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河鎮以北,皆是易俗鄉的轄地。西面的易俗河從衡山的祝融虎跑泉發源,在鎮北與湘
合流,流經的地方全是小山小嶺,也叫涓河。
出鎮口路一分爲二,大道前抵衡山縣,西南合出的小道,則傍著易俗河進入山區。越往裏走,越覺得荒僻,沿途的小村小集,大部分成了廢虛,走上半天,路上也見不到半個人影出現。
已牌左右,該過去的人都過去了。
捕頭快活一刀帶了三名巡捕,站在鎮南的柵口,目送吳錦全和吳忠、吳勇兩仆的背影遠去,方喘過一口大氣,領著三位手下往回走。
“算是送走了瘟神。”這位赫赫有名的捕頭語氣中充滿無可奈何的意昧:“天老爺保佑,保佑他在衡山跌死,不要死在我的管區裏,阿彌陀佛!”
“張頭,不要妄想。”一位巡捕苦笑:“這個鬼旗人身懷絕技,手下十四個人皆是可怕的高手,會跌得死他?他的命長得很呢!”
“不見得。”快活一刀冷笑:“十四個人,平白失蹤了兩個,算什麼高手?”
“少了兩個,但卻得到六個。”巡捕冷笑:“本城的六霸天,全被他較硬兼施弄走了!”
“讓他們死,統統一起死,天下就太平了。”快活一刀咬牙說,顯然他恨透了本城的六霸天。
剛進入柵口,一柔軟轎在兩名健仆的護送下,輕快地從鎮內匆匆出了柵口,兩位轎夫也健壯如虎,轎在肩上似乎輕如毛。
香風人鼻,是從轎內散發出來的。
快活一刀租屑一皺,位立道旁目送軟橋南行。
“象是往南嶽進香的女香客。”他自言自語:“爲何不乘船至省山縣,和冒險走匪盜出設的山徑?怪事!”
“張頭,你沒看見那兩個健仆?”另一個巡揚說:“象鐵塔似的身材,科手大腳孔武有力,三二十個小賊,算得了什麼?”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人家當然必有所傳,你擔什麼心?走吧;到鎮上找吃的,吃飽了趕回城銷差,晚上睡個平安大頭覺。”
四人進入鎮中的小酒肆找吃的,另一家小店則出來了便呼呼的李宏達,身上什麼都沒帶,僅將荒囊在腰帶上。
顯然,這位李宏達是有意在避免與快活一刀碰頭,等快活一刀四人入店之後,才匆匆離開的。
這條山徑雖非往來大道,但卻是衡州與寶慶兩府山區的貫通各村鎮交通線,並不是無人行走的道路,每天都有附近的鄉民往來。李宏達走了之後,隨後啓程的人也先後走上了這條道路。
今天,這條路上似乎比平常有點不同,往來的人比平常多了一兩倍。
遠出三四裏,大道前後古無人蹤。
李宏達進入路右的一座茂密竹林,竹林深,站著一位赤發黃須的魁偉中年人,腳下有一只大包裹。
“少爺,要不要我先到前面去?”赤發黃須中年人欠身恭敬地問。
“不必,在後面跟來,以免引起注意。”李宏達沈靜地說。
“遵命。”
“如非必要,不許露勝。”
“是。”
“來的人無一庸手,不要和他們交手拼搏。”
“是。”
“傳信給三煞,查一查南天燕子的根底,據我所知,南天舒的家在桐城,當年左良玉大兵下南京找福王其帳,沿途婬擄掠,沿江城鎮成墟,燒殺一空,桐城後家遭受飛來橫禍,子孫無子遺。這裏竟然出現了南天燕子的孫兒孫女,委實可疑。”
“少爺,南天燕子的墳墓,好象不是假的呢!”
“確實真的,但是不是箕豹把靈骸遷至明月山,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已經過了漫長的三十余年。反正我要跟去,不難查明真相。”
“如果唐家弟確是南天燕子的孫兒女……”
“我會替她弟倆盡力。對忠臣義士的後裔,我尊敬他們。”
不久,一個人影從竹林的另一面鑽出,向南昂然而去。
大道繞過一座小山腳,山腳有一座破敗的小村莊。村口,建了一座歇腳亭,有茶供應。但如果想進食,或者補充山行物品,象草鞋、松明、而笠等等,必須在村口的那家賣雜貨兼賣酒食的小店張羅。
貨兼賣酒食的小店張羅。
軟轎就停在小店前,旁的大樹下,腳前放了一只有一位轎夫在轎旁看守,坐在轎只盛菜的荷頁包,葫蘆中有酒,正多的大樹下,葫蘆中有酒,正在寫意地進食,銳利的目光,打量著業往的人。
遠遠地,來了一位佩劍挂囊的遊山書生,腳下從容不迫,斯斯文文真有幾分書卷氣。高大、修偉、河河溫文、眉清目秀……總之,是一位有如臨風玉樹的讀書人。如果身旁帶了書童,就十全十美了。
那年頭,沒有錢的人,那敢奢育讀書?有錢就有奴仆,讀書人就該有書僮隨行。
但這位書生沒有書僮,包裹得自己提。
那把佩劍,一看便知是擺樣子裝飾用的飾劍,輕、窄、不開鋒,只能舞,不能用來殺人。
書生的腰帶上,懸了一只蕭囊。讀書人會吹常,不足爲奇,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大太陽下,書生竟然不戴遮陽帽,前半邊腦袋剃得油光亮,腦後用的大辮子黑油油,走起路來辮子不但搖擺,更增三分斯文氣概。
書生向小店走。
天近午,真該找地方進食或歇息了,錯過了歇腳站,往後就很難找到歇息進食的地方啦!
轎夫瞥了書生一眼,不再留意。
小店的店堂不大,兩間門面,一邊讀食物,一邊賣雜貨,店主是位和和氣氣的中年人,有兩名十七八歲的店隊招待食客。
對面賣雜貨的長櫃內,照料生意的是一位十五六歲清清秀秀小村姑,一雙清亮的大眼睛,不時向那桌的食客瞑,眼中有驚羨、詫異、向往等表情。
六張小食桌,四張有人。
那引起小村姑注意的一桌,有兩個人。一位是明眸皓齒,美如天仙的少女,美得令同的人也羨爐不已,所穿的綢杉絹裙皆繡有搶眼的雲霞花紋圖案,身材發育勻稱恰到好
,充滿青春朝氣。
在這窮鄉僻壤,出現這種富貴人家的千余小,所引起的騒動是可想而知的。
下首的一位是中年仆婦,穿著打扮也顯露出大戶人家的氣派。
但這位仆婦的腰間,卻鳳了一把可以殺人的長劍,劍鞘古斑斓,劍穗有一顆大紅寶石光芒四射。
兩位健仆與一名轎夫,在另一桌進食。
原來軟轎又寬又大,可以乘坐兩個女人,難怪兩個轎夫第三桌有兩位食客,兩個面目沈,
內藏有短兵刃的中年人。
第四茶有三個潑皮打扮的大漢,吃相極爲粗魯,三雙怪眼不時貪婪地在少女身上打轉,卻不敢放撥。
那位中年仆婦不好惹,目光如……
紅塵碧玉第4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