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莫紮特不唱搖籃曲安魂曲上一小節]興趣,我就不多說了。”
“很好。那麼,再見了。”
“可是,您還沒告訴我尊姓大名呢。”
我歎了口氣,回答道,“路德維希。”
“路德維希……?我家附近有個騙子,也叫路德維希。他在裏加了
素,謊稱是治百病的萬靈丹,在外面招搖撞騙,現在被關進牢裏去了……”
我深呼吸一口,眼睛盯著正前方,大步前進,努力不受她的影響。
“中傷我的那些謠言,我都知道。還有人說我是她和莫劄特的私生子。冒出一個不是戶籍上父
欄的人當父
,無論他是多麼偉大的作曲家,我都覺得悲哀……”
“怎麼講起身世來了?小。我看我們還是各走各的吧。我要往那邊走。”
皇宮出現在左手邊。我開始穿越米夏爾廣場。
“我也一樣。我要去蘇格蘭教堂。”
“什麼?參加海頓的……”
“嗯。我也要去參加海頓的迫悼會。我要去唱《安魂曲》。”
“哦,原來如此。你剛說你叫賽……”
賽蓮——sirene——傳說中用歌聲將船只引人海底的女妖,隱喻爲歌聲動人的女歌手,或是妖豔的美女。前者倒可以用在她身止,後者就沒她的份了。
“看來現在教會人手缺得相當厲害。”我喃喃的說。有些教會是不容女歌手獻詩,而用少年詩班唱女高音及女低音。
女孩再一次抓住我的農袖。這次是爲了要我讓路,讓討厭的法巡邏隊過去。
我想甩開她的手,又怕這樣會弄破我惟一的一件外套。所以按兵未動。
“您瘋啦?如果擋住那些家夥的路。惹他們發火的話,小心吃不了兜著走。”
“哼!”我死命瞪著巡邏隊的背影,狠狠的說:
“要是我熟悉戰略。像熟悉對位法一樣的話。非吐他們一臉口不可。”
“火氣很大喲。您成天這樣板著臉。不會累嗎?”
“習慣了就好。”
我蹙著眉,仰望大空,雲朵快速的在空中流動,有一刹那。陽光似乎就要穿透雲層照射下來,但立即又被另外一塊濃厚的烏雲擋住。
“這首《搖籃曲》等于是我父留給我的遺書。父
過世時。我還在母
肚子裏。十七年來我一直小心保存著。”
“那現在又爲什麼想要出版呢?”
“您知道。打仗以後物價飛騰。我需要錢。”
“那跟崔克多拿一點不就得了。”
“可是,事情不只這樣。那個樂譜行老板,我很小就認識。他一定另有隱情,才不肯用菲理斯的名字出版。”
“隱情?”
蘇格蘭教堂正好坐落在金斯基宮前,才得以免于戰火。一進入教區。便可見到大片美麗的景致。
可惜的是。進來的人個個心不在焉,目光呆滯,木造禮拜堂內更充滿空虛沈重的氣氛,令人一踏入便忍不住想抽身而出。不過外面的氣候欠佳,我只好硬著頭皮往裏走。
“我要去舞臺那邊,就此告辭了。”女孩對我說。
“啊,這個……”
我轉身想將樂譜還她,但她意味深長的微笑著說:“送給您。希望您至少睡覺的時候表情能緩和下來。路德維希·範·貝多芬先生。”
真厲害的小女孩。
就在這時。我看見安東尼奧·薩利耶裏從人群中擠過來,似乎有話對我說。
他是宮廷樂團的樂長。我剛到維也納時曾拜他爲師。他是意大利人。個子矮小。但長相突出。鷹鈎鼻配止大下巴和一雙凹得嚇人的大眼睛,再加上一臉時下最流行的化妝,如果近看可能會有兩種反應:忍不住爆笑三聲,或想發脾氣。
“啊,路德維希。最近很活躍嘛。”
看來今天想和我談工作。“這次演奏會,我有新曲子要發表。”
“哦?是交響曲嗎?”
“不,是鋼琴協奏曲。”
“難道你又想援例亂彈一通嗎?”
看來今天我的脾氣是好不起來了。
“這次我准備讓我的學生徹爾尼彈。”
“我聽到一些風評,據說是個實力派演奏家。”
我點點頭,說:“十八歲,正意氣風發呢。”
“對了。沒想到在這裏碰到你。你不是和海頓老師決裂了嗎?”
薩利耶裏是指海頓曾經不懷好意的叫我“蒙古大王”,暗諷我的作品粗糙,並且因爲我一八○一年發表的芭蕾舞劇《普羅米修斯》而有一些不愉快的過節。
可是去年三月,慶祝海頓老師七十六歲生日時,維也納大學講堂網羅維也納樂壇名士,演奏老師的《創世紀》的那場演奏會,我還特別上前去了老師的額頭和手,薩利耶裏也應該看到了。
“我或許一天到晚和別人起沖突,不過至少還懂得尊師重道。”
“是嗎?那就好。”
薩利耶裏深恐化妝落似的小心翼翼扯出一個微笑,不過很明顯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相信我的話。
接著。他諷刺的視線從我的臉落到手上。
“這就是你的新曲子嗎?”
我把樂譜遞出。“這是莫劄特的《搖籃曲》。”
看到那兩頁歌譜。這個小意大利人突然好像變成癡呆,臉上的肌肉一下子松垮下來。似乎是聽到他以前最大敵手的名字。使他一向緊繃的神經斷了線。
“其實好像是一個叫菲理斯的業余作曲家寫的。貝倫哈特·菲理斯。您聽過他嗎?”
薩利耶裏的表情愈發沈。
“您一定知道的。他是什麼樣的人?”
“嗯。太太跟莫劄特睡過,結果莫劄特死後第二天,他就自殺了。”
“莫劄特死後第二天?情敵死了應該高興才對,爲什麼要自殺呢?”
“太太懷了莫劄特的小孩的謠言滿天飛。只怕任何一個有羞恥心的男人都無法忍受。”
“菲理斯難道不是教徒嗎?”我很不尋常的追問別人家的私事,可能因爲對象是薩利耶裏。所以我才會想追根究底。“天主教嚴禁自殺。自殺後,連墳墓都沒法進去,那種恥辱不是更難忍受?”
“他是共濟會會員。”
“啊,真的?”
共濟會是由中世紀的磚石工工會所籌組的秘密組織。標榜愛與世界和平,希望能建立一個以人類彼此相愛爲基礎的理想。(聽說是這麼回事。)
如今,共濟會成爲一個以知識分子爲主的團,網羅了全歐知名的藝術家和王公貴族,像歌德、海頓、莫劄特都曾參加過。共濟會的目的之一,在保護以前的約瑟夫二世,所以在維也納,許多精英分子都紛紛加入。
雖然共濟會本身並不反對天主教,卻被當今皇帝法蘭茲二世列入管製,因爲害怕它會激起中産階級的民主運動。
“可是,路德維希,不只他沒有墳墓……
莫紮特不唱搖籃曲安魂曲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