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上帝的指紋>第十七章 奧梅克人之謎

《上帝的指紋》第十七章 奧梅克人之謎

外國科幻作品

  離開崔斯薩波特城之後,我們的下一站是位于科澤科克斯市西南方的聖羅倫佐。這裏的奧梅克文化遺迹,正好坐落在“蛇神避難所”的中心。奎劄科特爾的神話和傳說經常提到這個地方。考古學家使用碳-14 鑒定法測出的年代最古老的奧梅克遺址,就是坐落在聖羅倫佐地區。據鑒定,這chu遺迹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①。然而,在那個時期之前,奧梅克似乎已經發展成熟,而且沒有迹象顯示,奧梅克文化的發展是在聖羅倫佐地區進行②。

  此中一定有玄機。

  畢竟,奧梅克人曾經建立相當輝煌的文明,進行過大規模的工程計劃。他們發展出高超的技藝,有能力雕琢和chu理巨大的石塊(他們遺留下的人頭像,有些用一整塊巨石雕成,重達20噸以上;石材是在圖斯特拉山中開采,沿著60英裏長的山路運送過來)。如果不是在聖羅倫佐地區,那麼,奧梅克人的先進科技知識和高度組織能力,究竟是在什麼地方發源、演進和成熟的呢?

  不可思議的是,盡管考古學家一再努力挖掘,在墨西哥,甚至在整個美洲,他們卻始終找不到任何征象和證據,顯示奧梅克文化曾經有過“發展階段”。這個最擅長雕刻巨大黑人頭像的民族,仿佛從石頭蹦出來,突然出現在墨西哥。

  精巧繁複的shui閘設計

  晌午時分,我們抵達聖羅倫佐。就在這裏,曆史初露曙光的中美洲,奧梅克人建造起一座高達100 多英尺的假山,作爲一個更龐大的建築物(長40o0英尺、寬2000英尺)的一部分。我們攀登上那座如今已長滿熱帶植物的主山,伫立feng頂,瞭望周圍無邊無際的田野。我們還看到許多比較矮小的土墩散布在原野上。附近有好幾條深溝,是考古學家邁可·柯伊(michaelcoe)1966年勘探這chu遺址時挖掘的。

  柯伊的考古隊發現的古物,包括20多座貯shui池;這些人工shui庫,由密如蛛網、用玄武岩砌成的槽溝串連成一個精密複雜的ti系,其中一部分沿著山脊修建。柯伊發現,每逢下大雨,這些shui閘依舊會噴湧出shui來,一如3000多年前。排shui設備的主要管線,從東邊一直綿延到西邊。三條支線流注入主線,設計十分先進。仔細勘查後,考古學家都承認,他們不懂這個精巧繁複的shui閘系統到底有什麼用途③。

  這裏的古迹還蘊藏另一個謎,讓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五尊巨大的、顯露黑人五官特征的人頭雕像——即今天考古學界所稱的“奧梅克頭顱”——被刻意埋藏在地下,以一種獨特的形式排列。在這些奇異的、充滿宗教se彩的墳墓裏頭,考古學家還發現60多件珍貴的文物,包括精美的玉器和小雕像。下葬之前,有些小雕像還被刻意切斷手足。

  聖羅倫佐雕像的埋葬方式,使我們很難精確鑒定它們的年代——盡管在同一個地層中,考古學家也找到一些木炭屑。跟雕刻品不同的是,木炭屑可經由碳-14 ,鑒定法測出它的年代。檢測結果,專家認爲這些木炭屑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産物④。然而,這並不表示,墳墓中的雕像一定是在公元前1200年製作的。當然有這個可能。但是,它們也可能是更早時期的作品。說不定,被埋葬在聖羅倫佐之前,這些具有藝術之美和神秘宗教力量的雕刻品,已經被許多民族保存和膜拜過。跟它們埋葬在一塊的木炭屑只能證明,在公元前1200年,這些雕像就已經存在;至于它們到底有多古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拉文達金字塔

  日落時分,我們離開聖羅倫佐,前往東邊150 多公裏外,位于塔巴斯科省(province of tabasco)的維雅艾爾摩薩市(villahermosa)。我們沿著從阿卡育康(acayucan)通往維雅艾爾摩薩的高速公路行駛,繞過科澤科克斯港口。這一帶地區,到chu矗立著煉油廠、高壓電線鐵塔和極端現代化的吊橋。從安祥甯谧的鄉下小鎮聖羅倫佐,轉眼間,我們來到廠科澤科克斯周圍髒亂喧囂的工業區。景觀的驟然轉變,著實讓人震驚。我終于領悟:我們今天還能在聖羅倫佐看到飽經風霜的奧梅克文化遺迹,完全是因爲那兒還沒發現石油。

  然而,拉文達一帶已經發現了石油,結果好多古迹都永遠喪失了……

  我們現在經過拉文達。

  朝北望去,只見高速公路旁一條岔路盡頭,鈉光燈照耀下的石油城聳立在黑夜中,yin森森的有如一座遭受核能災變的城市。自從1940年以來,這一帶地區被石油公司有系統地“開發”;一條飛機跑道貫穿當初金字塔矗立的地方;煙囪吐出濃濃黑煙,遮蔽了古時奧梅克天文家仰望星球升起的天空。可悲的是,在考古學家趕到之前,石油公司的推土機就已經把古迹幾乎全部夷爲平地;許多古建築物從此消失,沒有機會接受考古學家勘查。我們再也無法通過這些建築物,認識建造和使用它們的民族。

  挖掘崔斯薩波特遺址的美guo考古學家馬作·史特林,趕在石油公司大量開采之前,在拉文達積極展開考古工作。碳-14.鑒定的結果顯示,公元前1500年到1100年之間,奧梅克人定居在這裏,持續占有這塊土地,包括托納拉河(tonala river)東岸沼澤中的一座島嶼,直到公元前40o 年左右才突然消失⑤。就在那個時候,建築工程驟然中止,已有的建築物全都被刻意破壞或摧毀,好幾尊巨大的人頭雕像和其他較小的雕刻品,被隆重地埋葬在奇特的墳墓,一如他們在聖羅倫佐所做的那樣。拉文達的墳墓建造得十分精致,墓室用成千上萬的藍se細磚砌成,墓頂鋪著一層又一層五顔六se的黏土。在其中一個地點,奧梅克人從地上挖掉約莫15000 立方英尺的泥土,製造一個深坑,然後在坑洞底部鋪上蜿蜒曲折的石塊,再把泥土填回去。考古學家還發現埋藏在數層泥磚和數層黏主底下的三chu鑲嵌拼花圖案⑥。

  拉文達的主要金字塔矗立在遺址南端,底部略呈圓形。整座塔模樣看起來像一個有凹槽的圓錐,塔身有十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間有溝槽。這座金字塔高100 英尺,直徑幾乎200 英尺,總ti積大約在3o萬立方英尺左右——無論從哪一種標准來衡量,它都稱得上建築史上一大巨構。整個遺址中間有一條軸道,幾乎達半公裏長,指向正北偏西8 度的位置。軸道兩旁井井有條地配置著好幾座小金字塔、廣場、平臺和土墩,總面積超過3 平方英裏。

  拉文達遺址彌漫著一種詭谲、冷漠的氣氛;沒有人真正曉得它當初的作用。考古學家管它叫“禮儀中心”——也許這就是它當初的功能吧。然而,仔細觀察,我們不……

上帝的指紋第十七章 奧梅克人之謎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七章 奧梅克人之謎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