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預言與勸說>第四篇 銀行行長們的發言

《預言與勸說》第四篇 銀行行長們的發言

經濟類作品

  

(1924-1927年)

  一、1924年2月

  在這個guo家裏有一個值得稱道的傳統,五大銀行行長,每年都要抽出一天的時間舉行一次聚會。平時他們一直忙于勸說他們的客戶接受貸款,向大家解釋銀行業務的理論依據;而在這一天他們卻可以抛開這些繁瑣之事,彼此chu于平等的地位,以語言爲武器,暢談他們的觀點。每逢此時,大家都懷著濃厚的興趣。這種聚會的意義還不止于此。他們都是金融界的代表人物,提出的都是關于金融的時尚藍圖。那麼,關于貨幣政策,他們在這一年裏說了些什麼呢?

  只有威斯敏斯特銀行的華爾特·利夫先生一個人完全沒有發言,其他的四位都講了一些。他們四人分成了兩對:一對是勞埃德銀行的波蒙特·皮斯先生和guo家地方銀行的哈裏·戈申爵士,在他們看來,討論這些事情是不合時宜的,或者至少是令人討厭的;但是另外一對的巴克利銀行的古德納夫先生和米蘭德銀行的麥肯納先生卻絕對不反對討論問題,而且大膽地參與其中。

  我已說過,皮斯先生反對思考,他把這稱作“精神機能的耗費”。他希望“直截了當地面對事實,而不是想出一個聰明的辦法繞過事實”。他認爲由貨幣數量理論引起的那些問題,有空想、也有實質的成分,“在價值方面,後者當然不會亞于前者”。總之,金本位已經被列入了道德或宗教的範疇,在那裏,自由思想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地位。他接著說道:“就任何一個普通的聯合gu份銀行而言,我不相信它是有意識地把政策的決定建立在純粹的貨幣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它主要關注的是滿足商業發展的需要,至于是否要遵守某一理論,卻不在考慮之列。它的行爲不是商業活動的起因,它是跟在商業活動的後面,而不是走在其前面的。”我認爲,從大ti上講,這段話倒是對事態的一個正確解釋,皮斯先生對這一點的強調,是他發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正是由于聯合gu份銀行反應中的無意識成分,才使英格蘭銀行關于各銀行余額和貼現率方面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意義。皮斯先生的結論是,他在目前不贊成采取任何步驟去建立任何一種本位製。不過,他卻“希望將來能逐步回歸到金本位,盡管它存在著某些缺點和困難,但事實上它在過去的運作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哈裏·戈申爵士的發言比皮斯先生更勝一籌,他所講述的令人愉快的一節值得全部引述:

  “我不禁想到,近來有關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相對優缺點的不負責任的討論實在太多了。這類討論只會引起我們鄰邦的猜疑,疑心我們是不是要在兩者之間選取一個。假使是這樣的話,我認爲,我們最好還是一切順其自然吧!”

  面對這些天真的感情表露,我們是發笑好呢,還是發怒好呢?也許最好的方式,還是讓哈裏爵士也“順其自然”吧!

  讓我們把這兩位未經世故的老chu女丟在一邊,來看一看古德納夫先生和麥肯納先生那既富于理xing、又無所顧忌的暢談吧!關于當前的政策,兩者的看法有許多共同之chu。他們一致認爲貨幣政策是可以決定價格shui平的,因此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應當遵循的方針是多思考、多討論。古德納夫先生側重的是銀行利率,而麥肯納先生側重的則是掌握在銀行手裏的現金資源的數額。他們都反對這個時候恢複康利夫委員會的通貨緊縮政策。他們都以guo內情況而不是外彙作爲信用擴張或收縮的依據,不同的是,麥肯納先生主要關注的是就業shui平,而古德納夫先生特別關切的是guo內價格的穩定。後者說:“關于通貨問題的意見,總結起來就是,我覺得我們的目的應當是在通貨和商品之間盡可能地保持現有的平衡狀態。”他們兩人對于價格的適度上漲,都不十分反對,但前提條件是(根據麥肯納先生的觀點)guo內的生産xing資源還沒有達到其使用限度;或者是(根據古德納夫先生的觀點)這種價格上漲既不是由于投機xing的商品囤積,也不是由于英guo價格相對美guo價格的上漲。麥肯納先生建議目前的政策應當是“在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之間實行一條中間路線”,同古德納夫先生一樣,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限度內取得一般價格的穩定,並謹慎使用貨幣政策來減少信用循環的弊病。關于我們提議的最終目標,他並沒有提及,不過從他的發言可以看出,他並不反對把上述目前的建議作爲長遠的政策。他說:“商業發展的興衰起伏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明智的貨幣政策卻能夠防止循環運動走向極端。在膨脹式繁榮下的過度投機行爲,以及長期蕭條下的貧窮困苦,都是可以避免的。它們都不是必然會發生的災難,並不是我們必須服從的、無法理解的或無法阻止的。”另一方面,古德納夫先生雖然不主張在眼下實行金本位,但是他在上面所引的發言中繼續講道:“……盡管我們應當始終牢記,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回歸金本位。”同時,他希望美guo發生通貨膨脹,通脹的程度正好使英鎊恢複到戰前的金平價shui平,而不致使英鎊對商品的現存平價産生任何幹擾。

  麥肯納先生的發言特別精彩,也許是他一系列著名講話中最成功的一次。他對我們貨幣ti製的運行進行了清晰明了的解釋,當然,在這裏我們不可能全部加以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有關此次發言的原文。但是應該提及另外一件事情,古德納夫先生和他都對它著重地加以詳述過,即:將由康利夫委員會的建議而形成的財政備忘錄強加于我們的貨幣發行是很不適宜的。

  這個備忘錄的目標是堅決主張一個連續的通貨緊縮過程。此類政策已經被廢棄了,但是這個備忘錄仍然保存著。兩位發言人對此都表示不安。古德納夫先生指出,只有通過把黃金從英格蘭儲備銀行移交到通貨票據賬戶的辦法,才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避開此備忘錄。但是,“我們仍舊需要考慮每一步驟,如果在可能的情況下對現有的通貨發行實行信用限製,那麼這種方法也許是令人滿意的。然而我認爲,必須承認,提前製定任何周全和可靠的規則,是不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的,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最後他的結論是,如果認爲額外貨幣的需求現象“是商業活動真正擴張的表現,那麼這種現象應當被看作是健康的,過分地限製顯然是沒有充分理由的”。

  麥肯納先生認爲目前的確需要進行某些改變,他明確地指出了有趣的一點,即現在我們的通貨數量與戰前相比,顯得更加沒彈xing。在戰前的時候,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利用注入黃金收回多余的通貨,然而現在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無法增加所需的通貨。

  這些發言究竟會産生什麼實質結果呢?對于……

預言與勸說第四篇 銀行行長們的發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四篇 銀行行長們的發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