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預言與勸說第三篇 關于歐洲複興方面的建議上一小節]取消,不過,由于德曾對法
的礦産有過破壞,它應當繼續履行這方面損失的賠償義務。但是如果公民投票的最終結果決定德
不再擁有上西利西亞的煤礦區,那麼這項賠償義務應當予以解除。
(2)關于薩爾區的協定仍然有效。不過一方面,德對這些礦産不再擁有任何所有權;另一方面,10年以後,德
將無償地、無條件地收回這些礦産及地産。同時應當有一個附加條件,在同一時期內,法
應與德
締結一項條約,規定由洛林供應德
的鐵礦,至少是戰前數量的50%,作爲交換條件,德
應向洛林供應煤礦,其數量在考慮了薩爾區的産量之後,應與戰前的供應總量相等。
(3)關于上西利西亞的協定仍然有效。這就是說,應當舉行一次公民投票,各主要協約和聯合力量“應當尊重投票的最終結果所表現的居民願望,此外還應考慮該地區的地理和經濟情況。”但是協約
方面應當申明,除非居民所表現出的意願絕對相反,否則按照協約
方面的判斷,認爲“經濟情況”要求煤礦區在德
境內。
3.關稅問題
有關家應當在
際聯盟的資助下共同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同盟,規定同盟內各會員
不得向其他會員
征收保護
關稅。德
、波蘭、原來構成奧匈和土耳其帝
的現在新成立的
家,以及托管地區應當被強製納入這個同盟,爲期10年,期滿以後,由它們自願選擇是否繼續加入。其他
家則在自願的基礎上決定參加與否。但是,我們希望,無論如何,英
都應成爲此同盟的原始會員。
把德的賠款數額,適當地確定在其支付能力範圍以內,我們就有可能看到德
境內希望和進取心的重新樹立,就可以避免由于無法完全履行和約條款而造成的壓力和長期的摩擦,就不必使用賠償委員會的那些令人無法忍受的高壓手段。
通過把與煤礦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條款修改得溫和一些,並允許以鐵礦交換煤礦,我們可以保持德工業活力的繼續存在,使它在生産力方面的損失有一定限度;否則由于政治的劃界會對鋼鐵工業的天然地區分布格局造成幹擾,從而會造成生産力方面的巨大損失。
戰後,出現了無數新的政治劃界以及許多家主義新政權,它們的特點是貪得無厭、妒忌成
、經驗不足,在經濟方面存在許多缺陷,因此在組織、經濟效率方面會造成損失,如果建議的自由貿易同盟能夠成立,則可以使這些方面的損失得到部分補救。只要大片疆土歸屬于少數幾個大帝
,經濟上的劃分界限還可以容忍;但是當德意志、奧匈、俄羅斯和土耳其這樣的大帝
被分割成20個左右的獨立政權時,經濟劃界就無法令人忍受了。一個包括整個中部、東部和東南部歐洲、西伯利亞、土耳其,以及英
(我希望)、埃及和印度的自由貿易同盟,對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會做出與
際聯盟一樣大的貢獻。我們也希望比利時、荷蘭、斯堪的納維亞和瑞士不久也加入這個組織。在友邦的支持和要求下,法
和意大利也非常有希望一起加入。
或許有人會反對這個建議,認爲這樣的計劃實際上趨向于實現過去德的“中歐計劃”夢想。如果某些
家竟如此愚蠢,仍然
于同盟之外,而讓德
享受它的所有好
,那麼這種批評也許有些道理。但是一種可以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機會,卻並沒有一個人可以享受特權的經濟
系,與以排斥和歧視爲目的的擁有特殊利益的、露骨的帝
主義計劃,在目標上絕對不一樣。對于此項建議的有關批評意見,我們的態度取決于我們對
際關系與世界和平在整個道義上和感情上的反應。假如我們持這樣一種觀點,認爲至少在未來的一代,不能讓德
享受即使是低限度的繁榮,所有近來組成協約
的各
人民都是上帝的寵兒,而所有我們的敵人——德
人、奧地利人、匈牙利人等等都是天生的惡人,因此必須使德
人年複一年地
于貧窮困乏的境地,讓他們的子孫食不果腹、
不蔽
、永受折磨,使它
于其敵
的包圍之中;那麼本章所有的建議都應當摒棄,特別是其中的某些見解,還可能幫助德
部分地恢複以往的物質繁榮,爲它某些城市的工業人口解決生計問題。但是如果西歐的民主
家,對各個
家及各
彼此之間的關系,持有本文所主張的觀點,再加上美
的財政援助,那麼我們大家都會得到上帝的保佑。如果我們
心積慮地以中歐貧困化爲目標,則我敢斷言,彼此之間的複仇之心將不會淡化。複仇心態的不斷加劇,使我們對近來德
所發生的戰爭的恐懼心理還沒有完全消失以前,就會在反動勢力與絕望的革命騒動之間最終發生沖突,結果是不論哪一方獲取勝利,這場沖突都將毀滅當代的文明和進步。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難道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行動建立在更好的預期之上嗎?我們應該相信,一個
家的繁榮和幸福,會對其他
家産生相應的促進作用,人類的團結合作並不是一種虛構,
與
之間,還是能夠彼此當作同胞來看待的。
我以上所建議的種種修正,對于使歐洲工業人口能夠繼續維持生計這方面,也許會有一些幫助。但是就這些修正本身而言,還是不夠的。特別是,從理論上講,法將會有所損失(也僅僅是理論上,因爲它目前的要求永遠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要擺
這種尴尬境地還必須從其他途徑加以努力。因此,我認爲還應做到以下兩點:一個是美
和協約
之間關于賠償要求的調整;另一個是要有充足的信貸供給,使歐洲能夠重新創造它的流動資本存量。
二、協約之間債務的清算
到此爲止,關于建議賠償條款的修正,我所考慮的僅僅是與德有聯系的方面。但是爲公平起見,也需要將協約
各自之間的債務總額大大削減,同時在債務分配方面也必須有所調整。我們的政治家在戰爭時期的每一次公開場合下的演講,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見,都認爲,在敵人侵占下受到損害的地區,在接受賠償方面,當然應該享有優先權。我們說,這一點是我們要爭取的最終目標之一,然而,我們所爭取的目標中卻從來沒有包括退役津貼的恢複。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明我們是有誠意的、可以值得信賴的。爲了有利于比利時、塞爾維亞和法
,英
應當放棄有關現金支付的一切要求權。這樣,德
支付的賠款,全部可以優先用于補償那些受到敵人實際侵占的
家和地區的物質損害。我相信,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的總額達15億英鎊的賠款就足以滿足歐洲複興所需的花費。還有一點,1918年大選後英
代表們所奉行的政策方針使英
對毀約負有主要責任,因此英
只有完全放棄它對現金賠償的權利要求,才能問心無愧地提出修正和約的要求,才能恢複由于毀約而損害的聲譽。
賠償問題這樣澄清之後,就有可能在更爲寬松、成功希望更大的情況下,提出另外兩個財政方面的建議;當然,這兩個建議的實現必須依靠美慷慨大方的援助。
第一個是各協約之間(也就是各協約
政府之間)由于這次戰爭而造成的債務應當全部取消。這一建議在某些地區已經實行。我認爲,它對世界未來的繁榮是至關重要的。對于英
和美
這兩個主要的強大
家來說,采取這一建議將是一項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舉措。這筆債務,以貨幣計量時,大致如下表所列(數字單位是百萬英鎊):
借出者
借入者
……《預言與勸說》第三篇 關于歐洲複興方面的建議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四篇 輿論的轉變”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