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曆史都是由人撰修的。開始時往往只是一個大概的敘述,且由參與提出某種觀點的人所寫成。這種敘述繼而被其他人重複與擴大,終于變成一種標准的形式,爲後來者所接受。邊際效用思想史的曆程正是如此。
讓我們從考察邊際效用史最終采取的標准形式開始。通常的邊際效用史的開頭總是說,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在1870年代初同時而又各自獨立地發現了邊際效用。人們評論道:在相距甚遠的倫敦、維也納和洛桑幾乎同時出現這種邊際效用理論是令人驚異的,因而必定有當時的若幹條件促成了這一發展。標准的曆史著作通常還包含這樣的評論:邊際效用學派的出現標志著現代經濟學的開端,因爲它把經濟學家們的注意力從成本(或更偏重于勞動成本)轉向邊際效用以說明價值,並且,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從自然轉向人。它還是“主觀的”或“心理的”經濟學的開端。邊際效用學派興起的標准說法引述若幹其他著作家(他們是這場革命的先驅者),最後順理成章地敘說步先驅者後塵的這些人的著作。
邊際效用學派史的這種說法已爲所有著作家所接受,它無疑准確地反映了這個領域在1871年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先驅者是很多的(他們總是有的);革命發生了(如果我們不堅持這樣理解革命的定義,即不考慮此革命進程實際上在20年間,直到它的一位英雄去世之前尚未被發現的話);其他經濟學家追隨著這些首領們(當然不會長期不變)。不過,只要對這些相同的資料在選擇和側重點上加以適當改變,便可得出一系列實際上同樣准確但又完全不同的說法。
考察一下邊際效用發現史的幾種不同的寫法是有趣的,也許還是有益的。一種說法強調同時和獨立發現邊際效用,但不是由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在1870年代,而是由杜皮特、戈森和詹甯斯在1850年代中期。這就把經濟學現代時期的開端從1871年推前到1854年。剛提到的這幾位著作家在1854年沒有發表他們關于這個問題的最初文章或著作,但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也都不是在1871年發表他們的有關論著。衆所周知但通常忽略的是,作爲邊際效用史的正式說法,“三位一”首次公布他們發現的日期是:1862年(傑文斯);1871年(門格爾);1873年(瓦爾拉斯)。這些日期並不顯得比另一個“三位一
”發現的日期更“同時”:杜皮特(1844年),戈森(1854年),詹甯斯(1855年)。誰也不否認後來的一組(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的解釋和理解要高于先前的一組(杜皮特、戈森和詹甯斯)。但是,同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相比,威斯蒂德、維
和帕累托對邊際效用有更好地理解和更透徹和更周詳地說明。當然,對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的稱贊來得比杜皮特、戈森和詹甯斯的要早一些,但並不像人們有時想象的那麼早。一般來說,同1870年代的著作家倚重于前人相比,威斯蒂德、維
和帕累托更倚重于1870年代初期著作家,盡管我們一定記得,傑文斯曾向詹甯斯致謝,瓦爾拉斯也曾征引過杜皮特。無論誰對1870年代的各位著作家說了些什麼,以支持他的觀點,即認爲這些人代表著邊際效用論的奠基者,他都會對1850年代著作家的思想感到驚奇。這不是硬要把邊際效用學派的開端放到19世紀中葉。正式的說法把開端之時放到20年後;這種說法是站得住腳的;它無疑應延緩20年。
如果1854年不宜代替1871年作爲邊際效用史的起點的話,1890年也許可以這樣做。強調這個日期的著作可以這樣說:1890年前後,奧地利、英、美
和瑞士的經濟學家們開始在經濟分析中廣泛應用邊際效用,這種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在世界經濟學中一直延續至今。這種應用集中在下面這些人有影響的著作中:奧地利的維
和龐巴維克,以及瑞士的帕累托。持此看法的人可能繼續說,一代人以前,傑文斯、門格爾和瓦爾拉斯的著述已經預兆了90年代的著作家的著作。但是,這三人的著作-持上述觀點的人會指出-在80年代末之前一直未受重視,湮沒無聞,對邊際效用論在倫敦、劍橋、維也納、洛桑以及美
的活躍沒有做什麼工作。他們還會列出一張長長的名單,把先驅者溯至杜皮特、詹甯斯、戈森以及前面這兩人對傑文斯和瓦爾拉斯的影響。當然,1855年以前,甚至遠在經濟思想萌發之時,先驅者的先驅者已在不同程度和範圍內提出過類似的思想。
還有一種說法不強調某個特定時間(1854,1871或1891年)作爲邊際效用論史的開端。這種說法可能否認任何單獨一年同該曆史的關聯,而可能會側重于這樣的假設,即論效用的文章在各個時期都有,它們在經濟文獻中的比重的變動,比人們想象的要小。或者,持此看法的人會說,如果這種比重增加了,那麼它也是一代一代逐漸增加的,而不會突然猛增並值得引起人們的注意。
某人可能撰寫一部完全矯揉造作但又是正確的並能博得一些人滿意的曆史,他會指出,從1834年開始,幾乎每10年在邊際效用史上就會發生一個事件,因而這些年份即可作爲一些路標:1834年,勞埃德;1844年,杜皮特;1854年,戈森;1862年,傑文斯;1874年,瓦爾拉斯;1884年,維;(1894年和1904年是未出英雄的時期,該時期的主要事件是邊際效用學說被同行們所吸收);1914年,斯魯茨基;1924年,弗裏奇;1934年,蘭格;1944年,紐曼和摩根斯特。這種周期
無非表明邊際分析已經曆了一個很長時期,此外,顯然什麼也沒有說明。
如前所述,現今正式的說法無疑具有同以上提到的各種說法同樣多的好,如果不更多的話。這種說法認爲邊際效用學派始于1871年前後,並引導讀者回溯到先驅者和追溯到後繼者。也許正因如此,這種正式說法才沒有受到其他說法的挑戰而繼續屹立在這塊陣地上。
關于邊際效用學派的這種正式說法,對我們來說是簡單、確實和幾乎顯而易見的,但對1870年之後的那一代人來說卻不是這樣。當時沒有人認識到在經濟學中發生了一場革命(在後來的思想史家所描述的意義上)。1880年代中期以前也沒有人對這個革命的各種事件提出一種正式的說法。等到經濟思想史家普遍接受這種正式說法時,又一個20年過去了。邊際效用學派的曆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26章 經濟思想史著作對邊際效用學派興起的描述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