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慎抓每次機遇第4小節

《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慎抓每次機遇

第4小節
經濟類作品

  [續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慎抓每次機遇上一小節]在同樣的或大ti相同的社會條件下,由于個人主觀能動xing發揮的程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沒有個人主tixing的積極發揮,再優越的社會條件也會平庸混世,一無所成。條件是社會提供的,但條件的利用和創造,全在于個人的主觀努力。實現理想目標中的困難、險境、逆境,要靠堅定的信心,頑強的鬥志和明智的策略去戰勝。理想、目的、目標,不是靠運氣實現的,而是要靠勞動、奮鬥去爭取。事業中包含著要去戰勝的險惡,只有依靠不懈的努力奮鬥,才能取得實現理想目標的勝利。

  自我實現是一種從現實到理想、變理想爲現實的進步和超越。這中間有一個重要橋梁,就是對可行xing的判斷。這裏有兩種可行xing的判斷:一種是把可行的條件和力量,看作靜物的、不變的因素,運用機械統計學的方法,作出判斷。對人的選擇能力和價值取向,也只是以實存狀態爲根據,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判斷。如認爲現實存在的人的覺悟shui平不高,普遍存在自私心理和品xing,因此便認爲要求克服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就不可行。這是當前比較普遍的對待可行xing的態度和方法。還有一種判斷可行xing的根據,就是把是與應當結合起來,既如實地承認實存的人xing狀態,而不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要從發展的要求和人的發揮內在潛力的積極xing,來判斷可行xing。這就是我們過去所常說的“不要低估群衆的積極xing”,問題是有沒有把群衆中蘊藏的積極xing和潛力調動起來。

  一個人在人生選擇上能夠怎樣,除了客觀條件之外,是因每個人的具ti情況而不同的。“應當”價值目標是社會的普遍要求,它必須與個人的特殊情況相結合,才能在個人實踐中,通過具ti的職業和事業活動得到證實。個人要善于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能力,選擇適當的途徑和手段,量力而行。在這裏,要有自知之明,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專長,揚長避短,走自己的路。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正確價值目標指導下,在尊重客觀條件的基礎上,自我設計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應該的。否則自我實現就是一句空話。當然,離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客觀條件,主觀的、自以爲是的設計,往往會被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所左右,不能實現人生理想,甚至會給社會和自己造成危害。

  人生的選擇和責任,不是要求個人的任xing和自負,而是要求個人要有對社會和個人一生負責的生存危機感。有人提出,當今中guo人究竟缺乏點什麼?有人回答說:缺乏的是生存的危機感。這個回答得很好。要生存就要奮鬥,要奮鬥就要辛勤勞動、創造,並且爭得一個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盡快順利發展。同時也使自己具有現代人的責任意識和奮鬥精神。

  在成長的道路上,當理想難以實現,勤奮、毅力和各種方法都無濟于事的時候,突然,一個機遇出現在你的面前,解救了你,使你在事業上有了進境,甚至獲得了成功,這種事情在生活中是常有的。

  機遇的力量是很神奇的,我們都希望在自己人生短短的路途中多多得到它的惠顧,特別是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然而,真正能夠抓住機遇的人卻並不很多,因爲機遇好比商品的價格,稍一耽擱,就會變化;它又象市場上的某些緊俏商品,如果能買時不及時買,當你發現了它的價值而再想買時,卻再也找不見了。古諺說得好,機會老人會先給你一個可以抓的瓶頸,你沒有及時抓住,再摸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圓瓶肚了。

  要想抓住機會,必須有一種特殊的智慧和能力。古人雲,機會只垂青于那些早有准備的人。這是很有道理的。

  英guo著名科學家法拉第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之一。他出身貧苦,12歲上街賣報,13歲起在釘書店當8年學徒。雖然他酷愛讀書,認真鑽研了有關電學的論述,還盡可能利用條件作點小實驗,但若不是碰巧英guo著名學者戴維到那裏做學術講演,若不是法拉第想盡辦法弄到二張入場卷,也許他倆就不會認識,他就更不可能得到戴維的賞識。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機遇,在戴維的推薦下,法拉第才在皇家學會實驗室當上了助手,開始走上了新的學習和研究的道路。

  英guo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也是善于利用機遇的人。

  1831年,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將作環球旅行,需要一位自然科學家。達爾文看出這是進行生物考察的大好時機,當即表示願去,但卻遭到了父qin的強烈反對,後來他經過很大的努力,爭取到舅父的贊助,才達到目的。不難想象,如果失去這次機會,《物種起源》這部巨著也許永遠不會問世。

  桃桃是內蒙古一個農民的女兒,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就去市內一位幹部家裏當了保姆。在一般情況下,保姆只是整天拖地做飯,洗yi,幹家務。而這位幹部偏偏喜歡愛學習的孩子,他看桃桃願意學,就給她提供很多日語課本,留出時間來讓她學習,爲了怕小女孩早晨醒不來而誤了聽廣播,老兩口天天喊她。不久之後,桃桃終于能流利地說一口日語,被日本北海道的“農友會”正式邀請到日本學習去了。如果不是這位百裏挑一的好幹部,農村的桃桃也許不會成爲這方面的人才了。但是,如果沒有桃桃的刻苦好學,縱遇到這樣的好幹部,又能怎樣?

  機會到chu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

  很多人抱怨沒有機會,他們說: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不能得到象別人那樣的機會。一切好的機會都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我們只好坐吃山空了。

  “沒有機會”,這是失敗者推托辭,有志氣的人是不會這樣怨天尤人的。他們在做事前密切觀察留意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則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他們不等待機會,他們創造機會。

  馬其頓guo王亞曆山大大帝在打了一次勝仗之後,有人去問他,假使有機會,他想不想把第二個城市攻占。“什麼?”他怒吼起來,“機會!機會是我自己製造的!”世界上到chu真正缺少的,就是那些能夠製造機會的人。

  我們有些人總是有點眼高手低,他們希冀一個突然的機遇把自己從地獄送到天堂,眨眼之間便具有了值得大肆炫耀的工作,一夜之間就會能一舉成名。他們往往爲著一心要摘取遠chu的玫瑰,反而將近在腳下的菊花踏壞了,他們忘記了大事業要從小chu著手。

  事實上,會利用機會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把機會奉爲神明的人,他們從沒把希望寄托在機遇上,他們知道,大事業是從小chu開始的,“天下事,必作于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他們明白,一磚一木壘起來的樓房才有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出一條成形的道路。他們相信,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實在,也是最可靠的。

  事實上,我們經常看到,無論是在職業的選擇中,還是在工作和勞動中,很多成功往往屬于那些身chu逆境的人,他們沒有良好的條件,沒有捷近的道路可走,也不希求外在機會的垂青,所以,他們的走路最實在,他們所得到的機遇也就會最多。青年人在職業選擇過程,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自覺而頑強地自己爲自己創造機會。

……

《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慎抓每次機遇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四 笑對所有挫折”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卡耐基經商之道》四 笑對所有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