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羅素>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第2小節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

第2小節
羅素作品

  [續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上一小節]至魔鬼,最後都要得救。

  聖傑羅姆對歐利根修訂舊約聖經表示過一些缺乏審慎的景仰,事後卻發覺最好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于駁斥歐利根神學上的錯誤。

  歐利根不只在神學上越乎常軌;在年輕時曾犯過一項不可彌補的過失,因爲他曾過分拘泥以下經文的字面解釋:“並有爲天guo的緣故自閹的。”爲歐利根所輕率實行的這種逃避肉慾誘惑的方法受到了教會的譴責,此外這使他喪失了當選爲聖職者的資格,對此有些教士似曾有過一些不同的見解,並因此引起一些不足爲訓的爭論。

  歐利根最大的著述是《反西爾撒斯論》。西爾撒斯著了一本反對基督教的書(現已佚失)而歐利根則針對其論點逐條予以駁斥。西爾撒斯首先反對基督徒,說他們屬于非法社團;歐利根並不否認這點,並斷言這正是一種道德,就象誅戮暴君一樣。于是他指出人們憎惡基督教無可置疑的真實根源:西爾撒斯說,基督教出自猶太人,而猶太人是蠻族;只有希臘人才能從蠻族的教義中探索出意義來。歐利根回答說無論是誰,當他從希臘哲學轉向福音書時必將斷定福音書的真實xing,同時並提供希臘哲人以滿意的論證,“福音書有它本身的論證,它比一切希臘辯證法所證實的還要神聖。這種更爲神聖的方法曾被使徒稱爲”聖靈和權能的顯示”;關于”聖靈”的顯示,因爲有預言,尤其是那些與基督有關的一切敘述,足使所有讀者産生信仰。關于”權能”的顯示,因爲有我們必須確信曾經行過的神迹與奇事;除了根據其它理由之外,還可根據下列一點,因爲按照福音書教訓生活的人們中間仍有行這些事的痕迹可尋。”

  這段文章是饒有興趣的,因爲它包含有關信仰的雙重論證,而這正是基督教哲學的特征。一方面,純粹理xing,通過正確地運用,足以樹立基督徒信仰的本質,特別是:上帝、靈魂不死和自由意志。另一方面,聖經不僅證明了這些本質,而是證明得更多;聖經中神的默示借著先知預言彌賽亞的降世,借著行奇事,和借著忠實信徒由于信仰所得的恩賜而得到證實。這些論證在今日雖已顯得陳舊,但其中最末一項依然爲維廉·詹姆士所援用。但這些論證一直到文藝複興爲止,曾受到所有基督教哲學家的承認。

  歐利根有些論證是奇特的。他說魔法師們往往祈求“亞伯拉罕的上帝”,卻不知上帝是誰;而這種祈求卻顯然更爲有效。名稱在魔法中是緊要的,用猶太語,埃及語、巴比倫語、希臘語、或是婆羅門語呼喚上帝的名稱並不是沒有差別的。符咒一經翻譯就要失掉效力。這使人設想當時的魔法師曾使用過所有著名宗教的符咒,假若歐利根正確,那些淵源于希伯來的符咒才最爲有效。尤其他曾指出摩西禁止過行邪術,因而這種論證就顯得更爲怪誕了。

  他又說,基督徒不該參預政治,但只可在“神guo裏”亦即在教會裏擔任工作。這種教義當然在君士坦丁以後稍有變更,但其中仍有一部分被保留下來。聖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就暗含著這種教義。在西羅馬帝guo滅亡期間,這種教義曾引導僧侶消極地對待俗界的災難,並把卓越的才能運用于教會的修行、神學的爭論和修道院製度的企及工作。這種教義的一些痕迹一直到今日還存在:很多人認爲政治是屬于“世俗的”,對于一個真正的聖者是不相宜的。

  教會統治在最初的三個世紀裏發展得比較緩慢,但在君士坦丁改宗以後就迅速地發展起來了。主教是由民衆選舉出來的;他們逐漸獲得了相當的權利用來領導主教管區內的基督徒,但君士坦丁以前在全教會之上卻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中央集權行政機構。施舍增長了大城市裏主教的權限,主教掌管著忠信教徒的捐獻,盡可對窮人有權發放或停止發放布施。這樣便出現了一夥按主教意願行事的貧民。當羅馬帝guo采取基督教爲guo教時主教們曾被授予司法權和行政權。至少在有關教義的問題上,成立了一個中央行政機構。君士坦丁曾因天主教徒與阿利烏斯教派的爭執感到煩惱;他既然決定和基督徒休戚與共,所以便期望他們結成一個聯合的宗派。爲要消弭紛爭,他召集了萬guo基督教尼西亞會議,從而製定了尼西亞信條。就阿利烏斯爭端而論,從此確定了正統教義永世的准繩。一直到東羅馬帝guo與西羅馬帝guo分立,東羅馬帝guo不再承認教皇權威致使這種會議無法召開時爲止,期間所有教會爭論都是照樣通過萬guo基督教會議獲得解決。

  教皇以其職位而論,雖是教會中的首要人物,但一直到多年以後爲止,並無統率全教會的大權。教皇權逐漸的增長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在以後的章節裏我還要論及這事。君士坦丁以前的基督教的發展,正如他改宗的動機一樣,曾爲不同的作家給予不同的解釋。吉朋①列舉了以下五項原因:

  “1.基督徒那種不屈不撓,或者我們不妨說,那種絕不寬容的熱情,確實是出于猶太教。但是他們滌除了那種狹隘和閉塞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不歡迎外邦人,而且還阻撓他們遵奉摩西律法。

  “2.關于來世的教義,由于賦予此項主要真理重要xing和有效xing的每一新情況的發生而有所改進。

  “3.據說是原始教會所有的行奇迹的權能。

  “4.基督徒純潔而又嚴肅的道德。

  “5.基督教的團結和紀律,在羅馬帝guo內部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日益壯大的guo度。”

  廣泛地說,這種分析是可以首肯的,但須附帶以下一些注釋。其第一理由——來自猶太教的不屈不撓和不寬容xing還可予以全部承認。今天我們已看到宣傳工作中不寬容xing的實惠,大多數基督徒相信只有基督徒死後才能進入天堂,而外邦人在來世將受到最可怕的懲罰。公元三世紀時與基督教競爭的其他宗教並沒有這種威脅xing。例如,“偉大的母qin”的敬拜者們有過一種類似洗禮、“獻牡牛”的儀式。但他們從來不教訓人說:誰要忽略了這個儀式就要下地獄。于此附帶提起一點,即舉行“獻牡牛”是一種昂貴的儀式:這須宰殺一頭牡牛,然後把它的血涓涓地流在改教人的頭上。這種儀式是相當貴族的,因而不能成爲一種宗教基礎,用來招致大多數群衆:財主與窮人,自由人與奴隸。在這方面,基督教比起所有競爭者占了一定的優勢。

  關于來生的教義,在西方首先爲奧爾弗斯教徒所傳布;繼而爲希臘哲學家們所采用。有些希伯來先知雖曾傳布過肉身的複活,然而猶太人相信靈魂的複活卻好象學自希臘人。在希臘,靈魂不死論有奧爾弗斯教的通俗形式,和柏拉圖主義中的學術形式。後者以難解的論證爲基礎,是不能廣泛流傳的;但奧爾弗斯形式在古代後期對于一……

西方哲學史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