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清史演義>第99回第2小節

《清史演義》第99回

第2小節
蔡東藩作品

  [續清史演義第99回上一小節]令他見我手段,方才逞志。洞見肺腑。遂將內帑運至鄂中,令馮、段兩統領,奮擊漢陽。

  馮、段二人,接此命令,果然格外效力,qin率全軍赴漢陽,鄂軍方面,由黃興督師,兩下連戰兩晝夜,清軍先挫。梅子山一帶,爲鄂軍所占。嗣清軍潛渡漢江,改服鄂軍yi裝,各持白旗,來襲美娘山。鄂軍不及預防,還道是武昌遣來援軍,至清軍前隊登山,見人辄斫,方曉得系清軍僞充,連忙對仗,已是不及。惡鬥了半日,清軍越來越衆,炮火越猛,鄂軍死傷千余人,只好把美娘山棄去,退至gui山。清軍乘勝追至,被鄂軍一陣殺退,不意gui山方幸保全,雨淋山又聞失守。惱了這班敢死隊,糾衆進攻,冒死上登,竟將雨淋山奪回,並乘間渡江,擬占劉家廟。才至漢口,清軍突來,戰了一仗,不分勝負。清軍退至歆生路,兩下收軍。越宿,清軍又拔營齊出,群往雨淋山,用全力爭漢陽。那時兩軍已連戰五晝夜,雨淋山的鄂軍,只道清軍已退,令招來新兵把守。新兵未經戰陣,驟見清兵如蟻而來,嘩然四散。清軍遂據雨淋山,突聞山下槍炮齊發,由清軍俯視,只見來勢勇猛,正是鄂軍裏的敢死隊。清軍也怕他骁悍,膽已先怯,勉強下迎,畢竟敢死隊以少勝多,又將雨淋山奪去,並奪得清軍機關槍兩尊。翌日黎明,兩軍統帥,都qin自督陣,大戰于十裏鋪。自辰至午,清軍炮火甚烈,鄂軍不能取勝,方收隊休息。忽後面大起炮聲,回頭一望,乃是清軍全隊,猛力撲來。民軍前後受攻,任你什麼敢死團也是不濟,只好退歸漢陽。這支清軍,如何在鄂軍後面?看官聽著!待小子敘明。原來漢陽城外有扁擔山,系全城保障,山上有一員炮隊管帶,姓張名振臣,系張彪的兒子,張彪遁去,振臣尚在,黃興未曾察破,被他勾通清軍,竟將這山奉送。複賣囑黑山、gui山、四平山、梅子山的炮弁,把炮闩除去,並將地雷火線絕斷。霎時間,清軍四路分攻,守山的將士,放炮炮不響,爇線線無靈,徒靠著血肉之軀,與槍彈相搏,哪有不敗之理?眼見得四座峻嶺,被清軍陸續占去。爲一張振臣,幾致全軍皆沒,可見用人不可不慎。

  這時候的漢陽總司令黃興,早回城中,敗兵入城,猶待總司令宣布軍號,以便防守。誰知待了許久,杳無音響,到總司令府谒問,只剩了一間空屋,室迩人遠,弄得大衆面面相觑,城外又鼓聲大震,清軍齊來薄城。城中已無主帥,不由的軍心大亂,紛紛出城。等到武昌聞警,發兵來援,全城已爲清軍占領,還有什麼效力?但見漢陽城外的人民,奪路奔逃,渡船如蟻,飛向武昌駛去。潰軍也雜民中,爭船而走。軍械辎重,漂流江面,不計其數。這皆由黃司令之力。黎都督聞漢陽已失,不禁歎惜道:“我道這位黃司令,總有些能耐,不料懦弱如此。”忙出城撫慰兵民,並言:“黃司令已往上海,去集援軍,計日可至。漢陽雖失,盡可無慮,武昌有我作主,總要拚命保守”等語。兵民聞言,方覺心安。于是續派軍隊,沿江分駐,上自金口,下至青山,皆立柵置炮,日夜嚴防,武昌才算穩固。

  馮、段兩統領,既得漢陽,即向清廷告捷,且擬指日攻複武昌,清廷王大臣,又相慶賀,獨這袁總理心中,恰另有一番計畫。此公渾身是計。正籌躇間,又來了三道警電:第一道是第六鎮統製吳祿貞,奉清命去攻山西,被麾下周符麟、吳鴻昌等刺死,袁見了尚不以爲意,因吳祿貞是革命dang人,命攻山西,乃由軍谘使良弼發議,明是以毒攻毒,此次見刺,安知非從良弼授意,當即將電文擱過一旁。第二道是四川獨立,端方在資州被殺,其弟端競,亦遭慘戮,不由的太息道:“端老四何苦費了數萬金,賣個身首異chu,真不值得。”不如公固遠甚。亦將此電擱起。第三道是南京危急萬分,火速求援。這電文映入袁總理眼簾,恰瞧了又瞧,默想片時,竟取出兩箋,各書數字,交左右至電報chu拍發。一電系寄往南京,說急切無兵可援。明明是叫他棄城。一電系寄往漢陽,說是暫且停戰。明明是有意講和。

