因而當人們互相指責對方提出“不發達”一詞時應用其二含義而不應用別的一些含義時,就會感到奇怪。

  當然,確實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某一阻礙增長的因素可能比其他因素更爲突出,這就是說這個缺陷在這一點上是最突出的,或者說從這點出發比從其他點開始要容易。例如,可以設想,有些guo家當前主要阻礙其增長的是製度(比如說,腐敗的政府或惡劣的佃租法),這就是說倘若製度改變,更多的知識和資本就會湧現,別無他法。同樣,也可以設想,在別的地方現行的製度並非經濟增長的障礙,主要短缺的是資本。還有其他一些地方,若農民以肥料和良種的形式引進新技術,就可以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有的時候需要把注意力集中于一個問題上而排除其他大多數的問題。不過,這只能是一個暫時的策略,因爲倘若一個人成功地克服了一個瓶頸難題,結果常常卻又有其他難題會突出起來。如果農民開始用良種和肥料,就需要新的資本來經營額外産出;如果有了資本,抵押和別的投資法必須製訂得恰如其分;如果製度改進了,某些別的阻礙增長的因素就會呈現出來。因此,雖則改良者開始時只研討一個因素,他必須記住若要取得完全的成功,除了他當前關心的因素外,還會牽涉到許多別的變化。

  在本書中,我們把各種增長的起因加以區分只是爲了分析的目的。由于這些起因是相互關連的,爲了避免誤解就必須把本書作爲整ti來研究;每一句話、每一段落或每一章節應不成問題地看成與別chu所寫的相聯系。若是將上下文割裂開,那就會成爲謬誤。還有某些題目,如宗教在好幾章裏都提到了,但每次都是從經濟增長的某些不同方面加以論證的。

  當人們不得不仔細剖析無法進行解剖的題目時,造成一定的混亂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試圖把混亂壓縮到最低限度,用的方法是在文章裏經常運用前後參照的方法,但是若讀者希望得到某一題目的全部觀點,則必須爲此目的使用索引。

《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布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序章”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經濟增長理論》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