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胤禩的擔心,不是多余的。康熙皇上對他確實是有點不放心。這位康熙皇上,八歲登基,十五歲政,幾十年裏,內除權
,外定邊疆,修運河,減賦稅,讓全
百姓過上了安樂日子。可是,這幾年,他逐漸老了,很多事情力不從心了。想讓兒子們替朝廷辦點事吧,這些皇子、阿哥卻又不爭氣,往往是事也辦了,禍也闖了,留下一個窟窿,還得他這個當皇上的去
自過問、
理善後,替他們貼補丁。就說戶部清理欠款、追回
債的事兒吧,老四,老十三還算賣力,結果,太子爲了討好臣子,落個“寬厚待人”的名聲,一句話:“限十年還清”,把一件眼看到手的成績,又白白地送掉了,致使功虧一篑,令人痛心。後來,在萬般無奈之下,康熙只好把施世綸、尤明堂調到外任,保全了他們倆,又把胤祥派到刑部,給老八幫辦。可這麼一來,戶部的事就沒了正主兒,康熙皇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就讓阿靈阿署理戶部尚書。卻不料阿靈阿不是個省油燈,別看平日低眉順眼的,挺討皇上歡心,可辦事卻是怎麼歪怎麼幹。他一上任,就把十三爺和施世綸他們立下的章程全改了。頭一樣,就是追查“討債英雄”們的責任。皇上能保下施世綸、尤明堂,能保下太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可是不能把各省各地奉旨辦差。清還
債的人全保下吧。所以,這些人立刻便成了貪贓欠債官員們的衆矢之的。當然了,誰也沒那麼傻,拿“追還欠款”這件事給他們立罪名。可是,中
封建時代的官場,坑蒙拐騙的招數多著呢。有道是“慾加之罪,何患無辭”。什麼“老弱”啊,”疲軟”哪,什麼“辦事不力”呀,“剛愎自用”啊,只要想治你的罪,什麼理由找不出來呀。得!沒過幾個月,這些昔日跟著十三爺、施世綸幹得有聲有
的人,被參的參,貶的貶,全都落馬靠邊了。阿靈阿爲了給自己樹威信,去掉“署理”也就是咱們現代人說的“代理”二字,名正言順地當戶部尚書,就想方設法去買好。于是又下令開庫,“救濟”所謂“窮困”的京官。這個口子一開不要緊,全
各地也都上行下效,照此辦理。戶部把口子開一尺,下邊就敢開一丈。
庫裏剛剛收回來的銀子,又悄悄地流進了層層官吏的腰包。得到錢的,當然高興,紛紛上表給皇上,稱贊阿靈阿能
貼下情,辦事幹練。又是替他請功,又是保他升官,群口一詞,熱鬧非凡;可是,那些從前還了賬的,卻受不了了。怎麼,我們賣田地,賣房産,東借西挪地還債,反倒便宜了你們了?這不行,于是也紛紛上表。這個說,自己當年從龍入關,血戰疆場,身經百戰,出生入死,有多麼大的功勞;那個表白自己忠君愛民,兩袖清風,治理地方,政績卓著,前兩年破産還債之後,家徒四壁,
食無著,窮困潦倒,難以度日。那奏章寫得簡直是字字血,聲聲淚,就差沒說“把還了的錢再退回來”這句話了。怎麼?不敢說呗。皇上康熙是何等精明啊。不管表彰阿靈阿的奏折,還是哭窮叫苦的陳述,他看了之後,全都付之一笑,留中不發一一扣下來了。派總管太監李德全去戶部
庫裏一查,才幾個月的功夫,
庫又出了一千四百多萬兩的虧空。康熙這個氣呀!他恨不得馬上拿掉阿靈阿,再派人去重新清理
庫,討還欠債。可是冷靜一想,不行。上回信任了太子,把這件大事交給他去牽頭兒辦理,太子的身份、地位、權力僅次于皇上,還辦成這個模樣,要重新開始,派誰去掌管呢?太子當然是不能再委以重任了。可是除了太子,難道讓朕這個皇上
自出馬去過問戶部的事嗎?自己要是不出馬,誰又能鎮得住呢?而且,君無戲言,剛剛決定停辦的事,說話不算話,又重開事端,肯定會引起朝野震動,百官不安。假如鬧出亂子來,恐怕更不好收場。唉!千錯萬錯,錯在朕不該這麼信任太子,錯在太子辦事疲軟,優柔寡斷,沒有遠見,沒有魄力,他太讓朕失望了!
