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資源與反應

《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資源與反應

經濟類作品

  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包括氣候、淡shui、肥沃的土壤,有效用的礦産以及便于交通運輸的地形。這些特se沒有一個在任何絕對意義上可以確定爲豐富或貧乏,因爲其中任何一個類目在今天被認爲是有價值的,可能到了明天會被認爲一文不值。一項資源的價值取決于它的效用,但它的效用卻隨著興趣的變化、技術的變化或新發現而時時産生變化。直到人們學會燒煤炭以前,煤炭曾經不是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同樣,在今天誰也不能有信心地說出二百年後煤炭的價值。塞文海灣曾被認爲主要是個天然障礙,直到美洲大陸的發現才使布裏斯托爾成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牙買加一百英畝沃土一度是一筆財富,但是當前已不被如此重視,因爲宜于種植蔗糖的大批土地已被開發。因此當我們說一個guo家資源豐富,這只是根據當代知識和技術而言。同樣,一個guo家今天被認爲資源貧乏也許在一段時期後卻被認爲資源極其豐富,不僅僅是由于發現了未被發現的資源,而是由于已知的資源有了新的用途。

  將時間的局限xing牢記在心就會有興趣探詢任何一個guo家從利用它的豐富的或貧乏的資源中所表現出來的增長率程度有多大。很明顯資源和增長是相互依賴的。倘若其他條件相等,人們能利用豐富的資源優于利用貧乏的資源,所以我們認爲那些機會最大的guo家將表現出最高速度的發展。世界經濟史大多可以很簡單地這樣去敘述。在古代,當農業是主要活動的時候,肥沃的大河流域發展得最快。在別的時代,人們可以看到其他地區顯得突出了,這是因爲發現了礦産(例如,馬來亞的錫),或是發現了礦産的新用途(例如,中東的石油、英guo的煤);或者因爲貿易通路發生變更(例如,1492年後西歐的港口);或是因爲發現了新的交通手段(例如,曼谷的飛機場),一個guo家的資源多少十分明顯地對它的發展程度和類型都有限製。這不是唯一的限製,或者,甚至不是主要的限製。對多數guo家來說,它們在利用已有的資源方面還可以作得更好些。一guo有了資源,它的增長率就取決于人的行爲和製度:比如精力、對待物質財富的態度、節儉和進行生産xing投資的願望以及製度上的自由和靈活xing。自然資源決定發展的方向,並構成一種挑戰,而人的精神意志可能接受這個挑戰,也可能不接受。

  所以在深入探討資源與增長的關系時,較根本的問題是研究資源的貧富與人的反應質量之間是否有關連。假定人類作出努力、同樣的努力在富guo産生的增長速度會快于窮guo。然而是否還有某些規律可以表明較富guo家付出的努力會大于較窮的guo家,抑或是恰恰相反?

  回答這個問題時只有一種“資源”是肯定的,即進出通道,至于其他資源則肯定xing差得多或完全不能肯定。進出通道作爲資源意指它的地理特征——一個guo家的地面形態、它的河流、它入海的通道、它港口的數量和質量以及這個guo家與其它文明世界之間有無不可逾越的屏障,尤如高山峻嶺、沙漠地帶或無法穿越的叢林。進出通道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起著決定xing作用。它刺激貿易,從而擴大需求的範圍、鼓勵努力和促進專業化。它還最終使具有不同習俗與不同思想的人混合在一起,從而使人們的精神意志保持生氣,刺激知識的增進以及有助于維護製度的自由和靈活xing。進出通道的方便程度在解釋任何guo家人民的經濟活力方面都起著重大的作用。

  下一個方面是氣候,但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懷疑。看來人的身ti在溫度華氏60到75度與中等shi度的情況下其功能發揮得最佳,但氣候對人的智力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並不明顯。但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利的,這點是明顯的。盡管如此,在以往的歲月裏,文化昌盛的guo家在氣候方面差異極大,從亞熱帶的炎熱江河流域到墨西哥和秘魯的高原地帶,或者是歐洲西北部的又冷又黑的冬季氣候都有。由于溫帶地區近年來經濟增長最迅速,于是就流行經濟增長需要溫和氣候的說法,但是增長與溫和氣候相關只是人類曆史上最近年來出現的現象。

