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海底兩萬裏>第十一章 薩爾加斯海第2小節

《海底兩萬裏》第十一章 薩爾加斯海

第2小節
外國科幻作品

  [續海底兩萬裏第十一章 薩爾加斯海上一小節]魚或是海賊飛魚, 或是鴦形鲂鲋,它們的發光的嘴當黑夜間在空中畫了一條條的火線後,像流星一 樣潛入沈黑的shui中。

  一直到3月6日,我們的船都在這種情形下繼續行駛。13日那一天,用諾第留 斯號來作探測海底的試驗,這使我十分感興趣。

  我們從太平洋的遠洋中出發以來,差不多已經走了一百三千裏。測定的方位 是我們在南緯45度37分,西經37度53分。就是在這一帶海shui中,海拉爾號的鄧亨 船長曾投下一萬四千米長的探測器,但沒有達到海底。也是在這裏。

  英guo二等戰艦會議號,海軍大尉已爾克投下一萬五千米長的探測器,也沒有 達到海底。

  尼摩船長決定送他的船到最深的海底,來檢查一下以前多次所得的探測成績。 我准備把這次試驗所得的結果完全記錄下來。客廳的嵌板都打開了,船開始潛shui 下降的動作,一直要抵達最深的shui層。

  人們很可以想到,現在不是用裝滿儲shui池的方法來潛shui下降了。或者這種方 法不可能充分增大諾第留斯號的比重,使它一直潛到海底。而且浮上來的時候, 要排除多裝的shui量,抽shui機可能沒有足夠的強力來抵抗外部的壓力。

  尼摩船長決定這樣探測海底,即使用船側的縱斜機板,使它與諾第留斯號的 浮標線成四十五度角,然後沿著一條充分引伸的對角線潛下去。這樣安排好後,” 推進器開到最大的速度,它的四重機葉猛烈攪打海shui,這情景簡直難以形容。

  在這強大力量的推送下,諾第留斯號的船殼像一根咚咚震響的繩索一樣,全 部抖動,很規律地潛入shui中。船長和我在客廳中守候,我們眼盯著那移動得很快 的壓力表的指針。不久就超過了那大部分魚類可以生活居住的shui層。有些魚類只 能生活在海shui或河shui的上層,其他數量較少的魚類又時常住在相當深的shui中。在 後一種魚類中,我看到六孔海豚,有六個呼吸口,望遠鏡魚,有望遠鏡一般的巨 大眼睛,帶甲刀板魚,這魚有灰se的前song鳍和黑se的後song鳍,有淡紅se的骨片song 甲保護,最後,榴彈魚,生活在一千二百米的深chu,頂著一百二十度的大氣壓力。

  我問尼摩船長,他是不是曾在更深的shui層觀察過魚類。

  他回答我:

  “魚類嗎?很少很少。但在目前這一階段人們對于科學又推測到些什麼?人 們知道了什麼?”

  “船長,人們所知道的情形是這樣。人們知道,深入到海洋下的最底層,植 物比動物更不容易生長,更快地絕迹。

  人們知道,在還可以碰到一些生物的shui層,任何一種海産植物也沒有了。人 們知道,有生活在二千米shui深的肩挂貝,牡蛎類,兩極探險英雄麥克·格林托克。 曾在北極海中二千五百米深chu,采得一個星貝。人們知道,英guo皇家海軍猛犬號 的船員從二千六百二十英尺,即一海裏多的深chu,采得一個海星。尼摩船長,您 或者會對我說,人們實是一無所知吧?"“教授,”船長回答,“不,我不能這樣 不客氣,不過,我要問您,您怎樣解釋這些生物可以在這樣深的shui層生活呢?”

  ”我用兩個理由來解釋,”我回答,“第一,因爲那些上下垂直往來的shui流, 由海shui的不同鹹度和不同密度決定,發生一種運動,足以維持海百合和海星一類 的原始基本生活。"“對。”船長說。

  “其次,因爲氧是生命的基礎,人們知道,氧溶解在海shui中,並不因shui深而 減少,反因shui深而增加,而底下shui層的壓力又把它壓縮了。”

  “啊!人們知道這事嗎?”尼摩船長回答,語氣有點驚異。"那麼,教授,人 們當然知道,因爲這是事實。我還要說,魚類的缥子,當魚是在shui面上捕得的, 裏面藏有的氮多于氧,但從shuichu捉到它們時就相反,氧多于氮。這也是證明您 所說的這一點是對的。現在我們繼續做我們的觀察我的眼光盯在壓力表上面。表 指六千米的深chu。我們下沈開始以來有一小時了。諾第留斯號跟它的縱斜機板溜 下去,老是往下沈。汪洋無物的海shui顯得十分透明;這種透亮xing簡直無法形容。 再過一小時後,我們到一萬三千米,即三裏又四分之一深了,但人們還沒有感到 就要抵達海底。

