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雲中嶽>亡命客>第1章第3小節

《亡命客》第1章

第3小節
雲中嶽作品

  [續亡命客第1章上一小節]前,平定了荊裏流民之亂,開設了鄖陽府,打通了漢江山區,正式開放商旅行走,洶廣入陝,便不需繞道河南,可溯漢江直上。

  但要到陝西的首府西安府,走漢江反而遠了,只需經河南淅川縣,走荊子口入陝,或者走丹江由shui路上行,到西安府近多了。

  從南陽府入陝的古道,在富shui關入陝,經商南、武關、龍駒寨驿,直達商州。商州往西安府,這一帶山區全是往西安府的轄地。

  這一帶山區,從前本是禁地,開放之後,逐漸繁華起來,這些年來,這條古道成了最重要的通道,商旅絡繹于途,比潼關大道差不了多少。

  古道經過武關,便向西移,九十裏到第一大驿站龍駒寨驿站,在距驿站四十余裏,便和丹江會合並行,時合時分。所以走丹江shui路,是不經過武關的。

  丹江在這一段流域中,十分險峻,shui流湍急,穿過無數山峽,流過無數險灘,所以江中只可通航五石以下的板船,用chu不大。

  距龍駒寨約廿余裏,有兩座險灘,叫影石灘,下面叫小影石灘。影石灘上遊十余裏,便是不著名的虎頭feng黑龍潭。

  虎嶺的西面三兩裏地,有座小山村,叫蔡家莊,莊中約有百十戶人家,全姓蔡,從蔡家莊到龍駒寨,不足二十裏。

  蔡家莊據說是從河南遷來的,確否,得查查族譜;反正無關宏旨,不查也罷。

  待將歲月拉回二十年,那是大明嘉靖十五年。

  物腐而後蟲生,無半點假。

  朝內,皇帝老爺祟信道教,老道邵元谷封致一真人,無所不爲,替皇帝老爺下令搜尋天下間的靈芝奇葯,鬧得天下ji飛狗跳。爲了皇帝老爺長生不老,用人參喂羊,再殺羊喂狗,殺狗煉葯給皇帝吃以補元精,真是荒唐至極!

  朝中的官,當政者是嚴嵩,此乃是明朗的大jian臣,不言都知。

  而邊疆呢?不得了。邊疆東南,倭寇如火如茶,鬧得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滿人又向關內進攻、進攻、又進攻;烽火萬裏,血流成河。

  而皇帝老爺卻天天修長生,屠殺那些勸他不要迷信的大臣。

  大明皇朝搖搖慾墜,病入膏肓。

  guo內稅重刑重,官吏們懶了,大家開只眼閉只眼,向老百姓伸手。

  蔡家莊,十五年九月庚午日,有一個未來的亡命徒,哇哇落地。

  那是蔡家莊莊主的二房兄弟蔡崇安的兒子,取名文昌。蔡家莊近四代的輩份,排行四字是“崇文尚武”,

  “祟”字一代是“文”,小娃娃便叫“文昌”,叫起來省掉輩字,叫昌兒。另一個ru名取得好,叫小虎。

  小虎子真糟,三歲之前不會說話,也不會哇哇叫,蔡崇安只有這麼一個命根,憂心如焚,怕小娃娃會變成啞巴,更怕是白虎星投胎。據傳說,白虎星如果開了口,叫誰誰倒黴,被叫的人必死,平民百姓信鬼神,迷信太普遍了。

  真巧,小娃娃滿三歲後的第十三天,他叫了,不僅是叫mama,連爹也會叫了。

  不到半月,龍駒瘟疫流行,東起河南南陽,西迄商州,死了好幾百人,蔡家莊四五百人口中,象一陣yin風飄過,飄走了百余老小,崇安夫婦倆,也是百余名應劫中的人,雙雙撒手同赴九泉。

