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戰敗之後,幾乎完全失去了它的殖民地、海外關系、商業船只以及
外的財産;它被迫割讓了十分之一的領土和人口,三分之一的煤礦和四分之三的鐵礦;戰爭損失了200萬的青壯年;
內人民四年來一直
于饑餓狀態;巨大的戰爭債務;通貨膨脹使貨幣只有原來價值的七分之一;它的盟
和它們的領土都
于分裂狀態;
內爆發了革命,邊界上也出現了布爾什維克主義;四年的戰爭耗盡了一切,最終的失敗又使它在實力、信心上遭受了無以估量的沈痛打擊。所有這些因素充分說明,德
在戰前支付外
黃金的那種能力如今已受到影響。
關于德的現狀及其支付戰債的能力應該是每個人都能夠想像到的、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大部分關于德
支付巨額賠款的估計都源自于這樣一種假定,即認爲它在將來開展的貿易在規模上要遠遠大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
爲了得到一個賠款總計數字,根據條約的規定,利用現金形式(或者不如說是外彙)或實物形式(煤、染料、木材等等)來衡量,其結果不會有多大差別。但無論如何,德只有通過出口某些特殊商品才能履行支付義務,相對而言,把出口獲取的價值轉入專用賠償賬戶的具
方法僅僅是一個細節問題。
關于賠款數額方面,我們必須在一定程度上確立一條首要的准則,並且有可能的話,盡量利用有關的一些統計資料,否則我們只能憑主觀假定來行事了。當然,德只有通過在減少進口的同時增加出口,進而擴大貿易順差,才能在若幹年內逐年支付賠款,而且,貿易順差對影響
內生産也是很有利的。對于德
而言,長期內支付賠款只能依賴商品支出,這些商品或者是直接流向協約
,或者是賣給中立
家,然後再把獲取的中立
債權移交給協約
。要估計這一程序在何種程度上進行,最牢靠的依據是分析德
戰爭的貿易利潤狀況。只有在這樣的分析基礎上,再附加一些有關德
總
生産能力的概括
資料,才能合理地推斷出德
出口能夠超出進口的最大限度。
1913年,德進口額總計5.38億英鎊,出口額總計5.05億英鎊,運輸貿易和生金銀塊除外。這就是說,進口超過出口約計3300萬英鎊。但是在1913年以前五年間,貿易赤字的年平均額爲7400萬英鎊。由此可見,德
在戰前所有的對外新投資數量——並且還遠不止這些——都是來自于當時
外證券的利息和船運行業、海外銀行業務等等所獲取的利潤。現在由于它喪失了其
外資産和商船運輸業,它在
外的銀行以及其他各種海外收益的來源已經大部分遭到毀壞,所以目前德
如果仍停留在戰前的進出口
平上,那它不僅不可能有剩余來支付
外賠款,而且有可能難以自給自足。因此,德
的首要任務是必須對消費和生産進行重新調整以彌補這一赤字。只有對進口商品的使用做到進一步節約,同時對出口做到進一步的促進,才會有余力來支付賠款。
讓我們概括地看一看德出口的主要項目:(1)鋼鐵産品。由于德
損失了很多鋼鐵資源,這方面淨出口的增長不太可能,也許還會大幅度下降。(2)機器。可能會有一些增長。(3)煤和焦炭。戰前德
此項目淨出口值是2200萬英鎊;協約
方面同意目前盡可能大的輸出量爲2000萬噸,在將來某個時期將增長到4000萬噸,但事實上能否辦得到卻是有疑問的。即使在2000萬噸的基礎上,以戰前的價格衡量,我們實際所得到的價值也並沒有增加;因而,如果按照這一數額輸出的話,那麼肯定會出現以煤爲原料進行生産的製成品出口額的大幅度下跌。(4)毛織品。如果沒有羊毛原料,則出口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又存在著對羊毛原料供給的其他方面的需要,看來毛織品出口將會下降。(5)棉織品。情況與毛織品類似。(6)谷物。在此項目上,從來都不會有淨出口。(7)皮革製品。也與毛織品情況類似。
到目前爲止,我們考察了將近一半的德戰前出口項目,其他的商品沒有一種能達到它原來出口總額3%的。對于德
而言,它能用些什麼樣的商品來支付戰債呢?染料嗎?它在1913年的總産值爲1000萬英鎊。玩具呢?苛
鉀呢?1913年這兩項的出口值爲300萬英鎊。即使能夠確定有關的商品種類,但在什麼市場上出售它們呢——不要忘記,在我們頭腦中,商品的價值不是以每年幹萬計數的,而是以億計數的。
關于進口方面,情況相對可能會好一些。通過降低生活標准,在輸入品上的消費支出也許會有顯著的縮減。不過,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許多大宗進口項目是不能減少的,因爲它們與某些出口項目相互密切關聯,進口的下降勢必會造成出口的相應減少。
現在讓我們在盡可能樂觀但還不致陷入愚蠢的情況下進行一番推測。假定德在資源、設備、市場和生産力縮減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期,最終仍能增加出口、減少進口,以至于使其每年的貿易順差,以戰前價格計算時,總計增加1億英鎊。德
要實現這種調整,則首先必須消除貿易逆差,而戰前的五年裏年均逆差額爲7400萬英鎊;不過我們假定在考慮了這點之後,它能從逆差轉爲每年順差,數額爲5000萬英鎊。考慮到戰後的價格較戰前提高了1倍,那麼順差數額將達到1億英鎊。除了考慮純經濟因素外,再加上政治、社會和人爲因素,我對德
能否在30年內每年以這個數額支付持懷疑態度,不過做出它能夠做到這點的推測和希望,也不能算是愚蠢的想法。
假定利率爲5%,資本報酬率爲1%,這一數字所代表的資本總額現值大約爲17億英鎊。
因此,我得到的最終結論是:包括一切支付方式——直接轉移的財富、割讓的財産和每年的賠償——德能夠確切支付的最大限度的數額爲20億英鎊。就實際的一切狀況來看,我認爲它不能支付這麼大的數額。
我認爲,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也許能使按上述論點得來的數字得以增加,這就是:假定德的勞動力能被派遣到受戰爭破壞的地區從事重建工作。聽說類似于這樣的有限度計劃已在考慮之中。由此所得到的增加貢獻,一方面取決于德
政府所能派遣的勞動力數量,另一方面還取決于比利時和法
居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所能同意容納的這類勞動力的數量。但無論如何,對于實際的重建工作,即使經過許多年,由輸出勞動力所獲取的收益淨現值,似乎也很難超過(比方說)2.5億英鎊;即使可以這樣,對于以其他方式能夠獲取的年貢……
預言與勸說第二篇 德國支付賠款的能力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