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

羅素作品

  基督教最初是作爲一種革新的猶太教由猶太人傳給猶太人的。聖雅各,其次還有聖彼得,都曾希望基督教不超出這個範圍。若沒有聖保羅,他們的主張或已盛行于世了。聖保羅毅然容許外邦人入教,不要求他們受割禮和遵守摩西的律法。使徒行傳曾以一種保羅式的觀點記載了兩派間的爭論。毫無疑問聖保羅在各chu建立的基督徒社團,一部分是由猶太人的改宗者,一部分是由尋求一種新宗教的外邦人所構成。在各種宗教信仰的崩潰期,猶太教的確實xing很吸引人,但割禮卻是人們改宗時的一大障礙。有關食物方面的清規戒律也是同樣不便的。即便沒有其它,僅這兩種障礙也足使希伯來宗教無法企及。由于聖保羅的影響,基督教保留了猶太教義中吸引人的成份,並除去了使外邦人最難接受的一些特征。

  把猶太人看成上帝的選民這種觀點,無論如何是爲希臘人的自負心所憎惡。諾斯替教派徹底擯斥了這種觀點。他們,或至少他們中間一部分人,認爲感xing世界是索菲亞(sophia,天之智慧)的叛逆兒子,一個名叫亞勒達包士的劣等神所創造。他們說他就是舊約全書中的亞威,而那蛇,不但絕不邪惡,反而警告過夏娃不要受他的欺騙。至高的神允許亞勒達包士長期自由活動;他終于差遣他的兒子暫住在耶稣這個人的肉身內,以便把世界從摩西荒謬的教訓中解放出來。凡持有這種見解的人,經常把這種見解與一種柏拉圖主義的哲學結合在一片;普羅提諾,有如我們所知,在駁斥這種見解的時候,就曾感到一些困難。諾斯替教爲哲學的異教主義和基督教提供了一個折衷方案,因爲它雖然尊崇基督,卻憎惡猶太人。後來的摩尼教也是這樣,聖奧古斯丁即是通過摩尼教轉入天主教的信仰。摩尼教結合了基督教和拜火教的要素,教導惡是一種肯定xing原理,ti現在物質之中,而善的原理則ti現于精神之中。它譴責肉食及一切xing慾,甚至婚姻生活。這種折衷的教義對于說希臘語的文化人的逐漸改宗給予很大助力;然而新約全書卻警告那些忠實信徒起而反對他們:“提摩太阿,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虛談,和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gnosis)。已經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其離了真道。”

  在政府改信基督教以前,諾斯替教和摩尼教繼續盛行于世。在這時期以後,他們雖被迫隱蔽其信仰但卻仍然具有潛伏的勢力。穆罕默德曾經采用了諾斯替教派中某一宗派的教義。他們教導說耶稣是個普通人,在他受洗時神子降在他身上,而在他受難時就離起了他。爲了固持這種見解他們引證以下的經文:“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爲什麼離棄我。”——我們必須承認,基督徒經常感到這裏的經文難于理解。諾斯替教派認爲上帝的兒子是不該降世爲人,作爲一個嬰孩,尤其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們說這些事發生在人xing耶稣身上,但是與上帝的聖子無關。穆罕默德雖不把耶稣當作神,卻承認耶稣是先知。他具有一種強烈的階級感情,認爲先知是不應該有壞結局的。于是他采取了幻影教派(docetics,屬于諾斯替教一支派)的觀點。按照這種說法:釘在十字架上的只是一個幻影。猶太人和羅馬人枉費心機地在這幻影上發泄了無效的複仇。如此,諾斯替教中某些成份終于納入了伊斯蘭教的正統教義之中。

  基督徒對同時代的猶太人早就抱著敵對態度。公認的見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聖者講過話,預告了基督的來臨;但基督降世後猶太人卻不承認他,因此須把他們視爲惡者。此外基督廢棄了摩西的律法,代之以愛上帝和愛鄰舍兩條戒命;而猶太人又執拗地未予以承認。所以一旦基督教變爲guo教,反閃族主義;以其中世紀的形式,在名義上便成爲基督徒熱誠的表現。在以後的時代裏,經濟的動機雖燃起反閃族主義的烈焰,但這種動機在基督教羅馬帝guo究竟起過多大作用,則似乎無法確定。

  基督教希臘化的程度越深,它就越發變得神學化了。猶太人的神學一向是單純的。亞威從一個部族神發展成爲創造天地唯一全能的上帝;當人們發覺上帝的公義並不給善人帶來地上的繁榮時,人們便把上帝的公義推托于天guo之中,于是便産生了靈魂不死的信仰。但猶太教義通過其進化過程實未包含任何複雜的形而上學成份;其中沒有神秘,且爲每個猶太人所能理解。

  這種猶太人的單純xing,從整ti來看,仍舊標幟著共觀福音書(馬太、馬可、路加三福音書)的特征,但已不見于約翰福音。在這書中基督已經和柏拉圖、斯多葛等學派的邏各斯等同起來了。神學形相的基督較人xing的耶稣更使第四福音書的作者感到興趣。教父們尤其是這樣;在教父的著作中讀者將發現論及約翰福音的地方比論及其他三福音書的總和還要多。保羅書信特別在有關救贖的問題上包含許多神學;這些書信同時也說明作者是熟悉希臘文化的——其中有一段引自米楠德的話,還有一段經文是暗指那個指摘克裏特人都是說謊者的、克裏特人埃庇米尼底斯的,等等。——雖然如此,聖保羅說:“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把你們擄去。”

  希臘哲學和希伯來經典的綜合,在歐利根(公元185-254)以前或多或少一直停留在偶然的和片斷的階段。歐利根有如菲羅,住在亞曆山大裏亞。該城由于商業與大學,從興建到衰落一直是博學的混合主義的中心。歐利根和他同時代的人普羅提諾,一同受業于阿摩尼阿斯·薩卡斯。薩卡斯曾被許多人認爲是新柏拉圖主義的創始人。歐利根的學說有如其著作原理論(de prinoipiis)中所述,不但和普羅提諾的學說極其類似,而且事實上也超出了正統教義所能容許的範圍。歐利根說,除了上帝——聖父、聖子、聖靈以外,再沒有什麼完全不具形ti的了。星辰是有生命、有理xing之物,上帝曾賦予它們固有的靈魂。他認爲太陽也能犯罪。人的靈魂,如柏拉圖所說是從創世以來就有的,在人誕生時便從某chu到來附諸于騙人之身。努.斯.(nous)——和靈魂之區別大致有如普羅提諾哲學中所述。努.斯.墮落就變成靈魂;靈魂有德時複變爲努.斯.。最後所有靈魂都必完全歸順基督,並在那時不再具有形ti。甚至連魔鬼在最後也要得救。

  歐利根雖然爲人承認是教父之一,但卻受到後世的譴責。說他主張以下四點邪說:

  (1)靈魂的先在xing,有如柏拉圖所教導;

  (2)不只基督的神xing,就連他的人xing,在道成肉身前就已存在。

  (3)複活時,我們的身ti將變爲絕對虛無缥渺的東西。

  (4)所有人甚……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