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預言與勸說>第七篇 幣值崩潰對銀行的影響

《預言與勸說》第七篇 幣值崩潰對銀行的影響

經濟類作品

  

(1931年8月)

  一年前,經濟形勢的突出特征表現爲農業、礦業、製造業和運輸業無法獲取正常利潤,表現爲失業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産xing資源的lang費。今天,在世界的許多地區中,最令我們擔心的是銀行業陷入了極其嚴重的困境。1931年7月在德guo發生的一次毀滅xing的危機,實質上只是一次銀行系統危機,但由于同時迸發的政治事件和政治恐慌,毫無疑問地加劇了世人對此次危機的驚恐程度。存在于銀行系統內的頭重腳輕、穩定xing極差的局面最終使之徹底陷于崩潰地步。依我之見,這種局面的形成根本上就是一種錯誤的行爲,它同銀行業的穩健原則是完全不相容的。我們眼看著這種局面的形成,內心充滿了疑惑和恐懼。但是引起此次危機的主要起因——即金幣價值發生了重大變化,結果使固守金本位的各guo中約定以黃金償還債款的債務人的債務負擔,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卻不是單個銀行家所能控製的,而且也沒有什麼人能預見到金幣價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奧地利發生的安斯托特信用危機揭開了德guo危機的序幕。當柏林的達姆施塔特爾銀行陷入困境的時候,德guo危機日益惡化,已經接近頂點。由于倫敦向柏林出借的貸款數額巨大,而危機造成回流英guo的流動資源規模與之相比差額甚大,從而導致英guo原有金融地位的動搖。在英guo宣布tuo離金本位的同時,危機達到了最高點。它造成的最終後果必然是存放于紐約的外guo貿易余額的瘋狂而迅速地出逃,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種驚慌失措的局面。所有的緊張、歇斯底裏以及恐慌正在導演著一場關于通貨管理的鬧劇,正在促使整個世界的金融機器完全停止運轉;但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所有的心理變化可以歸因于最近發生的事件,而不是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危機的真正根源在于近兩年來貨幣價值的日益崩潰所造成的銀行實際資源的緩慢而持續的損耗。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探討引發危機的深層次的、根本xing的因素。

  且讓我們從頭說起。我們的資本財富是由世界上衆多形態不一的實際資産所構成的,如建築物、商品存貨、在産品、在途商品等等。這些資産的名義所有者,往往以借入貨幣的方式來獲取資産的所有權。在一定程度上,財富實際所有者的所有權要求並不是ti現在實際資産上,而是ti現在貨幣上。這種“資金融通”行爲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通過銀行系統實現的。銀行作爲介于存款人和借款人之間的擔保人,一方面吸納存款人的資金,一方面向借款人發放購買實際資産的貸款資金。于是貨幣就成爲了實際資産與財富所有者之間的中介,這是現代社會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由于近年來對主要銀行系統信心的增強,銀行業務的擴大已經到了令人驚詫的程度。例如,以各種銀行存款合並計算,在美guo約達500億美元;在英guo約達200億英鎊。除此之外,還大量存在著由個人持有的擔保或抵押債務。

  以上所述全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還有一點也是我們熟悉的:當幣值有了變動時,擁有貨幣索取權的那些人同負有償還貨幣義務的那些人之間的相對地位,會發生重大變化。因爲,價格的下降實際上相當于提高了貨幣索取權的價值,這也就意味著實際財富有一部分從債務人轉移到了債權人;因此,實際資産的較大部分ti現在存款人的所有權上,而爲了購買資産借入貨幣的資産名義所有者,則相對占有實際資産的較小部分。衆所周知,這就是價格變化引起混亂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想引起大家注意的,並不是價格下降的這種廣爲人知的特征。價格下降還會産生進一步的結果,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往往可以不必深究;但是當幣值的變化幅度非常大,超過了某個大約固定的限度時,這種進一步的結果就立即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過去經常見到的,大都是幣值的溫和變動,這對作爲存款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擔保人的銀行沒有什麼重大影響。因爲對某種特殊資産和一般實際資産價值在一定範圍內的波動,銀行是事先有所准備的,習慣的做法是要求借入者支付所謂的“墊頭”。這就是說,當借入者向借出者提供資産,作爲貸款的“擔保品”時,銀行向他出借的資金,只能達到“擔保品”價值的某一比率。根據以往的經驗,“墊頭”被固定爲一個約定俗成的百分率,在一切通常的情況下,這是相當安全的。當然,根據情況的不同,實際百分率可以在一個寬泛的限度內高低不一。對于易于出售的資産來說,20%~30%的“墊頭”,通常被認爲已經相當充分了,如果“墊頭”達到50%,一般認爲借出者的態度過于謹慎了。因此資産的貨幣價值的向下變動幅度,如果只是在通常的溫和範圍以內,銀行對此不會十分關注;在銀行的資産負債表上,一方是它們欠存戶的,一方是貸戶欠它們的,至于貨幣價值到底是多少,與它們並沒有多大關系。但是設想一下,當資産的貨幣價值在短期內的向下變動,超過了借以貸款的那些資産中很大一個部分的約定“墊頭”時,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毫無疑問,銀行將chu于可怕的境地,任何意外事件都有可能立刻發生。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現在我們所遇到的情況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因爲在1931年以前的近代曆史上,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先例。在許多guo家中,通貨膨脹持續了很長一段時期,所以資産的貨幣價值發生了大幅度的向上變動。這種變化,盡管在其他方面造成了災難xing後果,但對銀行的chu境沒有産生任何危險;因爲銀行所掌握的“墊頭”在貨幣價值上有了增長。在1921年的蕭條中,價格也曾大幅度下跌,但那是從一個非同尋常的高價格shui平上跌落下來的,而且罕見的高昂物價只持續了幾個月或幾個星期;因此銀行以那樣高的價格shui平爲依據的貸款只是一個非常小的部分;此外由于持續時間短,各方面對此也未抱有多大的信心。近兩年來,實際資産的貨幣價值,在整個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幾乎全面崩潰的態勢,如此嚴峻的局勢,是我們以前從未經曆過的。最近幾個月-時間如此緊迫,以致銀行家們自己對當前的局勢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充分的認識——價格的迅速下跌,在許多情況下,已經逐漸超過了約定的“墊頭”。用市場的行話來說,就是“墊頭”已經逃之夭夭了。這種情況的具ti細節通常不爲局外人所注意,除非發生某種特殊事件——也許是某種幾乎是出人意料的事件——使局勢發展到了危急關頭。因爲,只要銀行還能保持鎮定,靜候時機的好轉,同時對它出借的許多貸款的擔保品已經不像原來……

預言與勸說第七篇 幣值崩潰對銀行的影響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七篇 幣值崩潰對銀行的影響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