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康熙大帝>27 密行蹤明令換信牌 勤政務夤夜讀奏章

《康熙大帝》27 密行蹤明令換信牌 勤政務夤夜讀奏章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就在楊起隆和鍾三郎會的人秘密策劃,要毒死皇上,嫁禍給吳應熊的時候,吳應熊卻忽然闖了進來。一陣冷笑之後,他昂然走到楊起隆身邊。翹起二郎tui坐下,掏出煙袋抽了起來。隨在他身後的,是一位彪形大漢,身挂寶劍,氣字軒昂地站到楊起隆和吳應熊之間,威風得像一尊護法天王,擺出了隨時可以保護吳應熊、擒拿楊起隆的架勢。這個人,就是有名的打虎將皇甫保柱。

  一時間,驚得衆人瞠目結she,連一向機靈的楊起隆和足智多謀的李柱,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周全斌是這座宅子的主人,眼見氣氛尴尬緊張,忙上來應酬:“朋友們只不過在無事閑談朝局麻!額驸大人何必當真呢——看茶!”

  “你們是閑談,我也是閑談,不過話說在前邊,我這人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既不要別人代勞cao心,也絕不肯代人受過。哼哼,殺掉皇上,嫁禍吳家,我們就那麼容易受人欺侮,”

  軍師李柱在心裏暗暗琢磨“吳應熊一向深居簡出,怎麼今天突然一反常態,冒著風險來闖鍾三郎香堂呢,其實,李柱不知道,吳應熊出窩,是讓康熙逼的。昨天,康熙忽然駕幸額驸府,說了一大堆規勸、勉勵的話。吳應熊都沒聽進去,卻只記住了一點,就是,吳三桂不撤藩,不到遼東老家,朝廷就不准他們父子團圓,他吳應熊還得乖乖地在京城裏當人質。眼見得朝廷撤藩诏書已經發出,料想父王起事只在旦夕之間,而只要父王一動手,他吳應熊立刻就會被朝廷鎖拿,就會人頭落地。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父王舉事之前,逃出京城。可是,吳應熊也知道,自己身爲額驸,又是吳三桂的長子,公開逃不行,靠保柱一人保護,也難以混過萬shui幹山,唯一的辦法,是借助鍾三郎香堂,只要楊起隆傳旨馬上起事,他定可乘亂出逃。但是,自己和楊起隆之間,一向是同chuang異夢,各打各的算盤。要讓楊起隆幫忙,軟術不行,硬拼也不行。必須鎮之以威,再誘之以利,才能達到目地,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帶著皇甫保柱來闖鍾三郎的總香堂來了。

  李柱不愧爲楊起隆的軍師。就這麼一問一答之間,他已經鎮定了情緒,而且抓住吳應熊話裏的破綻,發起進攻了:“哼……世子雄才大略,老謀深算,我我等十分敬佩。卻不知你這位堂堂額驸,王爺世子,爲何要屈駕來此,莫非有什麼要務要與我們鍾三郎香堂商議嗎?”

  “不錯,李先生剛才對眼下形勢的高論,吳某也聽到了,確實是一針見血,字字中肯。只是你們剛才商議的那個辦法,卻有點太損了。咱們還是不要自相殘害才好。要知道,沒有我們的支持,你們是成不了氣候的。”

  “何以見得呢?”

  “家父平西王,握藩鎮,擁重兵,雄居西南二十余載,兵精糧足,猛將如雲,號令一出,四方響應,你們,哼……”

  楊起隆突然打斷了吳應熊的話:“什麼平西王?不要忘了,你父qin是我大明的平西伯!放著我這朱三太子在此,你們難道要自立新朝嗎?”

  “哈……,朱三太子,朱三太子,好吧,就算你是朱三太子,就算你有百萬信徒,牛街清真寺一仗,不才已經領略過你們的實力了。要說,你是天皇貴胄,風子龍孫,也沒人敢不信。可是只要家父起兵,找出百八十個‘三太子,算什麼難事,話又說回來,眼下,能協手起事者,家父與楊兄而已。如今兵馬未動,先在這裏高論什麼新朝,明朝,豈不惹有識之士笑掉了大牙嗎?嗯?”

