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4章 瓦爾拉斯受惠其父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4章 瓦爾拉斯受惠其父

經濟類作品

  

  裏昂·瓦爾拉斯承認,他的效用和價值概念主要是從父qin那裏來的。他說:“我已故父qin和導師的理論指出,稀少xing是交換價值的源泉。”

  裏昂的父qin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據醫生說是死于悲痛。這位父qin也許把使他不幸的某些xing情傳給了兒子,因爲裏昂·瓦爾拉斯的xing情也有不少令人不滿之chu,就其範圍和特點而言,同其父很類似。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在“普通高等學校”時與a.a.古爾諾同班,但他不像古爾諾,沒有受過數學訓練,因爲他接著學的是哲學和人文科學。他1882年離開普通高等學校後,一生從事于學校教育,或作較低的第二級學校的教師或行政負責人,或作學校總監。

  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對他自己的工作十分不滿。他因同上司不斷發生摩擦而相繼改換工作地點,從一地轉到另一地:瓦朗斯,聖艾蒂安,埃夫勤,裏爾,卡昂,杜埃,最後是波城。他感到不滿也許是因爲從未獲得學位,而這是教授經濟學所必需的。當時的法guo只有法蘭西學院和公立guo民工藝學校設有經濟學講席。當擁有這兩個講席的薩伊于1832年去世時,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曾自薦爲候選人,但一個也未得到。阿道夫·布朗基成了公立工藝學校的教授,p.l.e.羅西則到了法蘭西學院。這位父qin和他的兒子一樣沒有在法guo爲展露經濟學才華找到用場。父子倆代表非流行觀點。他們造詣高深,但法guo卻不爲他們提供用武之地。至于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應得的經濟學家頭銜,在他本人看來要歸功于他在學院外的活動,歸功于他個人的研究,歸功于他的寫作、對公衆的演說以及對兒子的影響。

  

  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對經濟學的強烈興趣和誘惑力早已有之,而且持久不衰。據他自己說,對“財産”概念的興趣最早促使他考察經濟學,希望經濟學家能比法學家對此問題作出更好的解釋。由于對現有的說法感到不滿,他便開始自己研究“財産”,並帶著繼續研究法律的想法回到巴黎。由于發現不能從經濟學家那裏得到比法學家更多的幫助,他便在1820年代(大約1826年前後)開始提出自己的經濟學觀點。他研究的重點是價值論。可是在他把自己的思想整理成書後,卻因自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作者而難以找到出版者,他先在期刊上發表了部分手稿;後來得到必要幫助而出了書,書名是《財富的本質和價值的起源》;除了價值問題外,該書幾乎沒有其他內容,它也許是價值問題上問世的第一部大作。

  在價值源泉問題上,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對英guo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不滿意,對薩伊等人的效用價值論也不太滿意。他明確地試圖拒絕把效用和勞動作爲價值源泉。同傑文斯、門格爾和自己的兒子一樣,奧古斯特·瓦爾拉斯發現流行的理論有瑕疵,並想以新理論加以糾正。從實證的角度來說,他把物品價值源泉追溯到一種他稱爲稀少xing的現象。他後來多次論及這一觀點,發表了三篇有關論文;他沿著同一路線寫了另一本書《社會財富理論與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概要);他還在埃夫勒、巴黎和波城等地講授經濟學,內容無疑是價值問題。

  

  衆所周知,裏昂·瓦爾拉斯從他父qin那裏接過“稀少xing”一同,並在邊際效用的意義上使用它。不過,同樣明顯的是,父qin並不抱有兒子那樣的解釋。他授課中提出的若幹論證似乎會使他得出邊際效用觀念,但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例如,在討論自由物品(空氣和陽光)時,他寫道:“一立方米空氣的價格是多少……我用一束陽光將換回什麼?”他在此直接考察了一立方米空氣和一束陽光。爲什麼他沒有在此刻發現邊際效用思想呢?他已用考察一立方米空氣代替考察空氣總量,用一束陽光代替所有的陽光。他一定認識到,價值的關鍵在于忽略全ti而專注于局部,他離邊際效用價值論看來已近在咫尺。他只需說其余的每一立方米空氣沒有價值,因爲它們不提供效用,而先前的那一立方米則提供效用。對陽光亦是如此。但他沒有這樣說,反而得出了這樣一種真確然而無效的結論:因爲上帝爲我們提供了我們能夠利用的一切,所以誰也不必再去購買。衆多的前人一直未解決的問題,他也沒有解決。

