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有兩個非常不同的意思。在一般的論述中,競爭的意思是個人之間的爭勝;在其中,人人設法勝過他的已知對手。在經濟事務中,競爭幾乎意味著相反的事物。在競爭市場上,沒有個人的爭勝。沒有個人的討價還價。在自由市場內,種植小麥的農民並不覺得自己在和事實上爲自己的競爭者的鄰居進行個人競爭或受到他的威脅。競爭市場的本質是它的非個人的特征。沒有一個參與者能決定其他參與者將會有獲得物品或工作的條件。所有人都把價格高作爲市場決定的事實,而對于價格,每個人只能具有微不足道的影響,雖然所有參與者在一起決定由他們各自的行動的共同影響而決定的價格。
當一個特殊的個人或企業對一個特殊的物品或勞務具有足夠的控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來決定其他個人獲得物品或勞務的條件時,壟斷就存在。在某些方面,壟斷比較接近于一般的競爭概念,因爲它的確涉及個人的爭勝。
對于自由社會,壟斷引起兩類問題。第一,通過減少個人的可供選擇的辦法,壟斷的存在意味著對自願的交換進行限製。第二,壟斷的存在引起逐漸被稱爲壟斷者的“社會責任”的問題。競爭市場的參與者沒有多少力量來改變交換條件;作爲一個單獨存在的實,競爭者是難于辨認的。因此,除了所有公民都必須遵守的本地的法律和根據他的觀點而生活以外,很難說他具有任何“社會責任”。壟斷者是可以辨認的並且具有權力。我們不難爭辯:壟斷者應該使用他的權力,不僅僅助長他自己的利益,而且要促進社會上可取的目標。然而,廣泛地使用這種說法會毀滅一個自由社會。
當然,競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象歐幾裏得幾何中的線或點那樣。沒有人看到過歐幾裏得的線——它的寬度和厚度均爲零——然而,我們大家認爲把許多歐幾裏得的容量——例如勘測者的繩索——看作爲歐幾裏得的線是有用的。同樣的,不存在象“純粹”競爭這樣的東西。不管他的影響如何地微小,每個生産者都對他生産的物品價格具有一些影響。在理解和在政策上的重要問題是,這個影響是否很重要或是否能被忽視,正如勘測者能忽視被他稱爲“線”的這個東西的厚度一樣。回答當然必須取決于具的情況。但是,當我研究了美
的經濟活動以後,我逐漸感到:應該把經濟製度看作爲競爭
情況下的問題和企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範圍。
壟斷引起的問題是技術的並且涉及到我在其中沒有特殊研究的領域。由于這個原因,本章局限于對某些一般
的問題作出相當概略的論述:壟斷的範圍、壟斷的來源、政府應采取的政策以及企業和勞工的社會責任。
壟斷的範圍
有三個重要的壟斷問題的領域需要分別加以考慮:企業壟斷、勞工壟斷和政府所造成的壟斷。
1.企業壟斷。關于企業壟斷,從整個經濟觀點來看最重要的事實是它的相對的不重要.在美
,大約有四百萬個單獨經營的企業。每年成立的新企業大約爲四十萬個。每年關閉的企業的數目大約稍小一些。自我雇用的人接近于占勞動人口的五分之一。在人們所能想到的幾乎任何企業中,巨人和侏儒並肩而存。
除了這些一般印象外,很難提出令人滿意的客觀的方法來衡量壟斷和競爭的範圍。主要的原因巳經在上面提到:這些在經濟理論上使用的概念是理想的事物,其目的在于分析特殊的問題,而不是描述目前的情況。由于這個原因,對一個具的企業或行業能否被看作爲是壟斷的或競爭的並沒有明確的決定辦法。由于很難對這些名詞的意義作出解釋,這一事實已經導致了大量的誤解。同一個詞可用來指不同的東西,取決于判斷競爭狀態的經驗背景。最顯著的例子也許是美
學者稱之爲壟斷的範疇。同一範疇會被歐洲人看作爲很有競爭
的概念。結果,歐洲人按照競爭和壟斷在歐洲的意義來解釋和討論美
的文獻,從而,趨于相信美
的壟斷程度比事實上存在的大得多。
大量的,尤其是g.沃倫·納特和喬治·j.施蒂格勒的研究成果試圖把企業分類成爲壟斷的、有效競爭的和政府經營或監督的,並且找出這些範疇裏的企業在不同時間中的變化。他們作出結論:在1939年,整個經濟的大約四分之一可以被當作爲政府經營或監督的。在剩余的四分之三中,至多四分之一或許少到15%能被當作爲壟斷的,而至少四分之三或許多至85%能被當作爲競爭的。政府經營或監督的部分當然在過去半個世紀左右大爲增長。另一方面,在私有部門內,看來不存在任何壟斷範圍增加的趨勢,而它很可能還有所減少。
我懷疑,存在著廣泛的印象認爲壟斷不但比這些估計數字所表明要遠爲重要,而且還隨著時間的進展而持續增大。造成這個錯誤印象的原因之一是把絕對的大小和相對的大小混淆起來。隨著整個經濟的增長,企業的絕對大小變爲更大。這就被認爲是指它們占有市場的較大部分,而事實上市場可能比企業增長得甚至于更快。第二個原因是壟斷更具有新聞價值,從而使得人們對它比對競爭更加注意。假使請一般人列出美主要行業的名單,那末,幾乎所有人會在該名單中寫進汽車生産,而很少人會寫進批發生意。然而,批發生意卻比汽車生産重要兩倍。批發生意具有高度的競爭
,因而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很少人能舉出在批發生意中的主要企業的名稱,盡管其中有幾個在絕對規模上是很大的。雖然在某些方面具有高度競爭
,然而,從事汽車生産的廠商的數目卻遠爲較少,從而肯定比較接近于壟斷。每個人能說出生産汽車的主要公司的名稱。引用另外一個顯著的例子:家庭服務業比電報和電話業更爲重要得多。第三個原因是過分強調在大與小對立中的大的重要
的一般偏見和趨向。關于這一偏見和趨向前面一點僅是一個特殊的表現。最後,我們社會的主要特征被認爲是它在工業上的特征,這導致對經濟中的製造部門的過分強調,而這一部門僅占有大約四分之一的産量或就業量。同時,壟斷在製造業中比在經濟的其他部門中更爲流行得多。
由于許多同樣的原因,伴隨著對壟斷重要的過分估價而來的是對那些在壟斷與競爭之間更加偏于促進壟斷的技術變化重要
的過分估價。例如,非常強調大規模生産的擴展。運輸業和電訊業的發展卻得到了很少的注意;而通過減少地區市場的重要
和通過擴大競爭的範圍,這兩個行業可以促進競爭。汽車業的不斷增長的集中程度爲衆所知,而能減少對大鐵路公司依賴的卡車運輸業的增長卻無人注意。對鋼鐵行業的集中程度的減退也是如此。……
資本主義與自由第8章 壟斷以及企業和勞工的社會責任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