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山居歲月三月上一小節]歡福斯坦,而他則顯然心意已定。我們同意改種葡萄,但在福斯坦走後也就沒再去想這事。福斯坦是人類之中的反刍動物,做事從不匆忙冒進;再說,在普羅旺斯哪有什麼匆忙完成的事情?也許明年春天他會著手進行吧。
葡萄大軍
第二天早晨七點鍾,一架耕耘機已經在瓜田裏翻土了。兩天後,枝隊抵達——5個男人、 2個女人、4條狗。領隊的是種葡萄專家鮑琪先生,在盧貝隆地區種葡萄已有40年經驗。他
自在耕耘機後面推動小犁,好確定犁線筆直,間隔恰當。他穿著帆布靴子爬上爬下,牛皮似的臉神情專注。每條犁線的兩端各豎一根竹竿,以麻線連接,麻線上每隔若幹距離做上記號。現在,整塊田已經分解成細長的條狀,可以
葡萄枝了。
箱形車運來葡萄枝,只有我的大拇指大小,上端塗了紅的臘。鮑琪先生檢查
枝裝備。我原以爲是用機器
枝,卻只看到幾支中間空的鋼管,和一個木頭做的大三角。
校隊圍成一圈,接受任務分派,然後一哄而散,成編組隊形。
鮑琪在前面引導,像握著駕駛盤手持木三角一樣,在地上量出等距的三個點。他身後的兩個人便用鋼管依點打洞,枝和填土的工作讓後面的人完成。福斯坦的太太和女兒負責運送藤枝,順便評論男人們頭上戴的帽子,-一尤其是福斯坦戴的那頂時髦遊艇帽。狗兒快活地在每個人身邊打轉,跟麻線糾纏不清。
工作時間長了,隊形漸漸散開,鮑琪竟領先後面的人兩百公尺遠。可是距離似乎沒有構成聊天的障礙,而且還總是相去最遠的兩個人聊得最帶勁,位居隊伍中間的人則一邊趕狗,一邊嘴說線不夠直。就這樣,聒噪不休的隊伍在田間移動,直到大約三點鍾光景,安莉提來兩只大籃子,大夥兒停工,享用普羅旺斯式的下午點心。
田間茶館
他們散坐在田地上方的草坡上, 看來很像布瑞松的素描。大籃子裏裝的是4公升的酒和很多很多沾糖油煎的法面包,顔
金黃,吃起來清脆可口。安德烈老爹來視察工作,我們看見他精益求精地用手杖敲打地面,然後點了點頭。這閑居無事的溫和老人過來喝一杯酒,坐下曬太陽。他用沾滿泥巴的手掌摩拳狗的肚皮,又問安莉今晚吃什麼。他想早點開飯,好觀賞最愛看的電視連續劇《聖塔巴巴拉拉》。
酒喝光了。男人們伸伸懶腰,把牙縫裏的面包屑剔幹淨,回去工作。天快黑時,枝全好了。原本崎岖不平的瓜田現在平整無暇,新
的小校在夕陽下苦有若無。
枝隊拉到我家後院,舒展舒展背脊骨,再喝幾杯茴香酒。我把福斯坦拉到一旁,問他工錢多少。使用耕耘機三天,加上幾十小時的人工,我們該給他們多少錢?福斯坦急著解釋,連眼鏡都拿下來了。他說,藤枝的錢是我們要付的,至于其他的就不用了。這山谷裏有一套合作製度,哪家的葡萄需要重新栽種時,大家就來義務幫忙。算起來誰也不吃虧,他說,倒省了填寫發票、繳稅什麼的。他笑著用手指摸摸鼻梁,又以“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的語氣問道,趁著耕耘機和農夫們都在這裏,要不要再種上250棵蘆筍呀?