  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分析的目的和特點的差別,使他輕易地避開了邊際效用學派後來的結論,這些結論在今天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基本上只探究價值的原因。他所希望的多半是發現一種標准,用以決定某種物品是否構成一guo財富的一部分。請注意他的第一本書的書名:《財富的本質和價值的起源》,他的最後一本書的書名:《社會財富的理論》。他對價格(作爲一種分配方案)是沒有興趣的。邊際效用學派的先驅者們有一個優點,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試圖尋找一種原理,使經濟資源與不同物品的生産成比例,然後在各種消費者中間分配這些物品。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只需知道一種原理,使他能以選擇包括在他的財産定義中的物品。對這個有限目的來說,稀少xing足矣;他也不需要再去精雕細刻邊際效用這樣的概念。

  其次,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沒有得出邊際效用思想是由于他根本沒有考察一個人消費某一商品不同數量的問題。在他的分析中,某個消費者所消費的是不同的物品,這些不同物品會給他不同shui平的滿足,但他並不改變對某一特定物品的消費量。簡言之,在奧古斯特·瓦爾拉斯的分析中,某一特定物品對某人具有一種效用強度。效用在數量上的變動只表現在它的增加上;對瓦爾拉斯來說,這意味著享受該物品的人數增加了。很顯然,在奧古斯特·瓦爾拉斯的整個分析中,消費者只有要麼消費要麼不消費的選擇,決無對一物品消費或多或少的機會。例如,瓦爾拉斯指出,有許多物品對某些特定的消費者來說就是不需要的。健康者不需要葯品。需要槍者只有戰士和獵人。剃須刀對婦女無用,男人也無需手镯和耳環。瓦爾拉斯根本沒有想到葯品、槍、剃須刀或手镯的邊際效用遞減的問題,多半是因爲,他所想的是每人所利用的量是固定的和需要的,即一劑葯,一支槍,一把刀或一副手镯。

  在奧古斯特·瓦爾拉斯的著作中,某物品的稀少xing,是指可得到的該物品量,與預期消費者人數之比例(其中每人使用一單位物品)。稀少xing,作爲一個數字,表示該物品所能滿足其需求的人口的分數,並不表示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邊際效用”。瓦爾拉斯是這樣爲“稀少xing”下定義的:“什麼決定稀少xing和由此導致的價值呢?首先是有限的物品的數目或數量,其次是需要這些物品的人數,即要求享用這些物品的需求總數。稀少xing不過是這兩個數量之比。”他有一chu接近于邊際效用的實質了,即當他把稀少xing同速度聯系起來時。但是,他沒有想到提出在某一點上的速度這一問題,他所想的是對全程而言的平均速度。同樣,他所說的稀少xing也是指每單位物品的平均消費指數。

  

  雖然奧古斯特·瓦爾拉斯沒有提出後來在經濟學中如此出名的邊際效用概念,但他給他的兒子留下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學觀點;他的兒子認真地看待這些觀點,因而有助于使這位兒子轉向邊際效用分析。我們已指出,奧古斯特·瓦爾拉斯向兒子傳授了一種激進的經濟學觀點,認爲效用價值論和勞動價值論都沒有使研究達于完成,因而應有一種新理論取而代之;他稱這種新理論是稀少xing。父qin還贊成將數學應用于經濟學,即使他未能將他的觀點付諸實踐,但他這方面的觀點同認爲勞動論或效用論不足以解釋價值現象的觀點同樣激進,甚至于更激進。裏昂·瓦爾拉斯采納了其父建議的這一理論的新名稱,但幸運地改變了運用這一名稱的理論。他還采納了關于數學和經濟學之間關系的觀點,這也是他父qin提出來的,但與其父不同,他將這一觀點付諸實踐了。

……

《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4章 瓦爾拉斯受惠其父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5章 瓦爾拉斯(1858-1873年)”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邊際效用學派的興起》第5章 瓦爾拉斯(1858-18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