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輕松愉快地獲得合作上一小節]
但下面的這封信,卻得到了幾乎是百分之五十的回信……比奇迹還要好五倍。而回來的信,有的竟長達兩三頁。信裏都充滿了善意的建議和合作的態度。
下面就是這封信,請你看看所應用的心理方式——有些時候,甚至在遣詞用字方面也要注意到對方的心理。
當你閱讀這封信的時候,請特別注意字裏行間的意思,試著分析一下,得到這封信的那個人的心理反應會怎樣。找出它爲什麼會製造出比奇迹還要好五倍的成績。
杜先生大鑒:
弟目前面臨一項困難,不知能否敬請惠予協助?
一年以前,弟一再建議本公司說,建築師最需要的東西之一是一本目錄,如此才能使建築師知道本公司所有整建房屋的建築材料,以及其零件的情形。
謹隨函附上印成的目錄——爲此類的第一本。
但是目前我們現有的材料,已經減少。當弟向本公司總經理報告這種情況時,他說不反對再印一版目錄,但必須弟先行提出滿意的資料,證明印成的目錄,確實發揮了功用才行。
因此,弟勢必要麻煩先生,不揣冒昧,敬請先生及全各地的另四十九位建築師,擔任這件事情的裁判。
爲了易于提出資料,弟特在本函背後列出幾點問題。如先生能惠予賜答,以及如能再另行提出寶貴意見,再將此信投入附上已經貼好郵票的信封裏,弟將不勝感激,視爲對弟個人的一項恩助。
當然,這不需先生負擔任何責任,而目錄之停印,或根據先生寶貴經驗和意見而加以修改再版,端視先生之裁定。
不論如何,弟當感謝先生的合作。
敬訟 大安 展業部經理肯·戴克敬上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根據以往的經驗,有些人在看完這封信以後,就一成不變地運用了這種心理的方式,但他們過分注重大捧別人,而不是出自真心誠意,因而淪于阿谀之詞或違心之論。那樣,就不能收效了。
記住,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鑒識和看重,都願意盡一切的努力去得到。但沒有人會喜歡違心之論,和阿谀奉承之詞。
這裏有必要再重複一次的是:運用本書所說的原則,如要奏效的話;必須出自真心。這裏並不是要教各位一套謀詭計,而只是談些新的生活方式。
輕松愉快的對話也需要交談時的融恰。
日本著名談話藝術家德川羅聲說,我們日常與人談話的目的,不外有基于意志的、基于感情的、基于求知的。用淺顯一點講法,就是:基于意志的,你心裏想些什麼就要用談話宣泄出來,有心事埋在心中而不能說出來,確實是一種很大的痛苦。所以有許多人甯願花很多代價去保持三兩知己朋友,以便有事時向他們傾訴。另一種“基于意志”的情形是:
你企圖用說話去左右別人的意志,比如你請求別人辦一件事,別人答應了你,這是你已左右了別人的意志。
基于感情的,是我們平素所謂聯絡感情,其目的是由于彼此的談話,使雙方感情有所增進。
基于求知的,是你想認識某一種事物,或爲了某一事而請教別人,這都屬于求知類。
以上的分類,雖然出于談話藝術家之口,但我們在日常應酬中,也不妨記住,你對每一個人應酬的目的屬于那一類。
意志的?感情的?還是求知的?在確定了以後,就可以進行。
要謹記,你是要成功,而不是要失敗,朝著目標前進,不要節外生枝,做一些和目標背道而馳的事情。
有許多人應酬之所以失敗,乃因爲他“明知故犯”。比方說,你明知有求于人必須出于禮貌,但你對著你的朋友怒目橫眉。
的確有許多是這樣的。但這是要不得的。
同是一句話,措詞略有不同,效果相差太遠。例如,說“郵筒在哪裏?”和“在哪裏有郵筒”,但有不同的答案。因爲你講的不一樣,聽來便有差異,這一點在應酬時應該特別留心。
以講究著出名的美
電影明星辛西娅·吉布,某次出席一個聚會,穿的是一件紅
的大
。第二天,許多
友和記者來問及那件紅大
的事,問法有如下的不同:
“吉布小,明天你穿什麼顔
的大
呀?”(自由式)
“吉布女士,你昨天穿了件大,是紅
,還是什麼顔
?
(半自由式)
“是紅的麼?”(肯定式)
“不是紅的吧?”(否定式)
“是紅的,還是白的?”(選拔式)
“是深紅還是淡紅的?”(強迫式)
吉布事後對人說,她最不開心是聽到“否定式”的發問,對于強迫式也不感到愉快。她笑道:“他們何不問我那大是淺綠還是深綠?那樣,我會爽快地答他‘是紅的’。”
否定的方式常會使話的意義模糊不清,比方:
“你昨晚喝醉了酒所以沒有回家麼?”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車上聽見一個女學生問她的同學:“你覺得這個假期的電影不算沒有好看的吧?”
