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假設的第三者”理論,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從一個相同的、古遠的祖先繼承一筆共同的文化資産,因此,這兩個地區的文明才會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和一些顯著的差異。然而,至今還沒有學者認真探索,這個古遠的文明究竟崛起于何,興盛于何時,內涵和本質爲何。如同太空中的“黑洞”,它隱而不見。但是,從它對埃及和蘇美爾文明具
可見的影響,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它的存在。
這個神秘的始祖,隱而不見的文明根源,有沒有可能也在墨西哥留下它的痕迹?如果可能,那麼,我們肯定會在墨西哥的古文明和中東的古文明之間,找到某些文化上的相似點。我們也會發現一些重大的差異——畢竟,在漫長的曆史時期中,這兩個地區的文化是互不統屬、分頭發展的。蘇美爾和埃及兩地的文化時有接觸,差異自然比較小,然而,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中東地區的兩個文明和遙遠的中美洲文明之間鮮有接觸的機會,因此差異也比較大。
星辰轉世
說來詭異,不知爲了什麼緣故,古代埃及人對侏儒具有特別的好感,對他們格外尊敬;無獨有偶,打從奧梅克人開始,中美洲已開化的民族也特別崇敬侏儒。有些學者指出,兩地的人民都相信,侏儒和神祗關系密切。在埃及和中美洲的文化中,侏儒是廣受歡迎的舞者,而藝術家也喜歡描繪他們跳舞的神采和姿態①
4500多年前,埃及王朝時代初期,太陽城(heliopolis)的祭司特別敬仰法力無邊的“九神”(ennead);同樣,在中美洲,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也都崇奉由九位神祗組成的一個全能的神權系②。墨西哥和危地馬拉的古代奎契族(quiche)瑪雅人,尊奉一部名爲《波波武經》(popol vuh)的神聖經書。其中好幾段文字清楚顯示,這個民族相信“星辰轉世”——人死後靈魂會轉化爲天上的星星。例如,英勇的孿生兄弟烏納普(hunahpu)和斯巴蘭克(xbalanque)被殺害後,靈魂“在一簇光芒中冉冉上升,直達天堂……這時天空和大地一片光明。從此他們定居在天上”。跟隨這對孿生兄弟一起飛升的,還有四百位死難的夥伴,“于是,他們又跟烏納普和斯巴蘭克相聚在一塊,轉世爲天上的星星”③。
上文提到,有關“神王”奎和科特爾的傳說,焦點大多集中在他以文明導師的身分從事的活動。然而,他在古代墨西哥的徒衆也相信,他的肉身死亡後,靈魂“轉化爲一顆星星”④。
巧的是,在4000多年前的金字塔時期,埃及的教也尊奉相同的信念:法老駕崩後會轉世爲星星。祭司在葬禮上誦經,促請神祗讓崩殂的君王早日投生天界:“王啊,您是這顆偉大的星星,獵戶星座的夥伴,跟隨獵戶星座橫越蒼穹……您從東方天際升起,在吉時良辰投生轉世……”⑤在秘魯南部的納茲卡高原,我們看見過描繪在地面上的獵戶星座圖形,將來我們還會遇見它……
這兒,我們不妨先看一看古代埃及《亡靈書》。書中部分內容幾乎和埃及文明一樣古老;對當時的埃及人來說,這部書不啻是一本間旅遊指南,專門替轉世的靈魂指點迷津。它指示死者,如何克服來世的種種險阻,如何化身爲神話中的怪獸;它還提供死者相關“口令”,好讓死者的靈魂順利進入
間的各個階段或層次⑥。
古代中美洲民族也相信,人死後靈魂會遭遇重重險阻——這難道只是單純的巧合嗎?他們相信,間總共九層,而死者的靈魂必須花四年時間,穿越過一路上遭逢的各種障礙和考驗⑦。
間的每一層都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名稱,諸如“撞擊山”、“亂箭穿心谷”、“刀山”等等。在古代中美洲和埃及,人們都相信,死者的靈魂搭乘一艘船,由“舟神”掌舵,把他從
間的一站渡到另一站⑧。公元8世紀瑪雅城市提凱爾(tikal)的統治者“雙梳”(deuble comb)的陵墓,就有一幅壁畫描述這種情景⑨。類似的圖像也出現在上埃及“君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的王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將摩西斯三世(thutmosis ⅲ)陵墓中的壁畫⑩。埃及法老和瑪雅君王駕崩後,靈魂搭船進入
間時,隨從都包括一只狗或一位狗頭人身神祗,一只鳥或一位烏頭人身神祗,一只猿猴或一位猴頭人身神祗⑾。這難道也是單純的巧合嗎?
在古代墨西哥,間的第七層被稱爲“帖奧科約誇洛雅”(teocoyolcualloya),意思是“猛獸吞噬人心的地方”⑿。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埃及間的其中一站“審判廳”,也具備幾乎完全相同的一系列象征。這難道也是巧合?在
間之旅的關鍵一站,死者的心髒被放置在天平上,另一端放置一根羽毛;這顆心髒若是充滿罪惡,天平就會向它那邊傾斜,然後,知識與魔法之神索斯就會把審判結果記錄在木版上,命令一頭凶猛的野獸——半鳄魚半河馬,且有幾分像獅子的“食屍獸”——將這顆心髒吞噬掉⒀。
最後,讓我們再看一看金字塔時代的埃及。法老享有的特殊地位,使他得以免除間的磨難,直接轉世爲星星。誦經是法老葬禮的一部分。同樣重要的是一種名爲“張嘴”的神秘儀式,據說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王朝之前的時期。首席祭司率領四位輔祭出席葬禮,手中揮舞一種名爲“佩申克赫甫”(peshenkhef),有如菜刀一般的神器,用來“撬開”法老遺
的嘴巴,以確保他的靈魂會順利飛升天空。現存的浮雕和壁畫顯示,在法老的葬禮上,已製成木乃伊的屍
確實被人用“佩申克赫甫”重重敲了一記。此外,最近的證據也顯示,位于基沙的大金字塔內部的一個房間,可能就是這種儀式舉行的場所⒁。
古埃及的這些習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異的、扭曲的翻版。上文提到,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墨西哥盛行殺人祭神的犧牲儀式。值得注意的是,犧牲儀式也是在金字塔舉行,由一位首席祭司和四位輔祭主持;他們手持一種類似刀刃的神器,重擊犧牲者的身,以確保他的靈魂避開
間的磨難,直接飛升天堂⒂。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嗎?
我們發現越多這一類的“巧合”,就越有理由相信,這兩個地區的文化和習俗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根深蒂固的關聯。另一個有力的證據是,古代中美洲各個民族都稱“犧牲”爲“帕奇”(p’achi),意思就是“張開嘴巴”⒃。
因此,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文化習俗,盡管出現在兩個相距遙遠的地區和……
上帝的指紋第十九章 上窮碧落下黃泉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