戶部清理欠款的事鬧了這麼個下場,康熙把希望全寄托在八阿哥的身上了。朝臣們都說八阿哥心地忠厚,寬以待人,辦事精明,深得人心,還送他一個“八佛爺”的雅號。如果八阿哥真有這麼大的本事,這麼好的人緣,萬一太子不爭氣,換他當太子,也可使家、社稷不至于在朕的百年之後亂了套。康熙正因爲有了這個想法,才決定把八阿哥派到刑部去,想讓他從“宰白鴨”的事打開缺口,清理全
的吏治,嚴懲那些貪官汙吏們。同時,也可以考驗一下老八的忠心和能力。可是,康熙皇上也聽說這位八阿哥和老九、老十他們關系密切,有“阿哥
”之稱。這可不是小事,不能不提防著點兒。不然的話,一旦他們從結
營私到串通起來
謀篡權,那可就不得了了。所以,康熙義想出一個辦法,把老九、老十也派到刑部,看這“阿哥
”的哥兒仨在一塊兒,能幹出個什麼名堂來。此外,還特意加進去個老十三。套句現代詞彙,這叫“摻沙子”。讓老十三去監督老八,免得老八他們胡作非爲。嗯,還不錯,這哥兒幾個幹了幾個月,總算把刑部的事理出眉目來了。老八寫成奏表,請皇上禦覽定奪。
誰知,八阿哥的奏表康熙不看還罷,一看之下可把他給氣壞了。據八阿哥說,經過內外查證,刑部的曆任官員,都是剛正廉潔、執法如山的清官。各省的道臺、府臺、縣官們,除了個別小人之外,也大都是忠心事主、廉潔奉公的。“宰白鴨”這樣的事,全就張五哥這麼一件。涉及這件案子受了賄賂的,是幾個典獄官和監牢頭兒,按律該斬。刑部尚書桑泰爾,侍郎唐赍成,有失察之罪,應革職降任。至于邱運生和張五哥這案子,雖有冤枉,但事出有因。邱運生五代單傳,他的小妾懷了孕,還不知是男是女。那個被他
汙的女子,不是佃戶,而是賣到邱家爲奴作妾的。把邱運生判了死罪,
分重了。可是既然判了,他們也沒法,又怕殺了邱運生就絕了後,事出無奈,才買通了看監獄的人,把張五哥換了進去。張五哥呢,既是私監販子,又是打死公差潛逃在外的罪犯,按大清律是該殺頭的。所以,讓他去替邱運生死,也不算冤枉。
八阿哥這個奏章寫得洋洋灑灑,頭頭是道,簡直是吏治清平,天下安定,幹壞事的、貪贓枉法的似乎只有那十幾個看押監牢、掌管文書的小書辦、小衙役和禁卒們。看書的朋友們自然明白,八阿哥所以要這麼辦差,是爲了維護任伯安,維護阿哥,爲了在大臣中落個“寬厚”、“慈悲”的好名聲。他采用的是老十四的辦法,打大雷,下大雨,卻不辦實事。真正貪贓枉法的人,被八阿哥保下來了,刑部和順天府裏經任伯安的手換的幾個“白鴨”,當然是更不能申冤了。八阿……
康熙大帝16 考皇子康熙費心機 欺君父胤禩弄機巧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