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慎重與對手爭辯第3小節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慎重與對手爭辯

第3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慎重與對手爭辯上一小節]本季還要向我訂兩批相似的貨。

  “當那位主顧侮辱我,在我面前揮舞拳頭,說我外行的時候,我真的需要最高度的自製力才不會和他爭論,以維護自己。這的確需要極度的自製,但結果很值得。要是我說他錯了,開始爭辯起來,很可能要打一場官司,感情破裂,損失一筆錢,失去一位重要的主顧。的確,我深信指出別人錯了是劃不來的。”

  克洛裏是紐約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銷員,他承認,多年來,他總是明白地指出那些脾氣大的木材檢驗人員的錯誤。他雖然贏得了辯論,可是一點好chu也沒有。“因爲那些檢驗員”,克洛裏說,“和棒球裁判一樣,一旦判決下去,絕不肯更改。”

  克洛裏看出,他雖口she獲勝,卻使公司損失了成千上萬的金錢。因此,在卡耐基班上上課的時候,他決定改變技巧,不再與人爭辯了。以下是他在班上的報告:

  “有一天早上,我辦公室的電話響了。一位焦躁憤怒的主顧,在電話那頭抱怨我們運去的一車木材完全不合乎他們的規格,他的公司已經下令車子停止卸貨,請我們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車之後,他們的木材檢驗員報告說,百分之五十五不合規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拒絕接受。

  “我立刻動身到對方的工廠去。途中,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通常,在那種情形下,我會以我的工作經驗和知識,引用木材等級規則,來說服他的檢驗員,那批木材超出了shui准。然而,我又想,還是把課堂上學到的做人chu世原則運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廠,發現購料主任和檢驗員悶悶不樂,一副等著擡杠吵架的姿態。我們走到卸貨的卡車,我要求他們繼續卸貨,讓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請檢驗員繼續把不合規格的木料挑出來,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

  “事情進行了一會兒,我才知道,原來他的檢查太嚴格,而且也把檢驗規則弄擰了。那批木料是白松,雖然我知道那位檢驗員對硬木的知識很豐富,但檢驗白松卻不夠格,經驗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最內行的,但我對檢驗員評定白松等級的方式提出反對意見嗎?絕對沒有。我繼續觀看,慢慢地開始問他某些木料不合標准的理由何在,我一點也沒有暗示他檢查錯了。我強調,我請教他,只是希望以後送貨時,能確實滿足他們公司的要求。

  “以一種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語氣請教他,並且堅持要他把不滿意的部分挑出來,使他高興起來,于是我們之間的劍拔弩張情緒開始松弛消散了。偶爾我小心地提問幾句,讓他自己覺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規格的,也使他覺得他們的價格只能要求這種貨se。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讓他認爲我有意爲難他。

  “漸漸地,他的整個態度改觀了。最後他坦白承認,他對白松木的經驗不多,並且問我從車上搬下來的白松板的問題。

  我就對他解釋爲什麼那些松板都合乎檢驗規格,而且仍然堅持,如果他還認爲不合用,我們不要他收下。他終于到了每挑出一塊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惡感的地步。最後他看出,錯誤是在他們自己沒有指明他們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級。

  “最後的結果是,在我走了之後,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檢驗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們收到了一張全額支票。

  “單以這件事來說,運用一點小技巧,以及盡量製止自己指出別人的錯誤,就可以使我們公司在實質上減少一大筆現金的損失,而我們所獲得的良好關系,則非金錢所能衡量。”

  有人問和平運動者馬丁·路德·金,爲何如此崇拜美guo當時官階最高的黑人軍官但尼爾·詹姆士將軍,金博士回答說,“我判斷別人是根據他們的原則來判斷,不是根據我自己的原則。”

  同樣的,在美guo南北戰爭的時候,羅勃·李將軍有一次在南部邦聯總統傑佛生·戴維斯面前,以極爲贊譽的語氣談到他屬下的一位軍官。在場的另一位軍官大爲驚訝。他說,“你知道嗎?你剛才大爲贊揚的那位軍官,可是你的死敵呀,他一有機會就會惡毒地攻擊你。”“是的,”李將軍回答說,“但是總統問的是我對他的看法,不是問他對我的看法。”

  兩千年以前,耶稣說過:“盡快同意反對你的人。”

  在耶稣出生的兩千年前,埃及阿克圖guo王,給他兒子一些精明的忠告:“圓滑一些,它可使你予求予取。”如要使別人同意你,請尊重別人的意見,切勿指出對方錯了。

  卡耐基認爲,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你贏了,還是輸了。爲什麼?如果你的勝利,使對方的論點被攻擊得千瘡百孔,證明他一無是chu,那又怎麼樣?你會覺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使他自慚。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

  “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並不服。”

  潘恩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立下了一項鐵則:“不要爭論。”

  真正的推銷精神不是爭論,人的心意不會因爲爭論而改變的。

  歐哈瑞現在是紐約懷德汽車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怎麼成功的?這是他的說法:“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的辦公室,而對方說:‘什麼?懷德卡車?不好!你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賽的卡車。’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se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對錯不了。何賽的車是優良公司的産品,業務員也相當優秀。”

  “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沒有爭論的余地。如果他說何賽的車子最好,我說不錯,他只有住口。他總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後,還說一下午的‘何賽的車子最好’。接著我們不再談何賽,我就開始介紹懷德的優點。

  “當年若是聽到他那種話,我早就氣得不行了。我會開始挑何賽的錯;我愈批評別的車子不好,對方就愈說它好;愈是辯論,對方就愈喜歡我的競爭對手的産品。

  “現在回憶起來,真不知道過去是怎麼幹推銷工作的。我一生中花了不少時間在爭辯,我現在守口如瓶了。實踐證明,果然有效。”

  正如睿智的班傑明·富蘭克林所說的:

  “如果你老是爭辯、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爲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甯願要那樣一種字面上的、表面上的勝利,還是別人對你的好感?

  你在爭論中可能有理,但要想改變別人的主意,你就錯得使你一切都徒勞。

  美guo威爾遜總統任內的財政部長威廉·麥肯铎,將多年政治生涯獲致的經驗,歸結爲一句話:“靠辯論不可能使無知的人服氣。”

  卡耐基進一步說明,據他本人的經驗,不論對方聰明才智如何……

卡耐基人際關系學三 慎重與對手爭辯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 慎重與對手爭辯第4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