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上一小節]個看作爲目前存在的事實,或在借款數量的變動或利息率升高具有相當大幅度的情況下存在的事實,或在過去除了比較特殊的情況下已經存在過的事實。然而,很多經濟學者,更不必說非經濟學者,不管他是否把自己看作爲凱恩斯主義者,都把下面的說法當作爲正確的東西接受下來,即:相對于賦稅收入的政府開支的增加,即使其資金來自借貸,也必然具有擴展經濟活動的質,盡管我們已經看到,這種說法以上述兩種極端情況中的一個爲前提。
假使上述假設條件沒有一個能夠成立,政府開支的增加將爲私人開支的下降所抵消,因爲,借款給政府的人或本來想要借款的人的支出要下降。多大的開支增加會被抵消掉呢?這取決于貨幣持有者。嚴格的貨幣數量論所包含的極端情況的假設條件是:人們想持有的貨幣量,平均說來,只是取決于他們的收入,而不取決于他們在債券或類似的有價證券上能獲得的利息率。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貨幣總量在事前和事後均是一樣,爲了使人們正好滿足于持有不變的貨幣總量,整個貨幣收入也必須相同。這意味著利息率不得不上升到足夠的程度,以使減少私人開支數量,使減少的數量正好等于政府開支的增加。在這種極端情況下,政府開支是擴展的說法是毫無意義的。甚至貨幣收入也沒有上升,更不用說真正的收入了。發生的全部事實是:政府開支上升,而私人開支下降。
我提醒讀者,這是一個高度簡單化的分析。一個全面的分析需要一本篇幅很長的教科書。但是,即使這樣簡單的分析也足以證明300美元和0之間的任何數值的收入的增加都是可能的後果。消費者越是堅持在一定的收入中花費掉一定的數量,投資者越是不管成本大小而堅持購買一定量的資本品,則結果越是接近于收入增加300美元的凱恩斯主義的極端。另一方面,貨幣持有者越是在他們持有的現款和收入之間堅持一定的比例,則結果越是接近于收入的變動爲0的嚴格的貨幣數量論的極端。公衆究竟堅持哪一個方面是一個根據事實來判斷的現實問題,而不是單單由理論來決定的東西。
在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前,大部分經濟學者無疑地會得出結論,認爲結果會接近于收入的上升爲0,而不是上升爲300美元。自從那時以後,大部分經濟學者無可否認地會得出相反的結論。最近,出現了返回原有觀點的動向。令人惋惜的是:在這些觀點的變動中,沒有一個可以說是以滿意的證明爲基礎的。它們的基礎是根據粗略的經驗而作出的直覺的判斷。
和我的一些學生合作,我曾對美和其他
家做了一些相當廣泛的現實資料的研究,以便取得一些比較令人滿意的證據。結果是驚人的。它們強烈地表明:實際的結果更接近于貨幣數量論的極端,而不是凱恩斯主義的極端。根據這一研究成果而作出的判斷似乎是:所假設的100美元的政府開支的增加平均說來大致會增加100美元的收入,有時少些,有時多些。這意味著:相對于收入的政府開支的增加,在任何有關意義上都不是擴展
的。它可以增加貨幣收入,但是,這一增加均由政府開支所吸收。私人開支則爲不變。由于價格在這一過程中很可能要上升或者比沒有政府開支增加的情況下降低得少一些,結果使實際的私人開支減少。政府開支的下降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當然,這些結論不能被看作爲最後的結論。它們系以我所知道的最廣泛和最全面的證明材料爲基礎,但是,證明材料本身仍然在很多方面需要加以改善。
然而,有一件事情是顯然的,不論如此廣泛地被接受的關幹財政政策影響的觀點是否正確,它們至少和一個內容廣泛的證明材料相抵觸。我還沒有看到任何前後一貫和組織嚴密的能論證它們的正確的證明材料。它們是經濟神話的一部分,而不是經濟分析或數量研究所論證的結論。然而,它們在取得群衆的廣泛支持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政府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幹預經濟生活。
《資本主義與自由》第5章 財政政策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6章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作用”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