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玉觀音第26節 上一小節]隊長從隨身帶著的皮包裏,取出一個紅市包包,放在上,說:“這個東西先借你用一天。今天是潑
節,我嶽母是傣族人,我請了兩天假回一超大理,是中午的火車。明天早上我叫人來這兒接你們去車站,你把這個還給他就行。”
安心拿起那個紅布包包,打開來看。在沒打開之前她已經知道了那是什麼東西。
那是一把半新不舊的“**式”手槍,安心認出來,就是她原來佩的那支。
安心把槍重新用紅布包好。本來她想說不用的,但怕再傷老潘的一片好心,所以她收下了。正如老潘說的那樣,也許真是因爲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裏住得太久了,現在她對邊境地區這種司空見慣的“鬥爭氣氛”和正常的警惕,已經感到有點滑稽。
她把老潘送到走廊上。這樓上的房子都是後隔的,走廊漫長而曲折,她捐了兩個彎還走了十多米冤枉路才把老活送到樓梯口。她對老潘說:“隊長,我知道,我今天讓你生氣了,我沒能做一個你心目中最優秀的那種人,讓你失望了。我不是有意的,您心裏別恨我。”
老潘站下來,低頭想了一下,擡頭看安心,他的眼角很難得地現出了一絲慈祥的笑意,他說:“你已經很優秀了。你希望過一個正常人的生活,享受一點家庭的幸福,都是對的,別當是壞事,別覺得不好。我說的那個人,那是很個別的例子。只是我一想到他,就覺得很難過。希望你也能理解我,我們這些人的感情就是這樣的。你今天說你也敬佩這樣的人,你也承認他這樣生活很偉大,很崇高,這我就很高興了。真的,你比我那個兒子懂事多了。這種事感動不了我兒子,他聽了那個人的事情,就說那個人的腦袋准是有毛病……”
倒是老潘的這幾句話,讓安心有了幾分感動。至少,有種很切的感覺,就像老潘一直在她心目中的那種感覺一樣。
老活苦笑一下,又說:“我從小就不停地跟我的兒子講道理,講這些故事。現在看來,講多了,沒有用。”
安心把老潘一直送出旅館,老潘走了。安心站在旅館的門口發愣。我也看到了老潘微駝的背影,他穿著一件已經洗舊的深灰的便
,頭發很粗很亂,那背影幾乎像一個勞累半生的農民。
如果不是安心認識他,如果我在北京繁華的街頭碰上這樣的人,我肯定會把他當成一個外地的農民,當成和我們距離很遠很遠的那種鄉下人。
我和安心,回到我們的房間裏。安心主動和我說了她和潘隊長談話的內容和結果。我默默無言,對明天一早就回北邱不表示異議。
安心見我沒有表情,以爲我還在爲昨晚的龃齲而別著面子。
她從我手裏接過小熊。用小心的口氣問我:“你是不是覺得很麻煩?我也是沒辦法,幹公安的人都是這樣死板……”
我說:“沒事,反正咱們這一趟等于出來旅遊了。我要不去昆明還看不到石林呢,我要不來南德還看不著潑節呢。你們這兒的潑
節潑
嗎?要不要我們上街去看看?”
安心想了一下,說南德每年的潑節都不在市裏,都是在烏泉搞的。去年我在這裏工作的時候,潑
節那幾天我回廣屏去了,沒去烏泉看。聽說去年還有龍舟大賽呢。
烏泉!我在安心的故事中已經熟知了烏泉這個名字,所以安心一說烏泉我倒非常想去看看,不光是爲了今天的潑節和可能會有的龍舟競渡。
安心不想掃我的興,于是我們抱著小熊來到樓下的“托兒室”,再次把小熊托給那兩位阿姨了。今天“托兒室”裏沒有別前孩子,那兩位阿姨正閑極無聊談天說地,見小熊來了立刻喜笑顔開。安心問阿姨那兩個小孩怎麼沒來呀?阿姨說:他們爸爸帶他們走掉了。今天我們這旅館裏沒什麼客人了。來旅遊的人今天都搬到烏泉去住了,那裏有潑
節,可以赴擺子,比這裏好玩,所以都過去住了,這裏就剩下你們了。你們不去烏泉看看嗎?不去趕赴擺子嗎?安心說去的,不過我們下午就回來,明天一早還要趕路呢。我問安心什麼叫趕擺子,安心說:就是趕集。
擺子上有各種文娛表演,還有擺攤賣東西的,和你們北方人趕集趕廟會一個意思,差不多。
我一聽,挺高興,催安心快點把小熊交給阿姨,然後搶先上去跟小熊“拜拜”。
托了小熊,還有一樣東西沒法托,就是潘隊長借給安心防身用的那把“**式”手槍。安心不敢放在客房裏,隨身帶著又太沈。而且去烏泉怕讓人設了,我們都只能穿一身薄薄的單
,那玩意兒也沒
掖。我對格這東西當然有著每個男人都會有的喜愛,于是提議由我幫她掖著我不怕流,但遭到安心斷然拒絕。她說你又不懂這東西別一不小心再走了火。她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把槍藏進我們的一只手提包裏。那手提包上有一把防君子不防小人用力一拽就能開的鎖,鎖上之後她把那包深深地推到我們屋裏的那只木板
底下,然後直起身,感覺上挺安全了。她沖我笑一笑,說:“行了,走吧。”于是輕松上路。
安心只去過一次烏泉,但那一次的印象可能是太深了,所以一出旅館就像個向導那樣帶著我輕車熟路。我坐在去烏泉的火車上,就像當年的安心一樣,看到了沿途縱橫起伏的山巒和山巒上層層疊疊紋般的梯田。六月的梯田裏,肥黃瘦綠,無人收割。
我還看到,幾朵像棉花一樣蓬松的白雲,浮擱在山頂。陽光明媚。白雲和陽光使車窗外的風景像一幅完整的彩畫,一筆不多,一筆不少。
小熊不在身邊的旅途更突出了蜜月的滋味。窗外美景做襯,我和安心暢談了一路。安心向我講述了剛才潘隊長講給她聽的那位在沙西公路旁以加油站當情報據點,在敵人內部隱姓埋名八年整的無名英雄的事迹,導致我和她之間展開了一場關于崇高和偉大的思想討論。我們年齡相近,因此討論起這個問題彼此的看法有著驚人的一致。我和安心一樣,對那位無名英雄的精神心懷崇敬,但崇敬不等于我們也要像他那樣生活。關于什麼是崇高什麼是偉大我們也做了望文生義的分析,認爲崇高就是舍己爲他,舍生取義;偉大就是建功立業,彰顯于人,或雖無業績彰顯但其精神可以照耀他人。由此看來,崇高和偉大是大多數凡夫俗子的本和能力無法企及的。但崇高和偉大並不因此而不存在,而沒有價值,而不被向往,我們不就爲那無名英雄的默默奉獻而有一點感動麼。我們盡管做不到,但我們感動。我們感動,就有可能在今後的生活中進行點滴的模仿,至少增加善良之心、同情之心、奉獻之心、博愛之心。在這個世界上,善良同情奉獻博愛的心都是不能再少了,再少,這個世界就太……
玉觀音第26節 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