  但是,到了一萬四千米的時候,我看見帶黑se的尖頂從海shui中間露出來。不 過這些尖頂可能是屬于跟喜馬拉雅山或白山①一樣高或更高的山的feng頂,下面的 深淵還是深不可測。

  諾第留斯號雖然受到強大壓力,但仍然繼續下降。我感覺它的鋼板在螺旬· 銜接的地方都顫動了,“白的方格鐵板有些彎起來了,它的中間隔板發出悲鳴了, 客廳的玻璃窗受海shui的壓力好像要凹陷了。如果這架堅固的機器,不像它的船長 所說過的,堅硬得像一大塊實鐵:那它一定早就要垮了。

  在掠過那些敞在shui底下的岩石斜坡的時候,我仍然看到~些介铪類、蛇蟲類 、活的刺蟲類,以及某種海星。

  但不入,動物生活的這些最後代表也不見了,在三裏下了面,諾第留斯號就 超過了海底生物可以生存的界限了,像氣球上升到不可以呼吸的空氣外層那樣。 我們到了一萬六千米,四裏的深度,諾第留斯號身上這時是頂著一千六百大氣壓 的壓力,即它身上每平方厘米頂著一千六百公斤的重量。

  “多麼新奇的地方!”我喊道,“走進這人類從沒有到過的最深chu來!船長, 請看那些宏偉的岩石,那些沒有居民的岩洞,那些地球的最深收容所,不可能有 生命存在的地方!

  這是從沒有人知道的壯麗鳳景,爲什麼我們只能把它們保存在記憶中呢?”

  “教授,”尼摩船長問我,“您想得出比僅僅放在記憶中更高明的辦法嗎?”

  “您這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的意思是說,在這海底深chu,拍照是再沒有更容易的了!”

  我簡直來不及向他表示這新提議使我發生的驚奇,由于尼摩船長的吩咐,立 即有一架照相機拿到廳中來。從敞開的嵌板望去,海shui周圍受電光照耀,顯得非 常清楚。我們的人工光線沒有任何yin暗、任何暈淡不勻的地方。對于這種xing質的 照相,就是太陽光恐怕也沒有這種光線便利;諾第留斯號在它的推進機的力量下, 受它縱斜機板斜度的管製,停住不動。照相機于是對准海洋底下的風景拍攝,沒 有幾秒鍾,我們就得到了極端清楚的底版。

  我現在拿出來的是正面的陽版底片。人們在照片上看到那些從來沒有受過天 上照來的光線的原始基本岩石,那些形成地球的堅強基礎的底層花崗石,那些在 大石堆中空出來的深幽岩洞,那些清楚得無可比擬的側影,它們的輪廓作黑se的 線條,像某些佛蘭蒙畫家①的畫筆所繪出來的一樣。在更遠一點的地方,是橫在 邊際的山脈,有一道波紋彎曲的美麗線條,作爲這幅風景的底層遠景。我不可能 描寫這一群平滑、黝黑、光澤、沒有薛苔、沒有斑點的岩石,它削成離奇古怪的 形狀,並且牢固地矗立在細沙形成的地毯上,沙受曳光的照耀,閃閃發亮。

  可是,尼摩船長照完了相,對我說:

  “教授,我們上去吧。不要過久地停留在這個地方,也不要讓諾第留斯號過 久地頂住這樣的壓力。”

  “我們上去。”我回答。

  “您好好地站穩。”

  我還沒有時間來理解尼摩船長爲什麼要這樣勸告我,我就被摔在地毯上了。

  船上的推進器,由于船長發的信號,跟發動機連結起來,它的縱斜機板垂直 地豎立起來,諾第留斯號就像氣球飛在空中一樣,閃電般的迅速上升。它分開海 shui,發出響亮的顫聲。所有詳細情景都不可能看見。四分鍾的時間,它就越過了 分開它和洋面的四裏的距離,同時又跟飛魚一樣,跳出shui面,它把海shui拍打得飛 濺到驚人的高度,隨後又落到shui面上來。

  失落的星辰掃校 亦凡書庫排版(yifan.net)

……

《海底兩萬裏》第十一章 薩爾加斯海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二章 大頭鯨和長須鯨”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海底兩萬裏》第十二章 大頭鯨和長須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