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翠鳥,在香港可以見到它們的地點和機會都很多。隨著天氣一天一天的和暖,許多在冬天離開香港的鳥類都先後飛回來了。在香港島四周的海濱,新界大陸深圳河的沿岸,尤其是沙頭角的海面,以及深圳河的出口,元朗對面的後海灣一帶,都是最容易見到美麗的翠鳥的地方。
本地人俗呼翠鳥爲魚郎。顧名思義,翠鳥的羽毛應該是翠藍的,但這僅是指翠鳥而言。另有其他幾種魚郎,它們的生活習慣和形狀都同翠鳥一樣,但是羽毛卻不是翠藍
的。在香港可以見到的翡翠魚郎一類的鳥共有五種。其中兩種是正式的翠鳥,較大的一種名爲白
翡翠,小的一種名爲小翠鳥,又名印度種或東方種的小翠鳥,一般所說的翡翠鳥就是指它們而言。其他三種的毛
便不是翠藍的。一種是白身有褐
斑點的,被稱爲斑點魚郎,還有一種同白
翡翠差不多,頭上有黑毛,背上有藍黑
的,白
的下半則變成橙黃
,珊瑚紅的長嘴,
彩可說與白
翡翠一般的美麗。大約就因了那尖而長大的紅
嘴巴,俗名稱爲秦椒嘴,又名黑頭魚郎,另有一種與斑點魚郎差不多,可是形
較大,頭上的黑羽向後伸長,成爲顯著的冠形。這種魚郎被稱大斑點魚郎,鳥類學家則稱它們爲喜馬拉雅高原斑點魚郎。這種魚郎在港僅偶爾一見,因爲它們要棲息在高山上,並且喜歡到大海或大河的入海
去捕魚。
世上出産魚郎最多的地方,是中東埃及一帶,那裏共有四十多種;其次是馬來亞,可以見到十六種。廣大的中境內則僅有十種。不過香港卻很幸運,因爲十種之中可以在這裏見到五種。
翠鳥和魚郎雖以魚爲主要的食料,但它們之中卻有兩大派別:一派是棲息在邊的,像鹭鸶一樣,僅以魚爲食;另一派則棲息在樹林中,它們除了吃魚以外,有時也吃海灘上的螺蟹以及草中的昆蟲。小翠鳥和斑點魚郎都是專門吃魚的。白
翠鳥和秦椒嘴則除了吃魚以外,也捕昆蟲和蝦蟹。就毛
來說,不用說,最美麗的是小翠鳥。但白
翡翠和秦椒嘴的朱紅長嘴看來也極動人。
翠鳥和魚郎都有一個壞習慣,它們往往一對雌雄獨霸一個地段,不許其他同類闖入,見了就要發生爭鬥,因此,你從不會見到三四只翠鳥在一起飛的。
《靈魂的歸來》翡翠·魚郎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糯米包粟”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