第二天,蘆筍就種好了。,我們那“普羅旺斯凡事慢吞吞”的理論,此刻宣告無效了。
捍衛家園
盧貝隆的春天有不同的聲息。獵人離去之後,潛伏了一冬的鳥兒便從藏身的林中出來,它們的歌聲取代了槍聲。我沿山徑走向馬索家時,唯一刺耳的是一陣猛烈的敲打聲。我暗想,會不會是馬索眼看觀光季節將臨,決定豎起“吉屋出售”的牌子呢?
我在他家附近的山徑上看見他。他在林間空地的邊緣打下一根一公尺半高的木樁,木樁頂端釘了一塊破破爛爛的錫片,上面用白油漆胡亂地塗抹著:“私人土地!”馬索正端詳他的新作,山道上躺著另外三根木樁和告示,還有一堆圓石。他朝我道了一聲早安,拾起一根木樁,往地下猛錘,仿佛那可憐的木樁剛犯了什麼不孝之罪,以這樣的方式進行無情地
罰。
我問他在做什麼。
“趕走德人。”他說了,動手搬運圓石,在木樁之間排成圍籬。
他進行封鎖的這塊土地,並不在他家附近,而是位于山徑的另一邊,不可能屬于他。我便說,我以爲這地屬于家公園範圍。
“是沒錯,”他說,“可我是法人,所以它屬于我,不屬于德
人。”他又搬了一塊圓石。“每年夏天他們都跑來,搭起帳蓬,弄得樹林裏全是垃圾。”
他站起身,點燃一支煙,順手就把空煙盒丟進樹叢裏去。我問他難道沒想到德人也許會買下他的房子?
“帶了帳蓬來的德人,除了白面包以外什麼也不會買。”他嗤之以鼻地說:“不信你看看他們開來的車—裝滿德
香腸、德
啤酒、德
泡菜。他們全都帶來啦。知道了吧?他們真是吝啬鬼!”
馬索扮演起田園衛士兼旅遊業專家的角,繼續說明普羅旺斯農人的困境。他承認觀光客——包括德
觀光客——給地方上帶來財富,有些外人在這裏購置房産,也爲本地工人提供了工作機會。 可是看看他們把本地房地産價格哄擡到什麼地步2簡直駭人聽聞。農民根本買不起。我們避免談馬索自己想在房地産上頭大賺一筆的事,只聽著他歎息這一切太不公平。
歎息過後,他又開心笑起來,告訴我一個買房子的故事,故事的結尾很讓他感到滿意。
公風波
有一個農夫,關注鄰居的房産好多年了;不是因爲那房子好,房子差不多只是個廢墟了,而是因爲連著房子的一大片地。農夫出價要買,鄰居卻趁著房價上漲的機會,賣給了出價較高的一個巴黎人。
那年冬天,巴黎人花了幾百萬法郎整修房子,還修造了遊泳池。竣工之後,巴黎人和他的朋友們潇潇灑灑地南下,來度五月的第一個周末。他們都很喜歡這房子,也喜歡隔壁住的那個古板老農夫,覺得他晚上八點就上睡覺的習慣真有趣。
可是第二天清晨四點,農夫家血氣方剛的大公便開始高聲啼鳴,直叫了兩個小時。巴黎人向農夫抱怨,農夫聳聳肩。這裏是鄉下,公
是要叫的,這沒辦法。
接連幾天,公照樣清早四點起身報曉。終于有人受不了了,客人提早回了巴黎,去補足睡眠。巴黎人再次向農夫抱怨,農夫再聳聳肩,兩人很不愉快地分手。
到了八月,巴黎人又帶了一大群客人來。公每天准四點叫他們起
。下午想睡個覺吧,農夫又在他屋裏做什麼活兒,又是鑽子又是
泥攪拌器的,吵得沒法睡。巴黎人強烈要求農夫箝緊公
的喉嚨,農夫拒絕。吵過幾次架之後,巴黎人把農夫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強製命令公
閉嘴。但是法……
山居歲月三月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