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會發展到商品流通的時期,爲了促進商品的推廣流通,一門宣傳和推廣商品的學問興起,它就是廣告學。
廣告的産生和發展,已有悠久的曆史。它是階級社會裏産業分工的必然産物,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生産達到一定平之後,人們從事商品買賣和物質交換的輔助手段。因此,可以這麼說,廣告伴隨著商品的出現而出現,並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無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還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廣告都有存在的必然
,占有其應得的位置,並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刺激促進作用。僅就這一點而言,廣告作爲一種手段,並沒有階級或社會製度的區別,只是在具
運用時,才帶有階級或社會
質的
彩。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廣告將受到人們高度的重視。廣告必將對促進商品經濟發展、方便人們的生活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廣告的定義
所謂廣告,從漢語的字面意義理解,就是“廣而告之”,即向公衆通知某一件事,或勸告大衆遵守某一規定。但這並不是廣告的定義,而是對廣告的一種廣義的解釋,說明廣告是向大衆傳播信息的一種手段。從狹義解釋,廣告則是一種付費用的宣傳。
廣告一詞,據考證是一外來語。它首先源于拉丁文ada verture,其意思是吸引人注意。中古英語時代(約公元1300—1475年),演變爲advertise,其含義衍化爲“使某人注意到某件事”,或“通知別人某件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直到17世紀末,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活動。這時,廣告一詞便廣泛地流行並被使用。此時的“廣告”,已不單指一則廣告,而指一系列的廣告活動。靜止的物的概念的名詞advera tise,被賦于現代意義,轉化成爲“advertising”。廣告的定義甚多:
我1980年出版的《辭海》給廣告下的定義是:“向公衆介紹商品,報導服務內容和文藝節目等的一種宣傳方式,一般通過報刊、電臺、電視臺、招貼、電影、幻燈、櫥窗布置、商品陳列的形式來進行。”
中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廣告的解釋是:“廣告是傳播信息的一種方式,其目的在于推銷商品、勞務,影響輿論,博得政治支持,推進一種事業或引起刊登廣告者所希望的其他反應。廣告信息通過各種宣傳工具,其中包括報紙、雜志、電視、無線電廣播、張貼廣告及直接郵送等,傳遞給它所想要吸引的觀衆或聽衆。廣告不同于其他傳遞信息形式,它必須由登廣告者付給傳播信息的媒介以一定的報酬。”
美小百科全書的解釋是:“廣告是一種銷售形式,它推動人們去購買商品、勞務或接受某種觀點。廣告這個詞來源于法語,意思是通知或報告。登廣告者爲廣告出錢是爲了告訴人們有關某種産品、某項服務或某個計劃的好
。”美
人格林沃爾德在1973年出版的《現代經濟詞典》一書中,對廣告一詞作了如下解釋:“廣告是爲了達到增加銷售額這一最終目的而向私人消費者、廠商或政府提供有關特定商品、勞務或機會等消息的一種方法。它傳播關于商品和勞務的消息,向人們說明它們是些什麼東西,有何用途,在何
購買以及價格多少等細節。”
廣告的廣義定義,有各種說法。例如,美《廣告時代周刊》在1932年曾經征求廣告定義,最後確定爲:“個人、商品、勞務、運動以印刷、書寫、口述或圖畫爲表現方法,由廣告者出費用作公開宣傳,以促成銷售、使用、投票或贊成爲目的。”
美廣告主協會對廣告下的定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衆傳播,其最終目的爲傳遞情報,變化人們對廣告商品之態度,誘發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
還有下述提法,廣告是:“被法律許可的個人或組織,以償款的、非個人接觸的形式介紹物品、事件和人物,借此影響公衆意見、發展具的事業。”
“凡是以說服的方式(不論是口頭方式或文字圖畫方式),有助于商品和勞務的公開銷售,都可以稱爲廣告。”
“廣告是有計劃地通過各種媒介紹商品和勞務,借以指導消費,擴大流通,促進生産,活躍經濟,建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手段。”
“廣告能直接發生銷售的效果,確立商品和製造者的聲譽,並能擴展市場,排除障礙。”
“廣告是廣告主有計劃地通過媒介傳遞商品或勞務的信息,以促進銷售的大衆傳播手段。”
“廣告是一種說服的武器。”
“廣告是一種傳播信息的說服藝術。”
筆者則贊同此種解釋:“廣告是有計劃地通過媒向所選定的消費對象宣傳有關商品或勞務的優點和特
,喚起消費者注意,說服消費者購買使用的宣傳方式”。此種解釋可使初學者注意到廣告的幾個關鍵問題:
(1)如何了解商品或勞務的優點、特。(廣告內容)
(2)如何選定消費對象。(廣告對象)
(3)如何向選定的消費者廣而告之。(廣告手段)
(4)如何喚起消費者注意。(廣告技巧)
(5)如何說服消費者購買使用。(廣告目的)
廣告工作者對這五個問題了解後,會有助于設計製作和刊播出有效的廣告。
廣告的定義,至今尚無統一的解釋,初學者不必急于對此求得確切答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傳播信息手段的多樣化,廣告的定義,其內涵與外延也將不斷變化。
廣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其定義的特範圍也是不一樣的。
廣義廣告的主要特點是,廣告的內容和對象都比較廣泛,包括營利廣告和非營利
廣告。經濟廣告是爲了推銷商品和勞務,獲取利益,屬盈利
廣告;非經濟廣告則是爲了達到某種宣傳目的,屬非盈利
廣告。非盈利
廣告的例子很多,如西方
家的競選廣告,屬政治宣傳廣告,中央電視臺的“廣而告之”節目屬于道德教育廣告,而我
古代設置烽火臺,當
家受到外來入侵時,在烽火臺上燃起狼煙,以召喚各方諸侯前來支援,屬于軍事廣告。
狹義廣告是指盈利廣告,或稱經濟廣告或商業廣告,如報刊、電臺和電視臺的廣告節目,以及招貼、幻燈、櫥窗布置和商品陳列等。狹義廣告的定義爲:“廣告是廣告主以付費的方式,通過公共媒介對其商品或勞務進行宣傳,借以向消費者有計劃地傳遞信息,影響人們對所廣告的商品或勞務的態度,進而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的活動。”這樣的盈利
廣告的定義,說明……
廣告學第1章 廣告概說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