  至于談到其余的資源,如肥沃的土地,爭議便轉到究竟艱辛程度會刺激人們的才智,抑或會耗盡他們的精力。資源與知識的增進顯然有聯系,換句話說,人只會學習使用那些他所擁有的事物。采煤技術不會在無煤的社會裏得到發展,建築學也不會在無適當石塊的社會裏發展起來。可是,即使有了一些資源(否則就不會有社會),看來也很難在資源豐富與社會活力之間確立任何明確的聯系。這點無法引用邏輯推論,因爲豐富的資源既可助長懶散,也可促進活力;同時也無法訴諸曆史,因爲擁有相似資源的guo家表現出不一樣的活力,還因爲同一個guo家在其不同曆史時期,在資源並無明顯的變化的情況下表現出不一樣的活力。

  有些戲劇斷定xing格與職業之間有聯系。有人描寫,農民和礦工“呆板遲鈍”;觓e民、商人、shui手則又“富于冒險進取心”,以及手工業者和城市居民“心靈手巧”。依據這些xing格描寫就可以把增長與資源的關系說成增長最迅速的guo家是其居民喜歡出海或靠出口製成品換取食物的guo家。實際上,這顛倒了資源與增長之間的關系,因爲靠海爲生或以出口製成品的人通常正是那些因缺乏足夠的肥沃的土地而無法全靠guo內産出來養活自己的人。這類的概括只能適用于少數事例——比如說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只在他們曆史的某個階段是這樣的,但不能說明其他事例——比如說南美的印加人和非洲的埃及人。一個“定律”要不適用于一切事例就不能被認爲是一個定律。

  資源通過經濟增長的累積影響左右人的反應還有更多的理由。假設有兩個guo家,新來這兩guo的移民來自同一個古老的guo家並有著同樣的態度和製度。又假設這兩個新guo家之一擁有資源的豐富程度大大高于另一個guo家。所以前者表現出較迅速的經濟增長。現在的問題是:較迅速的增長給居民的態度和製度帶來的變化將加速增長的速度還是抑製它;資源較富guo家的人們在一定時期後作出的反應將會高于還是低于較窮的guo家?有人說反應會越來越好。較迅速的增長將刺激新的消費需求。技術知識將會更快發展,而是它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使人更願意去進行試驗和冒險。這個guo家將會有更大的社會流動和更多的製度上的靈活xing。機會越多將喚起的反應也越大。有人則說事情會恰恰相反。財富增多將提高對閑暇的需求,並降低對工作的願望。經濟壓力的減弱會減少冒險的必要xing,也會降低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資源的願望。財富會引起忌妒、民主的不滿、內部糾葛和內戰。社會像人一樣會變得“肥胖和怠惰”。預言家、宗教複興者、法西斯獨裁者、軍guo主義者、學校老師以及那些認爲舒適是人類精神最大破壞者之一的人,長期以來就大聲疾呼反對財富。

  倘若這個爭論的解決不能訴諸曆史,那麼能否訴諸人類學呢?衆所周知,有的原始社會比別的原始社會擁有更富饒的自然資源可供使用。是不是有證據表明資源較富的那些原始社會比資源較差的原始社會工作得更勤奮或更聰明些?只有天知道,你可以挑選你最贊賞的人類學家,正如你可以挑選自己最贊賞的曆史學家一樣,也無法解答上述問題。看來事實上,資源與人類行爲之間,不論是積極的抑或是消極的都不存在直接的關連。有些擁有較佳資源的人比擁有較差資源的人更爲努力;但又有些擁有較差資源的人卻比擁有較佳資源的人更爲努力。如果我們想解釋某一民族的精神充沛的反應,我們可以從生物學、地理學和心理學中尋求一切能夠找到的幫助,但我們到頭來仍會被迫承認這類問題依然是宇宙間尚未得到解答的謎之一。本作者則認爲所有解釋中最可取的是領導的偶然xing。倘若一個社會在其曆史的關鍵時刻幸運地出了一個好領袖,他能引起人民的興趣,引導他們去進行創造;他還將創造傳統、傳說和准則並把它們灌輸到人民的思想中去以至在許多世紀裏指導人民的行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生物學的偶然事件。另一種意見則認爲人是他們所chu環境的産物,領袖也只不過是他們時代的産物,這種意見是站不住腳的。這種看法等于相信,每個guo家每年都誕生一位潛在的貝多芬、一位潛在的釋迦牟尼和一位潛在的牛頓。具有最高度創造力的人的分布看來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是難得的偶然事件。時間和地點的境況有助于決定具有這些特質的人是否被認識和被利用,但是不能創造並不存在的這些特殊人物,所以最幸運的社會是當它需要領導時,他們所需要的領導人已經在他們中間了。

……

《經濟增長理論》第三節 資源與反應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序章”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經濟增長理論》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