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24回

《民國演義》第24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袁總統既得大借款,所有訂約簽字諸手續,已經告竣,乃咨參衆兩議院,請他備案,guo會是議案chu,如何變作備案chu。其文雲:

  臨時大總統咨:本年四月二十六日,據guo務總理趙秉鈞、外交總長陸征祥、財政總長周學熙呈稱:竊維六guo銀行團借款,先後磋商,已逾一年,上年九月間,曾經guo務會議,擬定借款大綱,于十六十七兩日,赴參議院研究同意,以爲進行標准,chunshe敝,往複磋磨。直至歲杪,合同條議,大致就緒,當于十二月二十七日,出席參議院,先將特別條件,逐條表決,複將普通條件,全ti表決,經均通過,正擬定期簽字,該團忽以原議五厘利息,借口巴爾幹戰事,歐洲市場,銀根奇緊,要求增加半厘,只得暫行停議。惟是賠洋各款,積欠累累,一再愆期,層次商展,追呼之迫,等于燃眉,百計籌維,無可應付。數月來他項借款,悉成畫餅,美guo既已出團,而其余五guo,仍未變易方針,大局岌岌,朝不保夕,既無束手待斃之理,複鮮移緩就急之方。近接各省都督來電相迫,如江蘇程都督電,毋局于一時之毀譽,轉爲萬世之罪人,安徽柏都督電,借款監督,欠款亦監督,毋甯忍痛須臾,尚可死中求活等語,尤爲痛切。迫不得已,而赓續磋商,尚幸稍有進步,利息一節,該銀行團允仍照改爲五厘,其他案件,亦悉如十二月二十七日通過參議院之原議。事機萬變,稍縱即逝,四月二十二日,奉大總統命令,五guo銀行團借款合同,任命趙秉鈞、陸征祥、周學熙,全權會同簽字,此令。等因,遵于二十四日,與該銀行團雙方簽訂草合同,複于二十六日,簽訂正合同,彼此分執存照,以免複生枝節。理合將華洋文合同各照備二份,並附用途單二份,呈請大總統鑒核,俯賜咨交議院查照備案,以昭信守等情。查此項借款條件,業于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由guo務總理暨財政總長,赴前參議院出席報告,均經表決通過,並載明參議院議事錄內,自系當然有效,相應咨明貴院查明備案可也。

  此咨。

  兩院議員,看到這項咨文,都生驚異。參議院中是guodang聲勢最盛,專防袁政府違法擅行,此次遇著此案,不待再議,即複咨政府,謂:“大借款合同,未經臨時參議院議決,違法簽字,當然無效。”衆議院于五月五日開會,質問政府,請他解釋理由。是時guo務總理趙秉鈞,以宋案既犯嫌疑,大借款又同簽字,萬不能免guo會的攻擊,即于五月一日,決然辭職,徑赴天津。袁總統也知他微意,給他假期,暫令段祺瑞代理。

  段任陸軍總長,本與外交財政,不相幹涉,至如簽字命令,更覺是沒有關系,不過已代任guo務總理,無從趨避,只好出席答複。衆議員當面責問,段言:“財政奇绌,無法可施,不得已變通辦理,還請諸君原諒!”各議員嘩然道:

  “我等並非反對借款,實反對政府違法簽約,政府果可擅行,何需議院!何需我等!”原是無需你等。段亦不便強辯,只淡淡的答道:“論起交議的手續,原是未完,論起財政的情形,實是困極,鄙人于借款問題,前不與聞,諸君不要怪我;如可通融辦理,也是諸君的美意,余無他說了。”還是忠厚人口吻。言畢自去。衆議員聚議紛纭,或說應退還咨文,或說應彈劾政府,有一小半是擁護政府,不發一言,當由議長湯化龍,提出承認不承認兩條,付各議員投票表決,結果是不承認票,有二百十九張,承認票只五十三張。想總是統一dang人所投。因即決議,不承認這大借款,擬將咨文退還。惟統一dang系政府私人,暗替政府設法,與共和dang民主dang密商數次,勸他承認。兩dang尚覺爲難,袁總統默揣人情,多半拜金主義,遂yin囑統一dang員,用了阿堵物,買通兩dang。果然錢可通靈,兩dang得了若幹好chu,遂箝住口she,不生異議,且與統一dang合並爲一,統名進步dang。想是富貴的進步,不是政治的進步。只guodang議員,始終不受籠絡,再三爭執。進步dang由他喧嘩,索xing遊行都市,流連花酒,把guo事撇諸腦後。得了賄賂,樂得使用。

  guo會中出席人數,屢不過半,只好關門回寓,好幾日停辍議事。guodang忍無可忍,乃通電各省都督民政長,請他主持公論,勿承認政府借款。進步dang也電致各省,說是:“政府借款,萬不得已,議院中反抗政府,不過一部分私見,未足生效。”就是財政總長周學熙,又電告全guo,聲明大借款理由,略言:“政府借款,實履行前參議院議決的案件,未嘗違背約法。”于是循環相攻,爭論不已。各省都督民政長,有袒護政府的,有诋斥政府的,惟浙江都督朱瑞,有一通電,頗中情理。小子浙人,尚記在腦中,請錄與看官一閱。電詞雲:

  竊維共和guo家,主權在民,guo會受人民之委托,爲人民之代表,畀以立法之權,使其監督政府。其責至重,其位彌尊。吾guo肇建以後,幾曆艱難,始克睹正式guo會之成立,guo內人民,罔不喁望。蓋以議院爲一guo大政所自出,凡政府之措施,必依院議爲證據,兩院幸已告成,則凡關于guo家存亡榮悴諸大問題,皆可由院一一解決,以副吾民之意。自開會以來,所議者爲借款一事,軒然大波,迄今未已。夫借用外債,關系guo家之財政,guo民之負擔,其爲重要,何俟申論?guo會諸君,注意于茲,卓識可佩。惟是guo基未固,時艱日亟,借款以外之重要事項,尚不一而足,有等于此者,且有遠甚于此者,例如選舉總統,製定憲法諸事,皆急待討論,未可擱延,今以借款一案,爭論不休,致使尺寸之時光,駸駸坐逝,揆諸時勢,似有未宜。且借款一事,據院內宣言,並不反對,所研究者惟在此次政府之簽約,是否適法。夫慾知政府之簽約,是否適法,但須詳查前參議院之議事錄,並證諸前參議院當事之議員,自可立爲解決,無待煩言。此數語亦袒護政府。乃各持所見,異說蜂起,甲派以之爲違法,乙派則以之爲適法,迷離惝恍,聞者驚疑。且丙dang議員通電,謂:“政府違法簽約,已經多數表決,勿予承認”,而丁dang議員來電,則謂:“不承認政府簽約之議,並未經多數通過,不能生效。”于是此方朝飛一電,謂彼dang故事推翻,而彼方複夕出一文,謂此dang橫加誣罪。一室自起幹戈,同舍俨同敵guo,非僅駭域中之觀聽,亦慮贻非笑于外人。以guo會居民具爾瞻神聖莊嚴之地,而言詞之雜出如此,其何以慰人民屬望之殷耶?尤有不能已于言者,院內之事件,須于院內解決之,不特法理之當然,亦爲各guo之通例。若夫院內之事,而求解決于院外,瑞誠不敏,未之前聞。應該駁斥。今兩院議員諸君,以借款一事,紛紛電告各省都督民政長,意將訴諸公論,待決guo……

民國演義第24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24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