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之後,木蘭十七歲,經過了感情上最不平靜一段生活,真是前所未有。她上學了,由父母給訂了婚,隨後發現自己愛上了男人。
與這些事有關系的,並且在那一段時期對她大有影響的,是一位四川姓傅的。他在革命以後做過教育總長,在他任內通過了音字母,在學校學中文要用
音字母拼音。
傅先生,名叫增湘,瘦小,留著小胡子,抽大煙,可真是個想象高強才華出衆的學者!他的兩個癖好是遊曆名山大川,搜集並編輯古書。他娶了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太太,在北京居住時,幾乎沒有一年不離開北京去到名山遊覽古迹。他們夫婦也真正在山裏度過一段隱士生活。在旅行途中,他只帶一卷鋪蓋,裏頭有幾雙襪子,幾件長袍,就是行李,另外是一箱古版書籍,穿髒的襪子也塞在書箱子裏。後來,他在大學講版本學——他是公認的版本學的權威——他堅持要躺在舒服的沙發上講,學生們看著這位瘦小抽大煙的老頭兒,都懷有無限的敬意。
這位學者把各方面的學問都能由過人的智慧予以融會貫通。他酷愛古代學問,也同樣熱心于民衆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他和他太太可以說是中女子教育的先驅。甚至他才二十幾歲,在四川一帶便以才氣出名,都認爲來日成就,當可預蔔。二十六歲便點了翰林,再考則榮任翰林院編修。拳徒之亂暴發時,他正攜眷赴京。在光緒二十九年任總督袁世凱的幕賓。因爲曾文璞也在袁世凱下任職,自然便結識了這位學者。傅增湘學問的淵博,見識之高超,頗使姚思安向往不止,于是二人便成了朋友,但癖好之相投,與友情之深摯,則非傅曾之間的關系可比。傅增湘曾被邀南下組訓新軍,北返之後,又奉命任直隸提學使。光緒二十二年,在天津創辦女子師範學校,由他太太任校長。
由于傅姚兩家的友情關系,木蘭就進入政府辦的第一個女子學校求學,也是第一批蒙受女子教育運動利益的一個新時代女子。又由于傅增湘的關系,姚家認識了一個叫孔立夫的四川青年,傅增湘一向對他堪爲推許。傅氏夫婦常到姚家去,傅太太極力勸姚氏進她的學校去讀書。
傅氏夫婦在北京度春假時,姚家要到西山的別墅去住幾天,因爲由四月初一到十五在西山碧雲寺有十五天的廟會。由于傅氏夫婦喜愛遊山玩,木蘭的父
就邀請他們一起去盤桓幾天。
木蘭也求曾先生答應曼娘去。曾家不是那麼雅人深致,所以並未設有別墅。曾太太說曾經去逛過碧雲寺廟會,那是十二年以前,孩子們還小。現在曼娘雖然在北京住了一年半,出門兒也不過十幾次,主要都是到南城買東西,逛過幾個地方如孔廟,在孔廟她看見石碑上刻著前幾代科舉高中的人名。曾先生叫女人看這些東西,主要是他的儒教思想的緣故,因爲他以爲女人若能重視這個,就容易教訓孩子成儒生,去趕考中舉。她在春天,沒跟婆婆到法源寺去看丁香,這是因爲花兒會引起女兒的春心蕩漾,她也沒跟婆婆去逛過喇嘛廟雍和宮,因爲她可能付一點兒賞錢,喇嘛就會把帳幔後面婬穢的歡喜佛給她看。可是曾太太說,按道理應當去逛廟燒香,因爲敬拜神是修福行善。
曼娘越來越像信佛的,也漸漸得到公婆的信心,可是公婆二人仍然是防備,使她不致于心中別有所思。木蘭說:“她可以跟我睡在一個屋裏,睡在一張
