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和事>處世36計>第2計 迂回計第2小節

《處世36計》第2計 迂回計

第2小節
和事作品

  [續處世36計第2計 迂回計上一小節]著問:“今天,您富裕至極,在瑞士、倫敦。巴黎和澳大利亞有銀行存款和住房,對嗎?”阮文紹雖然否認了,但爲了洗清這一“傳言”,他不得不詳細地道出他的“少許家産”。阮文紹是如人所言那般富裕、腐敗,還是如他所言並不奢華,已昭然若揭,讀者自然也會從他所羅列的財産“清單”中得出自己的判斷。

  技巧二:給“套子”換個說法。

  她在采訪我guo領導人鄧小平時,提出一個問題:“天安門上保留下來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看上去平常、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包含著豐富深刻的含義,目的在于想知道鄧小平對毛澤東、毛澤東思想的評價、認識及其今後在中guo的地位。

  阿裏·布托是巴基斯坦總統,西方評論界認爲他專橫、殘暴。法拉奇在采訪中,不是直接問他:“總統先生,據說您是個法西斯分子”,而是將這個問題轉化爲:“總統先生,據說您是有關墨索裏尼、希特勒和拿破侖的書籍的忠實讀者。”從實質上講,這個問題同“您是個法西斯分子”所包含的意思是一樣的,轉化了角度和說法的提問,往往會使采訪對象放松警惕,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它看上去無足輕重,但卻尖銳、深刻。

  技巧三:給“套子”塗上感情se彩。

  訪問鄧小平,她是從祝賀鄧小平的生日開始的。她從鄧小平傳記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鄧小平自己卻忘記了。

  鄧:“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嗎?”

  法:“不錯,鄧小平先生,我從你傳記中知道的。”

  鄧:“既然你這樣說,就算是吧!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應祝賀啊!我已經76歲了。乃歲是衰退的年齡啦!”

  法:“鄧小平先生,我父qin也是76歲了。如果,我對他說那是一個衰老的年齡,他會給我一巴掌呢!”

  鄧:“他做得對。你不會這樣對你父qin說的,是嗎?”

  訪問氣氛就這樣十分融洽而輕松地形成了。

  看來當記者的人,最擅迂回,最會委婉。遇到“記者”型人物,我們得對他們兜圈子,做“套子”有一定的警惕,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樂意被套住,再去回答問題。

  3.走老人孩子路線

  求人辦事,所求之人一般是年富力強的角se,剛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所以在必要的時候,除了走夫人路線外,走一下老人孩子路線,迂回接近目標,拉近彼此的感情,是值得動腦筋做的事情。

  爲什麼老人和小孩是理想的路線呢?

  ①老人、小孩容易接近。

  老人因ti力虛乏在家休養,或因年歲高而退職在家,沒有工作做,家務不讓做,談話是心裏有而沒chu說,因此,常常顯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動接近老人,哪怕是暫時解除老人的孤寂,老人自然非常樂意。再者,心理學表明,老年人較中青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而小孩純樸,喜新好奇愛動:一句唐詩。一段故事、一個怪臉、一聲哄捧就能很快贏得小孩的qin近。

  ②老人、小孩喜歡你接近。

  一般地說,老年人見多識廣,閱曆豐厚,精神倉庫裏貯藏有大量感xing或理xing的“經驗産品”,一有機會,他們總樂于滔滔傾訴,希望能影響、感動後人,也算獲得人生思考的哪怕些許的慰勉。事實上,老人長年留住家中,這種滔滔傾訴故事、傳授經驗的機會實在很少,因此,老人的生理、心理便表現出極大限度的和善、平易。尤其對于年輕人,他們總樂于主動招呼、熱情交談。至于小孩,若你真誠地以童心相待,帶給小孩新奇歡樂,小孩會立刻把你當作“快活大王”或“英雄人物”而崇拜、qin近。一句話,老人、小孩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們喜歡新你的接近。

  ③通過老人、小孩,可以融洽全家。

  老人是長者,而中guo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傳統。假如老人心悅神怡,全家隨之活躍和愉快。中guo人又十分看重傳宗接代,視小孩爲家庭的未來,爺輩如此,父輩更甚。況且現代家庭小孩多是“獨苗”,家裏人更是哄捧寵愛,如果能和小孩玩在一塊,家庭融洽自是shui到渠成。

  走老人孩子路線有幾點需要注意:

  ①多了解和積累老與小的知識。

  了解老人小孩,除了感xing的調查、觀察之外,平時也應適當地作些理xing積累,如通過報紙雜志、電視電影等,積累有關老年健身知識、消閑知識,小孩遊戲知識、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時“妙手偶得,借題發揮”。

  ②要主動套近乎,拉家常。

  談話是交際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進入一個家庭,見到老人、小孩,要想一見面便産生“一見如故”的融洽氣氛,登門人應該主動引出話題打開話匣,而不應該等待家庭一方(老人。小孩)搜尋話題勉強問答。因爲雙方剛剛接觸的短時間內,登門人有心理准備更容易找到合適的話題,況且對于老人,你主動開口也表示了尊敬;對于小孩,你主動開口,能表示qin近,消除陌生感。

  ③不可小瞧,謹慎對待。

  對老人務必態度謙恭、心xing美善、行爲禮讓。這一方面表現你的虛心、誠實,一方面顯出你對長者的尊重、敬仰。那種三言兩語就誇誇其談,將老人“挂”一邊或踩踐自己腳下的言行是切不可取的,結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甚至趕攆。小孩天xing乖巧,歡樂容易哭鬧也容易,稍有不適就可導致“風雨滿樓”。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須因情困境,投其所好,把握分寸。要用忠誠、童稚去換取歡悅,千萬不能居高臨下、裝腔作勢、虛情假意。

  “迂回術”的題中應有之義便是靈活改變做事的線路。遇到辦事不順之時,動動他孩子的腦筋,打一打老人家的主意,是不可忽視的獲取好感、建立關系的絕妙辦法。

……

《處世36計》第2計 迂回計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3計 借口計”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處世36計》第3計 借口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