我聽不見對方的答話,因爲我一時也想不出如何答她,答“有”呢?還是“不算沒有?”實在是因爲她的問題令人難解。
聰明人都喜歡用間接法來應酬,但是大都加以濫用,所以有時弄巧成拙。一般來說,凡是可能直接使對方難過,或有所損害的,都以用間接法爲宜。
有這樣一例子:某地有個退休幹部,年已九十七歲,已拿退休工資數十年,每次都由他的孫兒到有關方面領取。一次財務換了一個新人,他看見花名冊上寫著領薪人的出生年月是一八九○年,算一算豈不已年近百歲,心想可能是他的兒孫蓄意瞞報領薪人的死亡,從而冒領退休工資。
本來他可以問:“喂,老友,這個老先生究竟死了沒有?”
可是他並不這樣問,卻用“間接法”:“老先生在一八九○年出生,今年可有幾歲了?”聽這話的人當然知道對方用意何在,于是答道:“今年九十七歲了,托福他還健在。”對方疑團頓釋,當即語帶歉意地說:“是嗎?恭喜你有這麼一個長壽的祖父。”于是雙方滿意告別。
要知道別人的年齡,直接詢問也常會得不到好結果,尤其是問女今年多少歲,簡直會被對方認爲是一種侮辱。被選爲日本第一號保險推銷員的原一平其人,卻常用以下的方法問別人的年紀。他先問對方:“你看我今年有幾歲呀?”對方說:“三十四五歲吧?”原一平就答:“你猜中了,我今年三十四,你呢,我看是四十二、三吧?”(故意把對方估計年輕一些)
“哪裏,我今年四十八歲了。”
先用一種方法向對方示以敬意,就是間接法的精髓。比方說,你看見一個婦人大腹便便,你與其問她:“你有孕麼?”
就不如說:“恭喜你!”
俗語說:“朋友有厚薄。”不少是由朋友的介紹而認識的朋友,這種朋友談不上“老友”,只能說是“新交”。對朋友的應酬,如果你和對方認識,是由于另外一位朋友介紹的,如果遇到這種情形,又要和他辦事,應該先把這事通知那位朋友。假如你和對方直接交往,由來已久,那又例外,不然的說,通知那位朋友是絕對有必要的。
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你今天介紹他認識一個朋友,第二天,他就直接找那朋友,而且不再找機會讓三個在一起碰頭,這個人,朋友們給他一個外號,叫做“直線電話”。凡是受過一次教訓的,以後再也不敢介紹朋友給他認識,因爲他這種“直線”的做法,總有一天要使你損失,如果你也采取“直線”做法。萬一對方把事情告訴那朋友,那位朋友就會極不開心。
所以,記著,假如你打算去拜訪某甲,托他辦一件事,而某甲是某乙剛在不久以前介紹你認識的,你應該把事情告訴某乙,這樣是有利無害的,說不定某乙還會傾力相助。
同時,要先了解對方的個,對方是熟朋友,這事固然不在話下,如果不十分相熟的,更應設法研究一下。
沒有經過准備的應酬,成功率往往很低,並且往後會遭遇到很多障礙。
重慶中南橡膠廠廠長劉谷音,是全五一獎章獲得者和全
優秀企業家。她上任以後,把這家工廠搞得紅紅火火。她除了在強化經營上製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外,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和文藝團
聯姻。
劉谷音到北京開會期間,幾次登門懇切邀請著名歌唱家胡松華、關牧村、胡曉平等到重慶,在他們廠召開的用戶座談會上演唱。當藝術家輕啭歌喉時,山城轟動了。三場演出,場場爆滿,中南橡膠廠名聲大振。會議開支8000多元,而一次訂貨就達600多萬元,獲利118萬元。劉谷音嘗到了甜頭,接著又乘勢和重慶歌舞團建立了內第一家“企業文藝聯合
”,在全
首創了經濟界與文藝界的“聯姻”。中南廠出資扶助歌舞團,歌舞團在全省、全
各地演出時,以聯合
的名義慰問用戶,同時宣傳産品,使中南廠名氣越來越大,用戶由80多個發展到2000多個,産品銷售到25個省區和東南亞五
。
1983年,美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組成了一個聯合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通用”的雷蒙德工廠合作生産汽車。兩個競爭角逐的“冤家對頭”握手言歡。
聯合建廠的建議是“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勞格·史密斯提出來的。因爲他看到,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汽車市場上,日本汽車正以其成本低、價格廉而後來居上,“蠶食”著一直在汽車市場上占統治地位的、美的地盤。盡管“通用”想盡了改進汽車製做的辦法,仍難以在這場競爭中致勝。史密斯從長遠著眼,提出了同日本廠商的聯合建議,而“豐田”也欣然響應。因爲這兩家世界第一、三位的汽車廠家都有各自的明確意圖,對于豐田,可以避開美
貿易保護主義的障礙,獲取更大的利潤。對于通用,則可以深入了解豐田生産管理的第一手資料,借鑒豐田的經驗。
卡耐基說:“如果不能打敗他們,就和他們結合”。這就是他的競爭策略。
……《卡耐基經商之道》三 輕松愉快地獲得合作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四 恰如其分地保持友誼”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