上,我對她一切負責。她連山都沒有見過呢。”
曾太太用密的稱呼叫木蘭說:“蘭兒,你精神真好,我一輩子沒見過山,也活了這麼大歲數兒了。我想叫她跟你去閑散幾天也不錯,我得問問你幹爹再說。”
在四月十五,木蘭家、曼娘、傅家夫婦,都到了比玉泉山還往西的西山姚家別墅。姚大爺認爲要享受真正田園生活,一定不要帶丫鬟伺候。雖然也帶了個廚子,小們還是要自己做飯。
曼娘,本來就不慣于北京的富貴榮華,這次下鄉真是一件樂事。所見的一切都使她心花怒放——比如高大的城門樓子,西直門厚大的城門,城門洞兒就像個隧道,有四、五十尺長,趕驢的驢夫,城外的小店,在露天茶座慢慢喝茶的老百姓,又寬又平用石頭鋪的通往頤和園的官家大道,兩邊巨柳成行,正在發出嫩綠的葉子,美麗的鄉野和在澄澈碧藍的天空下遙遠的西山上那紫的山坡,由牆上望過去圓明園的殘磚碎瓦,還有頤和園亭臺殿圖的黃琉璃瓦屋頂。
曼娘最喜愛的是玉泉山鄰近的田園景,各
都是農家的房子,雪白的鴨子在小溪中遊
,環抱北京城的西山就像抱著孩子的母
的兩臂。木蘭家的別墅就在一帶農村裏。向前望,可以看見玉泉山附近白大理石的寶塔,與頤和園的萬壽山,掩映在綠樹之間,後面的山上則疏疏朗朗點綴著若幹座寺院。
他們到達時,正好吃午飯,下午去逛碧雲寺。他們爬上了四段的石頭臺階兒,才到大理石的寶塔,當時遊人甚爲擁擠。時間還早,于是去遊臥佛寺,看見一座銅佛,有二十多尺長,樣子是斜臥的姿式,旁邊是許多皇帝王公敬獻的鞋,那鞋有的好幾尺長,用繡花兒的黃緞子做的。姚大爺告訴他們不要玩得太累,因爲明天還要逛“八大”,那裏有八個大廟,各相距不遠。
第二天,他們去遊“秘魔崖”,懸崖峭壁,風景最美,但是看著令人怵目心驚。峭壁是在幾個寺院之後的山頂下,那幾個寺院安安穩穩的坐落在一個懸崖的角落裏,爲樹木所蔭蔽。上了點兒年紀的太太和曼娘,是騎驢去的,但是木蘭和莫愁則和男人男孩子一起步行,在晴朗的春天,小清脆柔婉的聲音和驢夫愉快的笑聲,在山中起伏振蕩。
到了廟門,太太小們都下了驢,等走到懸崖峭壁,已經喘不過氣來。曼娘穿著一身白,看來還像少女,只是頭發梳了上去,木蘭跟莫愁則把頭發梳成辮子。木蘭不管是走道兒或是站著,總是把辮子尖兒拿在手上,而且把辮子拿到前面,纏在食指上揮動著玩兒。
秘魔崖實際上是一個五十尺深的天然大山洞,上面一塊巨大的石頭由山上平伸過來,俨如一個屋頂,人站在下面,總覺得萬一那塊巨大的石屋頂一旦落下,人就會被壓成肉醬。峭壁前面據說原本是一個深池,現在用大石頭填平了,因爲怕有人掉下去。木蘭的父
把
池底下藏有兩條龍的傳聞,向大家解說。原來在唐朝有兩個道士,收了兩個童子做徒弟。有一次,天大旱,兩個徒弟跳到池塘裏去,變成了兩條龍,才使天上降下雨來。因此後來建了一座廟,供奉兩個龍王爺。
他們那群人裏,男人繼續向前走。木蘭走到了洞口,看見一個中年婦人,穿著平常的黑裳,和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坐在那兒。他們聽見一……
京華煙雲第十三章 樂郊遊喜姚孔相遇 談教育倡男女求學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