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的意志是從木直接說出來的,無論何時它都只是現在村莊的氛圍裏。不能因此而說它沒有明白表露出它的意志;相反,它
表露,只是眼前蒙著一塊布的k不太懂得這種表露罷了。
k剛到村裏的那天晚上就開始了試探城堡意志的曆程。村裏人打電話去城堡詢問關于k是否由城堡派來這件事,回答是不爽快的。城堡先是說沒有這麼件事,把k嚇壞了;接下去又說有這件事,使k燃起了希望,從而進一步地誤認爲自己已被任命爲土地測量員了。後來k又自己自與城堡通電話了。他想得到許可去城堡。他拿起話筒,裏面傳來一大片嗡嗡聲,像是遠方傳來的歌唱;其間又幻化出一個單一的很高的強音,這個強音要鑽入k的
內;這就是城堡的真正回答,但k沒有聽懂,他的大腦在和他的肚皮作對。k雖然沒有領悟,他卻出于本能決不放棄自己的意願;他采取迂回的方式,通過欺騙城堡,使城堡與他接上了頭,于是得到了一個表面看來是明確拒絕的回答。這兩次電話中城堡已經泄露了很多東西。首先它不會承認k的身分,讓k心安理得地當土地測量員;接著它馬上又給予k某種希望,使k感覺到那就和承認了他的身分差不多;最後它又拒絕了k去城堡,但那並不等于不要k爲城堡工作。這些回答與話筒裏的那些神奇的嗡嗡聲是一致的。那永遠不會真正拒絕也不會確證的美妙的音樂,一定是強烈地感染了k,所以k才會靈機一動,馬上想出了騙人的高招,意外地與城堡取得了聯系。也許城堡是對他的這種主動
感到滿意,才派出信使送給他一封信,從而更加強了他與城堡的聯系的吧。這封信的內容當然在本質上與那兩個電話也是一致的,只是從字面上乍一看顯得更明朗,更有希望。k的“誤解”又進一步發展了。
然而k得到這封信之後,又對信中的說法進行了一番仔細的推敲。這封信實際上是含糊不清、自相矛盾的。寫信人似乎將k看作平等的自由人,又似乎將他貶低爲渺小的奴隸,就看k怎麼理解了。關于他的身分,寫信人顯然也不想確定,而是將確定身分的工作推給了k自己。信上透出對k的膽量的欣賞,同時又隱晦地暗示了他將受到的嚴格限製,他必須遵守的義務,而從這義務來看他的地位無比低下。分析了這封信之後,k看到了自己面前的困難,也作出了唯一可能的選擇。作爲外鄉人的k,竟能適應城堡那種含糊不清的表達,而且每次行動都抓住了那種意志的核心,這真是太奇怪了,這種一致是如何達成的呢?既然k對這種陌生的形式不習慣?答案很簡單:k的行動並不是通過大腦的指揮,而是通過本能的沖動來實施的。城堡不斷地給他出難題,使他動不了,可他就是要亂沖亂撞,永不停息;這種本能正好是符合城堡的真正意志的。克拉姆的信可以理解成:你沒有希望,你絕對動不了,但你必須動,否則將爲城堡所摒棄。k是用肚皮來理解克拉姆的信的,肚皮與大腦是兩碼事。k的肚皮裏有什麼?只有一個沖動:要進城堡。
k開始行動,一行動起來就馬上發現,遇到城堡意志的抵製。起先他以爲信使可以帶他去城堡,後來才知道這只不過是他自己給自己設下的騙局,當局根本用不著下達命令就可以扼製他的行動。接下去他又從弗麗達身上看出了更大的希望;他在與她的共同生活中費盡了心機尋找途徑,到頭來_證明還是一場空。城堡的意志既獨斷專行,又給k真正的自由,促使他不斷“上當”。那是一種彌漫開來的氛圍,不論k走到何
,這氛圍總是凶險地說“不”。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早就被這一聲“不”嚇退了,k卻是一個特別的家夥。話說回來,城堡說‘壞’對的態度又是十分暧昧的,那不是普通的“不”,而是在說“不”的同時又反問他:“真的不可能嗎?爲什麼不試一試?除了試一試犯規
還有什麼路可走?”表面的嚴厲後面是骨子裏的縱容。這一聲“不’售不多可以等于“竭盡你的全力去跳吧廠當然一切都是有限度的,城堡那張門是無論如何進不去的。不過現在離那張門還遠得很呢。時間還很充裕,他盡可以從門上的小孔去窺視克拉姆,愛看多久就看多久;他也可以從克拉姆手裏去爭奪弗麗達,以便與他討價還價。只是k在奮鬥中,在取得小小勝利時總忘記那一聲“不”;于是就有人來提醒他,各式各樣的人輪流來向他說出這個“不”,不斷給他那種盲目的慶幸心理以打擊,免得他頭腦發熱,因爲在終極目標所在之
有真正的陷講。城堡將這樣一種可怕的自由給予了k,k將如何來行使這種自由呢?只有傻瓜才會在這種自由裏陶醉呢,工于心計的k看出了危險。一切全沒有章法可循,眼前的情況看不清模不透,到
隱藏著殺機,官方名義上的權力等于零,實際上的權利則是一切。如果k不小心謹慎,瞻前顧後,完全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關于他的這種
境,村長又給以了進一步的證實。
村長通過他的冗長的對官方機關事務的介紹讓k明白了,想證實自己的身分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並不是說k的任命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相反,這件事的牽動大得不得了,差不多人人都要來關心;它受到兩勢力的牽製,關于它的文件一直保留在村長家中。k不甘心,舉出克拉姆的信來作證,說城堡方面早已默認了他的身分。村長向k指出他理解方面的種種矛盾,並告訴他這只是一封私人信件,絲毫無助于證實。村長要k端正態度來理解克拉姆的信,而不是專門從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去理解。最後村長指出他的
境是:可以呆在村裏,愛上哪就上哪,但不能確定身分,所以必須小心謹慎。k頑固不化,堅持自己的初衷,他的橫蠻不化使得村長對他徹底厭倦了(很可能是假裝的)。接下去k就沖破了村長對他的限製,也沖破了老板娘現身說法的阻撓,不顧一切地來到貴賓酒店,決心在那裏等待克拉姆;他要面對面地向克拉姆向個清楚。
他在那大雪鋪地的院子裏等到了什麼呢?焦急、緊張、沮喪、失望,當然還有自由,這就是他等到的。原來這就是他經過奮鬥而獲得的自由,即等的自由,愛等多久就可以等多久,只是面前那張通往城堡的小門刀槍不久。只有等他離開了,克拉姆才會到來,他們的相遇注定是要錯過的。但是k怎能不等呢?他活著的目的實際上不就是等嗎?不斷地改換地點,一次次滿懷希望地等,將一生分成一段一段地來等。此時的k,比牌判》中的鄉下人要幸運多了。這種激動人心、令人眼花鐐亂的等待方式,完全不同于鄉下人那種寂寞、冗長與……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城堡的意志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