  李柱心中暗暗吃驚,他一向瞧不起吳應熊,背後也常罵他是個“莽熊”,今天的交鋒,才使他認識到,這個家夥的城府之深,和用心之刁。他見吳應熊在後邊的話裏留了余地,便趁坡下臺階,順著話音開言了:“好好好,世子大才高論,果然不同常人。眼下,你我兩家都有難chu,自應和衷共濟,同心同德才對呀。”

  楊起隆也無意說下去,他關心的是吳應熊來此的真正目的!“請問吳先生,令尊的心思到底如何呢?”

  吳應熊狡诘地一笑:“家父尚未來信,不過諸位放心,家父決不會束手待斃的。”

  “那麼,吳先生你自己怎麼打算呢?”

  吳應熊避而不答:“你們剛才說的給康熙闖點亂子,我贊成;栽贓,可不是上策。最好是貴堂迅速集結兵力,騒擾京師,讓朝廷無暇南顧,家父即可乘勢起兵,平定南方,這樣,你我南北呼應,會師中原,共圖大業。”

  “那麼,吳世兄身爲人質,令尊義旗一舉,你當何以自chu呢?”

  “光複漢業,是你我共同心願,吳某生死何足道哉!”

  此言一出,楊起隆明白了。啊!鬧了半天,說的天花亂墜,原來是讓我們鬧亂子,你好乘亂逃tuo呀。好吧,送給你一顆定心丸:“吳先生,既然是兩家通力合作,我們也是信義之人,豈能讓公子獨自赴難?你出京之事,包在我們身上了。”

  “多謝楊先生,吳某若要離京,自有良策,不勞費心!”

  李柱見吳應熊還在充硬,便緊盯著問了一句:“怎麼,世子不相信三太子的話嗎?”

  “豈敢,豈敢,諸位都是信義之人麼?”

  楊起隆忽然哈哈大笑:“哈……,人說曹cao多疑,我看先生不亞于當年的曹阿瞞!”說著,從懷中取出一面銀牌,鄭重交給吳應雄,說道:“這是我會十二面信牌之一,送你一面!拿了它,各chu鍾三郎會衆都會保護你的,又有這位威風凜凜的打虎上將隨身侍衛,還怕不能安全tuo身?”

  “哈……楊先生真有龍種的氣度!”吳應雄笑著站起身來,也從懷裏取出一面銀牌遞給楊起隆,“我早已仿造了一面。不然,今夜哪裏能闖入你這密室?這個假的你拿去,十二面變成了十三面,哈哈哈……”又轉身對李柱說道:“李先生,我剛才說過了,不要爲我多cao心,趕快動手才有出路。好了,在下告辭。”說罷,帶著皇甫保柱揚長而去。

  楊起隆看著他們出去,“啪”地將假銀牌摔在桌子上,冷笑著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傳令,一切信牌全部作廢重造。眼下一律暫用暗語聯絡。”

  李柱又加上一句:“這個吳應雄,決不能讓他回到雲南!各路香堂,一經發現,立即鎖拿!”

  一場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飄向城頭,飄向巍峨連綿的宮殿,也飄向爛面胡同的茅屋草舍。整個京城籠罩在一片潔白之中,仿佛是沒有貧富,沒有貴賤。但就在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裏,有人煮酒論詩,有人卻啼饑號寒,那境況是絕不相同的。

  此刻,周培公的心境就很複雜。他在爛面胡同的雪地裏,已經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了。他的頭上、身上落著厚厚的一層雪,而心裏,卻是一陣發熱,一陣發冷。

  自從前年在阿瑣的小攤上,吃了一碗熱豆腐腦,兩個燒餅,又受了小……

康熙大帝27 密行蹤明令換信牌 勤政務夤夜讀奏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27 密行蹤明令換信牌 勤政務夤夜讀奏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