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夏,傑文斯再次注意到經濟學,特別是資本問題。1861年春,他編製了《統計圖表集》,試圖對理解“商業風”有所幫助。但是,從這時到1862年6月獲得碩士學位爲止,他主要是專心致力于讀學位。1862年9月,即傑文斯向他的兄弟透露了他的效用觀點之後兩年多,他又轉向了理論經濟學。這時他向劍橋的不列顛科學促進協會提交了兩篇論文。他沒有
自宣讀,可能是因爲他還不習慣在公衆面前講話。他在效用問題上的第一篇論文是“一般數理經濟學簡論”,傑文斯在寫給其兄弟的信中談到這篇短文時說:“雖然我知道這篇短文的價值,可以同其他將在這裏發表的所有論文加到一起的價值相提並論,我還是不敢妄想它將怎樣被接受:是全文宣讀呢,還是被當作十足的謬論……我的確非常想知道我的理論對我的朋友和外界會發生什麼影響,就像一名炮手觀察炮彈和子彈的發射是否會達到預期效果一樣。”
結果並不如願。秘書告訴傑文斯說,他已看過傑文斯的兩篇論文,只有第二篇得到應允可以宣讀,這篇論文題爲“商業周期波動之研究”。這無異于向傑文斯潑了一盆冷。1862年底他在一封信中說,在剛結束的一年中,“我的經濟理論提交給了研究協會,卻未引起任何人的興趣和信心。我已看出我的努力所能獲得的成果總要比我想象的低,這一年的經曆打掉了我的許多銳氣。”
我們只能推測這次劍橋會議的參加者。間或參加的人員大概有:埃德溫·查德威克,他是f組的主席,也許是邊沁的最熱心的門徒;亨利·杜甯·馬克利昂,他是f組的一位秘書,他要自閱讀論文;埃蒙德·麥克勞利,他也是一位秘書,他閱讀了傑文斯的論文;亨利·福塞特;w.t.松吞;赫爾曼·墨裏維爾;大衛·查德威克。以上各位都提交了論文。我們還可以指出當時滯留劍橋的三位作者,他們可能想聽傑文斯宣讀論文但未能如願。其中一位是馬歇爾,他1862年在劍橋已開始了第二年的學習。另一位是威廉·休厄爾,他是劍橋的一位居民,不列顛協會副主席,按理說他應爲傑文斯把數學應用于經濟學的論文所吸引,因爲他自己幾年前就寫過類似主題的東西。第三位是弗列明·詹金,八年後鼓勵傑文斯撰寫其主要著作的就是此人。他參加了協會的會議,但把時間花在其他小組的活動上了。
還有一個情況似應提及。在可以聽到、也應作此安排、但幾乎可以肯定沒有聽到傑文斯介紹邊際效用論文的這些人中,我們發現,馬歇爾-他的朋友們後來鼓勵他要求作爲邊際效用理論的獨立發現者;休厄爾-他是把數學和經濟學結合起來的第一個英人;至于詹金,他後來在解釋經濟問題時用過幾何方法。這使傑文斯大爲吃驚,從而促使他趕快發表他的《理論》以保持領先!
次年,劍橋會議文件彙編首次將傑文斯的論述邊際效用的論文付印,標題是“政治經濟學一般數學理論簡報”,只有一小頁,14個段落。傑文斯在這一小塊空間列出了他的系的全部要點。他簡明扼要地提出了他的論證,沒有任何數學概念和幾何圖形。他在第1段倡導把經濟學的基本問題歸結爲嚴密的數學形式。第2-7段開始提出痛苦和快樂是行爲的動力,不過也應承認其他的動機;最後提出了邊際效用遞減的觀點。第8段把痛苦與快樂聯系起來。第9段反駁勞動價值論。第10段是中心,說明市場上持有兩種商品的兩方交換均衡的條件。接著的一段是把兩人兩種商品擴展到數人數種商品。很少有人了解傑文斯在研究經濟理論之初就已經堅決主張現今經濟學家所謂的“一般均衡”了。第12段把生産和交換聯系起來。第13、14段研究資本和利息,最後表示對上述理論將予以詳細論述。
三年後,傑文斯在《倫敦統計協會雜志》上發表了長篇論文,題爲“政治經濟學一般數學理論簡論”。這期雜志分送給了該協會的四五百名成員,其中大多數人看來都欣賞到了對邊際效用的這篇專門論證。《簡論》比先前的《簡報》的篇幅大三倍多。
《簡論》開頭7段與《簡報》大相同。雖然他說:“(對經濟學的)數量法則的明白理解,因爲忽視這種有力的表現方法(該方法在其他大多數科學卻得到了如此成功地應用)而受到妨礙”,但他自己除了最簡單的數學觀念之外,並沒有用數學方法。他新加了一段談及“我們總是把感情看作能夠增減的……”方法,以及如何“估量在選擇和志願行爲中表現出來的感情比較量”。他還詳述了快樂的強度和持久
的觀點。最後他討論了效用的預期。他指出:“預期的影響不過在于使理論的其他部分複雜化,而不會改變它。”他還強調說:“我們必須仔細地區分現在效用即現在的用途和估計的將來的效用……”,這一句是《簡報》中沒有的。
在論及邊際效用遞減的部分,傑文斯作了重要更動。在1866年付印前他可能改寫了這個部分。因爲他采用了不同的術語來表達他的思想,特別在表述邊際效用觀點時是這樣。他1860年寫給兄弟的信中第一次談及這一思想時,他說的是“所使用的最後部分所獲得的效用或利益”程度;當他說“效用比例”時指的可能也是同樣的意思。在1863年的《簡報》中,傑文斯一開頭就談到“最後增量的效用比例”並說要稱之爲“最後效用程度”。在這裏他首次使用了與效用相關的“最後的”這個詞。在1866年的論文中傑文斯首次談到“一物最後供應的效用”,並說“我們必須追溯至無限小量;我們所謂‘效用系數’是指物品的最後增量或無限小供應量與其所引起的快樂增量之間的比例,這兩個增量當然是以其適當單位估算的。”“效用系數”是一個新概念,早先的論文中沒有出現過。“最後效用比例”在同一論文中稍後又出現過,但沒有下定義。傑文斯可能把第一個“最後比例”變成了“系數”,但沒有變更第二個。《簡論》還有幾
若幹側重點和不多幾
新增的內容。傑文斯強調了效用遞減法則的意義,這在早先的論文中是沒有的,他稱該法則是“全部理論中最重要的法則”。他把不可分割的物品這一情況包括在內,而過去他只涉及到完全可分割的物品。他評論了他的方程式
系在不可分割物品的場合失效的經濟意義。他還加了一段,指出人們將發現不了他的模式所要求的條件,因爲這些條件“在理論上是完全複雜的”,在現實世界我們將不得不滿足于“近似的和經驗的法則”。他通過更詳細地論述交換所帶來的效用的增加來說明效用的……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2章 傑文斯關于效用的最初著述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