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殘雪>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艱難的啓蒙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艱難的啓蒙

殘雪作品

  

法律爲罪行所吸引

  k被捕的那天早上就是他內心自審曆程的開始。這件事在k的生涯中決不是偶然的,法也不是偶然弄錯了懲罰對象;在此之前,一定有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事先也肯定有過某種征兆,只不過發生在黑暗的潛意識的深chu,沒有被k所意識到而已。然而革命終于爆發了,史無前例的自審以這種古怪的形式展開,世界變得陌生,一種新的理念逐步地主宰了他的行爲,迫使他放棄現有的一切,tuo胎換骨。

  k起先一直強調自己是無罪的、清白的,隨著案情的發展,他變得越來越困惑,只是在結局到來時,他才明白了自己的罪行只在于自己要抓住生命(用二十只手抓住世界)。爲明白這一點,他付出的代價也是整個生命。罪是什麼?罪是由于自審才出現的。沒有那天早上開始的自審,k就不可能犯罪。最初的自審是無意識的,雖然周圍的人(理xing)不斷地向他示範,他仍然chu在蒙昧之中。于是他出于要抓住生命的本能盡全力進行反抗,提出種種軟弱無力的證據,如他的社會地位,他在公衆中的好印象之類,想以此來駁斥對他的指控。他不明白,他所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法庭,在這個機構的控製下,自身那些表面的規定就如可以隨時tuo下的yi裳,毫無意義;法是冷酷無情的,決不姑息。k就這樣不由自主地一點一點地放棄象征生命的那些東西(職位、品格之類),一步步走向絕望,走向對一切都無所謂,直至最後全部放棄生命本身。

  人要是自覺地活著,就有不可逾越的罪擋在前面,一旦意識到罪,法的懲罰就降臨了。所以人決不能(不允許)完全自覺地活,也不能提前意識到罪。k的痛苦還不完全在于犯罪,他的痛苦還在于對法的一無所知與恐懼。他要弄清法的真相,他想爲自己的活著找一個站得住的理由,想避免懲罰,他的努力並未收到效果。因爲只有在他進一步犯罪時(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新的犯罪,短短時間裏他罪行累累),法才出現,而且是以意想不到的、令他反感的形式出現,以致他在理智上完全不能接受,錯過了弄清真相的機會。例如與看守、打手。畫家、律師的會面均是如此。這些舉止奇特的人都在對他進行啓蒙,而他,由于已經形成情xing的、由生命滋養著的思維方式的限製,不可能及時的覺醒。

  k一直到最後才弄清自己的罪行,這是不是個例外?他有沒有可能早一點覺醒?假設他當初聽從了律師的勸告,結果會不會要好一些呢?可以預料,如果他聽從了律師的勸告,伏罪伏法,過程一定會拉得很長,並且不會産生這種突發的結局。如果再爲k設身chu地的想一想,這個結果又是必然的了。k的“弱點”只在于他過分看重生活,他下意識地不願早一點覺醒,他順其自然地沈溺于肉慾之中,不放過一切盡情生活的機會(如與畢斯特納小jie、女看護等人的關系),這個“弱點”不斷地加重著他的罪行,也是他對律師和畫家的勸告怒不可遏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一意孤行,不願主動放棄,才導致了災禍的過早降臨。但不論在哪種情況之下,k要徹底意識到自身的罪行都是不可能的;像k這樣熱情蕩漾,見縫cha針地追求肉慾滿足的人,又怎麼能徹底放棄生活的權利呢?就是他的這種xing格才使得法以更可怕、更冷酷、更幹脆的面貌出現的。  

一次拙劣的表演

  在法的面前,人的掙紮總是顯得萬分可笑。k的錯誤在于他用來與法對抗的那些東西是不堪一擊的世俗材料,而法是屬于另一個世界的。作爲上流社會的紳士k,他一心要證實自己的清白,爲達到證實的目的,他決心向畢斯特納小jie表演當時的情景,以使畢相信,逮捕他是多麼地荒謬,多麼地沒有道理。他的表演效果怎麼樣呢?不但沒有使畢小jie信服,反而把自己弄得沒有把握了,這效果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實際上在他表演時,觀衆不止畢小jie一個,我們明明感到還有另外一位觀衆躲在暗chu。而正是這位觀衆使得k隱隱地感到他的存在而變得沒有把握的吧。到了後來,當k的表演突然草率結束時,他還沈溺在兒童式的異想天開裏,又弄巧成拙,對畢小jie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假如他意識得到的話,在那位看不見的觀衆面前,他是何等地拙劣啊,事後他一定會後悔不疊,拼命唾棄自己吧。在表演時,他卻沒有充分意識到,表演後犯起罪來還是顯得很自然似的,對自己的行爲居然感到愉快,大約犯罪是最符合人的天xing的吧。

  k的行爲也與衆不同,非要qin自表演當時的情景來說服畢小jie,就像個不請世事的兒童,以爲所有的人都是可以說服的。畢小jie對他的表演不感興趣,也不想接受他那荒唐的建議;她是高高在上的,對k關心的那些瑣事不屑一顧,在k面前,她擁有精神上的某種優越感。盡管如此,她身上仍然透出那種世俗的誘惑,那鏽感使得k昏了頭,像一頭豬一樣撲進她的懷裏,徹底冒犯了她。

  k的依據到底是什麼呢?也許他認爲,只要如實地再現當時的情景,觀衆就可以看出,像他這樣一位ti面的紳士,在銀行裏高居要職,事業上春風得意,卻在一個早上成了囚犯,是多麼地沒有道理!多麼的像一場可怕的幽默!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幽默和嘲弄不正是反過來針對不自量力的k的嗎?他在竭力反抗的是什麼?紳士、事業、銀行的職位等等,對于那位看不見的觀衆來說到底算什麼,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就連畢小jie不也是似聽非聽的,絲毫不受他的影響嗎?他對于e身表面規定的那種過分的熱情,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也許對他有重大意義的事,只是在法面前完全失去了意義吧。

  問題是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伏罪是違反他的本xing的,放棄迄今爲止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于是在有了這第一次拙劣的表演之後,k後來的生活就成了一系列企圖證實的表演了。表面看似乎是無意識的,從他的行爲裏卻可以ti會到某種頑固的內在的抵抗與堅持,這種東西一直貫徹到最後,才由他自己的口中說了出來。

  k一直有種與畢小jie相反的優越感,並用這種優越感來對抗對他的審判和限製。他的優越感是什麼?不就是他的教養、身分、職位,他要用表演所證實的東西的依據嗎?而教養。身分、職位,不過是個ti生命的形式,這些脆弱的支撐當然不足以與無比強大的法庭抗衡。當k感覺到優越時,是誰在對他進行幽默?  

k爲什麼只能自欺到最後

  k在走向刑場之前與神父的談話等于是對他短短一生的一個總結。在教堂裏,神父告誡k不要再欺騙自己,並說他一直在欺騙自己,然後神父就給k講了那個關于鄉下人的寓言,並與他……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艱難的啓蒙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艱難的啓蒙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