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雲中嶽>紅塵碧玉>第5章第2小節

《紅塵碧玉》第5章

第2小節
雲中嶽作品

  [續紅塵碧玉第5章上一小節]熟天下一些各地主要方言、風俗、世情、禁忌,甚至微不足道的習慣和迷信,我只能說我是天下人。”

  “跑江湖的?”蔡枯榮問,自以爲是的笑笑。

  “很難說。”他也笑笑:“一般說來,很多人把跑江湖的稱爲江湖人,說得籠統而缺乏敬意。把癟三騙根與官小毛賊看成江湖行業,也把出生人死的保镖英雄與闡揚義勇的武師看成江湖人,未免有欠公允。

  “在下不想爲什麼人正名,也沒有興趣嘲弄自己是那一類人。總之,老話一句,我目前湊巧能幫助你們,我就是好了。

  山與山不會碰頭,人與人可能會重新見面;以後,我就很難說了。

  “附近可能有猛獸,我得到四chu走走,做一些防險的准備,兩位不要亂跑,天黑了相當危險。”

  他取了兩塊肉脯,出門投入茫茫暮se中。

  “二爺爺,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小玉不勝迷惑地低聲問。

  “不容易揣測,總之,是個深藏不露的奇人。”蔡柏榮老眉深鎖:“同樣地,粗yi亂服,言談粗擴,掩不住他的絕世風華,有如寶劍在匣。套用他的話:每個人多多少少會受到感情的左右。我問你,你是不是先入爲主,對他有了幾分好感?”

  “二爺爺,玉兒不否認。”

  一所以,你心中已先將他看成好人。”

  “他救助玉兒也是實情。”

  “有些萬惡之徒,偶或也會天良發現。楚霸王英雄蓋世,但有時卻chuchu表現出婦人之六。”

  “二爺爺,這樣批評他,公平嗎?”

  “批評誰?楚霸王?呵呵!二爺爺配嗎?”蔡相兼風趣地笑了:“明天找到村落,二爺爺替你買老姜治病。”

  “有用嗎?”

  “一定有用。”老人家肯定地點頭:“他說話信心十足,不會信口雌黃。丫頭,有些老祖母單方是很神奇管用的。所以說偏方一味,氣死名醫。

  “這種用老姜敷膝治瘧的辦法匪夷所思,他能說出治療時的症狀,必定替人治過,一定管用。”

  “二爺爺。”小玉慾言又止:“玉兒……玉地想,我們該回去了!”

  “回去?”蔡柏榮大感詫異:“在這已有線索有了頭緒的時候回去?爲什麼?”

  “不……不爲什麼。玉兒想,這些人不值得lang費我們寶貴的時間,耽誤我們其他的工作。”

  “丫頭,作態度的改變是有原因的。”蔡枯榮的神se變得十分嚴肅。“受人涓滴,報以湧泉。你對這難測的年輕人動了感恩之念……”

  “二爺爺……”

  “我明白你想說些什麼,想解釋些什麼。”蔡柏榮搖手製止小玉解釋:“可是,你別忘了,十二義士十八忠貞的靈骸,在清兵的嚴密看農副産品下,神不知鬼不覺被人移走,清兵籠絡人心的手段受到挫折,不會甘心。

  “大亂之前,他們無暇追究、現在,正是時候,表揚忠貞,正是當政者統治鞏固後必然的手段,用來鼓勵現在的人,替他們的皇朝效忠,畢竟他們已經穩坐了卅余年天下,年輕的一代,已忘了從前的皇朝。一世,統治應該穩固了。

  “南天燕子的假墓被挖掘,說明並不是單純的江湖尋仇事件,已經出現征兆,你怎能輕言放棄?”

  “二爺爺……”

  “你是怕這位年輕人,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個?”

  “這……玉兒是有一點懷疑。”小玉的神se顯得有點不安。這些人各有神通,每一批人都具有強大的實力,明暗之間各展機謀,他……”

  “他可能是那一批人的dang羽?”

  “很可能是姓吳的人。”

  “而姓吳的,卻是我們最擔心的目標。”蔡柏榮苦笑:“極可能是官方的秘使。丫頭,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些小恩惠而忘了我們的目的,知道嗎?”

  “玉兒明白。”

  “那就好。”蔡相兼有意結束話題:“好好進食保住元氣,好好歇息養足精神,以後有得忙呢!”

  李三回來時,破門已經修好了。三個人各自往草堆中一鑽,平安地度過冷寂的一夜。

  次日一早,他囑咐蔡枯榮祖孫,晚上別忘了搗美治病。給了蔡伯榮一包葯散,說是今天同一時間,也許提早或延後一時半刻,寒熱必定會重新發作,等寒冷將過,眼下葯敬可以防止高燒。

  冷,人並不怎麼難忍,取火或穿暖些便可克服,熱,可不是好玩的,高燒可以損壞身ti的其他器官,所以必須預防。

  他不能耽誤行程,無法沿途照料。

  這種病,也不需要特別照拂,有些人可以自行痊愈,有些人拖上三年兩載依然活得好好的,因此,他不需護送他們到橋市。

  他走後不久,祖孫倆也收拾就道。

  遠出六七裏,李三看到路旁擱在山溝上留置的記號。不久,荒僻的山道中失去了他的蹤影。

  這兒向有合出一條小徑,伸向山林深chu

  路旁,立了一座指路碑,上面刻的字是——“西南至湘鄉,西至紫石壘。”

  西,是指右面岔出的小徑方向。以壘爲地名,可知那chu地方,並不是什麼繁榮的鎮市。

  這裏距衡山遠著呢!但在地理山勢來說,算是衡山山區。衡山山勢雖說起自祝融feng,並不是平地而起的;止于回雁,也非山勢立盡。

  外地人到了這兒,連方向也摸不清。但是本地的人,都知道紫石壘是古代遺留下來的軍壘地名,南蠻南遷之後,軍壘失去作用,淹沒了數千年,已無蹤迹可尋,名存實亡。

  目前,那地方是一個小村落,有三二十戶人家,全是些種山的所謂山民,村名就叫做紫石。

  村位于隱山南麓,俗稱龍王山。山頂有一座大地,叫龍批。據說山上曾經發現隱居的僧人茅蓬,所以叫隱山。

  紫石村距湘鄉並不遠,但卻是湘潭縣的轄地,村民生息其間,窮山惡shui生活不易,與外界幾乎斷絕往來,非本地人士,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chu閉塞的地方。而湘鄉地境的人,反而知道紫石村那些強悍的山民不好意。

  chu此窮山惡shui之中,對外界的動靜變化,難免反應遲鈍,有些人一輩子恐怕就沒有進過城。

  大亂期間,避兵的人很多,難民絕大部份是來自湘鄉城的入。這兩年來,難民已陸續返回縣城,紫石村重新成爲閉塞的小山村,幾個領導人物仍然統治者這一帶山川,主宰著紫石村的一切,他們是實際的統治者,官府的政令,在這兒形同具文,管理也鞭長莫及。

  村西的黃家,主人黃家才,是一位面孔樸實的花甲老人,擁有以西幾座山,山上種杉樹,山下種雜糧,相當富足。

  他生有三個兒子。裕山、裕富、格貴,都成了家有了兒女,因此黃家才事實上已是含信弄孫有福氣的人。

  但黃家並非是本村的領導人物,他只……

紅塵碧玉第5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5章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