  小虎自幼長得很象頭ru虎,他安然度過了瘟疫期,日漸茁壯。

  蔡家莊有些人,在瘟疫期中向外逃難,三年之後,返回的人不到逃出的三分之一。從此,蔡家莊中落了,北面離村稍稍遠的田地,開始無人耕種,開始荒蕪了。

  蔡莊主身爲一莊之主,他不能離開,蒼天有眼,莊主夫婦和他的獨子文華,居然平安地渡過了瘟疫期。

  在小文昌來說,不但不值得慶賀,卻是他受苦受難的開始。蔡莊主夫婦倆不怨天,卻怨小虎子爲村人帶來了災禍,白虎星開口,不但叫死了爹娘,更克死了莊中百數十條生命,替全莊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好家夥,這還了得?

  小虎子家中的田沒人耕,屋子沒人住,他只好跟著大伯度日,哪還會有好日子過?

  不止此也,莊中其他的老小,在莊主夫婦說出小虎子是白虎星時,頭腦簡單的他們,竟然視小虎子如眼中釘。幸虧小虎子還小,不然早被祠堂的主事父老下令活埋了。

  小虎子就在這種環境中活下來,在仇恨中生長。

  六歲時,他開始替大伯放牛,牛比他高了兩倍。

  八歲,他下田割麥子,令他痛苦難當。

  殘羹冷飯,令他骨瘦如柴,但骨骼卻是超人的結實精刃,無病無痛。大棍子挨,大耳光捆,他不在乎。

  在莊中年輕的一代來說,在莊內,父老們禁止小孩和他玩耍,但到了山野中,尤其是虎嶺,娃兒們卻沒有任何仇視的因素存在,和小虎子玩得很來勁;因爲小虎子鬼怪多,膽子大,shui裏火裏他敢去,逮鳥摸狗他有極高的天才,了不起,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們的領袖。

  他就在這種畸形的生存空間裏生存,長大。

  村西,有一座不太高的山坡,坡的那一邊,是影石村,村中有百十戶人家,共有三姓,張、王、貿,村主姓張,名良佐,影石村的三姓,據說也是從河南邊來的,但比蔡家莊早了二三十年,所以西面直至龍駒寨一帶的肥田,全是影石村的。

  張良佐在龍駒寨,開了一家鐵鋪,一家油行和一家磨坊,算起來他是半農半商,不許穿綢著緞,但張村主不管這一套,照穿不誤,山高皇帝遠,官府也懶得管閑事,何必自找麻煩?這年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影石村設了一家夫子店,教野猴子們讀書,學生是十三歲以下的娃娃,大孩則到商州考學堂,考不取再回采請家庭教師補,或者幹脆下田弄莊稼。

  小學塾中,老夫子是外地人,據說是來自開封府的落魄窮儒,肚子裏的墨shui倒裝了不少。姓商,名岚,人生得修長而文弱,還有點老花眼,花甲年紀,有老花眼不算稀奇。這位夫子修養好,見人笑眯眯,大得村人好感,誰也不再去查夫子的三代履曆。

  影石村上次也死了不少人,但張村長不怨天也不尤人,他努力使村子康複,出錢出力重整家園,學塾不僅未關閉,更增設了一間武館,用重金到少林聘請了兩位有道的高僧,安置在村中的宏濟寺中,宏濟寺便成了武館的館址,與學堂的學塾近在毗鄰。

  影石村與蔡家莊,數十年鄉鄰感情相chu得不錯,影石村欣欣向榮,蔡家莊卻在沒落中,請不起教書夫子,也不想請,便與張村長情商,讓村中小猴子們沾沾光,學上兩籮筐大字。

  張村長也慷慨,沒話說,義不容辭,相距一道山坡,不到兩裏地,人不qinqin,就答應了。

  從此,蔡家莊的小猴子們,一早便越坡到影石村,午問返回,下午不必前往,也用不著補習。

  小虎子是唯一被摒棄在學塾外的人,他開始感到孤單。八歲,正是黃金的童年,……

亡命客第1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章第4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