  馮、段兩統領,向來尊信袁公,自然停兵勿進。獨南京張人駿等,接到袁電,未免有些怨恨。張勳更暴躁得很,還要與民軍爭個雌雄。那時攻打南京的徐紹桢,因出戰不利,退回鎮江,改推蘇督程德全爲海陸軍總司令,出駐高資。程遂召集各軍司令官,帶兵前進。甯軍總司令,仍是徐紹桢,鎮軍總司令,就是林述慶,還有浙軍總司令朱瑞,蘇軍總司令劉之傑等,會集部兵三萬余人,一齊殺去。南京清提督張勳,確是能耐,督率十八營如狼似虎的防軍,前來對壘。交綏數次,聯軍未見勝仗,反傷了無數士卒,嗣經濟軍統領黎天才,率兵六百余人,來攻南京。黎素以勇毅聞,見各軍相率逡巡,勃然大憤,即慨請先行,請浙軍司令官朱瑞,派兵爲後應。當下進攻烏龍山,下令首先登山者,賞銀千元。軍士聞令踴躍,爭先搶占。清軍不能支,立被占住,再攻幕府山。下令如前,一聲呐喊,猛力前進。清軍馬步隊,方在炮臺上了望,見民軍來勢洶湧,行動如飛,臺兵不慌不忙,也不開炮,竟下來歡迎,請天才登山。天才檢點將士,共四百余員,鹹請:“我輩湘人,不願與同胞爲難。”天才大喜,登山遙望,正與城內獅子山相對。獅子山也有炮臺守兵,頗有整肅氣象,蓦聞獅子山開炮轟來,天才頗爲一驚。旋見射來的炮彈,都落山外,不覺動疑起來,問明降軍,方知獅子山的守兵,亦系湘人,彼此同心,不願轟擊,所以隨便開放。天才也令炮兵停擊,竟分兵去奪下關。下關炮弁何明煥,度勢不支,有心反正,遂懸起白旗,以示降順。天才喜出望外,把下關兩座炮臺,一律收入,複會合蘇浙聯軍,往攻孝陵衛。張勳qin率部將三員,分四路出城迎敵,聯軍奮力齊進,擊斃張軍千余名。張勳知不可勝,退入朝陽門,負嵎死守。

  只張勳有個愛妾,芳名小毛子,生得妩媚動人,秦淮河畔,無此麗姝,白下城中,群推絕se。佳人配悍帥,尚嫌非耦。那張大帥好勇xing成,生死恰付諸度外,惟瞧著這蔽月羞花的簉室,未免生愁。小毛子以張勳威望素著,起初倒也不怕,只教張勳固守;尋聞險要已失,孤城坐困,也覺得憂慮起來。美人顔se,易致憔悴,怎禁得起連日警耗,漸漸腰圍瘦損,華se枯凋,張勳見她形容,也無心戀戰。張人駿、鐵良等,毫無成見,凡事都由張勳作主,張勳要戰,不得不戰,張勳要逃,不得不逃。張勳一面求救清廷,一面令小毛子收拾細軟,派得力兵隊,潛護出城。過了兩日,接袁總理複電,無兵可援,不禁懊悔道:“大家坐視,獨我奮力,我也無此耐煩。”會聯軍又奪天保城,張勳遂與張人駿、鐵良密商,不如帶兵北上,徐圖後舉,此時且與聯軍議和。張、鐵無計可施,遂允勳議。

  當下擬定四大綱,令部將胡令宣,出城請和。蘇軍司令劉之傑,接閱和款:一是不得傷人民生命,二是不得殺旗人,三是准張勳率兵北上,四是准令張人駿、鐵良北上。劉之傑瞧畢,對胡令宣道:“這事我不能作主,須禀報總司令chu,方可定議,你且回城候複!”胡令宣唯唯去訖。次日由總司令答複,允他三條,獨張勳北上條不許。張勳怒吼上馬,再擬背城借一,經張人駿、鐵良勸阻,勉過一天。翌晨正擬出發,忽報四城火起,聯軍已進攻南門、神策門、太平門、儀鳳門,及獅子山炮臺。張人駿、鐵良兩人,避至日本領事館,乞他保護出城。張勳令部兵白旗出迎,自己恰括盡庫款,從旁門走tuo。等到聯軍入城,早已虛若無人了。張大帥有人有財,毫不吃苦。南京光複,因程督不能離蘇,公舉鎮軍都督林述慶,爲南京臨時大都督。適值黃興到滬,擬集聯軍援鄂,在上海開會,由各省代表推他爲大元帥,黎元洪爲副元帥,正是:

  郁之益久, 發之益光。

  師直爲壯, 我武孔揚。

  小子著書至此,已九十九回了,下文只有一回,便要完卷。看官且再拭目!閱那結末的第一百回。

  “將軍慾以巧勝人,盤馬彎弓故不發。”這兩語正可移贈袁公。遲遲出山,又遲遲入京,chu危疑交集之秋,尚屬從容不迫,其才具已可概見。漢陽一役,明以示威,得漢陽而失南京,正袁公之所以巧爲chu置也。從字句間ti察之,可以觇袁大臣之心,可以見著書人之識。

……

《清史演義》第99回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00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清史演義》第100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