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帝的指紋第二十二章 衆神的都城上一小節]字塔), 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耶稣出生的時候⑧。一般學者認爲,在那個時候,東半球和西半球 的文明都不知道外行星的存在,遑論它們之間的軌道距離;至于這些外行星距太陽多遠, 更沒有人知道。
埃及和墨西哥間的關聯
完成對泰奧提華坎金字塔和街道的研究後,哈格爾做出這樣的結論:“我們到現在 還不了解,以泰奧提華坎城爲主要中心,從事天象觀測的天文教派,在古代美洲究竟有 多昌盛,更不了解它的重要和高度發展。”⑨
難道這只是一個天文“教派”?我們爲什麼不幹脆承認,它有資格被稱爲我們所謂 的“科學”?教派也好,科學也好,我們可不能說它只“昌盛”于古代美洲,因爲種種 迹象顯示,它跟古代世界其他地區也有密切關聯。
例如,考古天文學家利用最新發展的電腦測繪天象技術,勘查埃及的金字塔,結果 發現,基沙高原三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配置上精確地反映獵戶星座的三顆明星⑨。 古埃及祭司在尼羅河西岸沙地上描繪的天象圖,絕對不只這三顆星星。在本書第6部和 第7部,我們會發現,埃及祭司的整規劃,還把大自然的一個産物——尼羅河——包 含在內,讓它恰如其分地扮演“銀河”的角
。
古代埃及人和墨西哥人把天象圖納入城市規劃時,絕不會將宗教功能排除在外。泰 奧提華坎城的建築物,一如基沙高原的金字塔,除了其他功能外,還在社區民衆的生活 中發揮重大的宗教作用。這點毋庸置疑。
16世紀西班牙神父伯納狄諾·迪薩哈岡(bernardino de sahagun)搜集的中美洲 傳說證實,在遠古時代,泰奧提華坎城至少曾扮演過一個特殊的、重要的宗教角。根 據這些傳說,泰奧提華坎之所以被稱爲“衆神的都城”,是因爲“君王駕崩後安葬在這 兒,靈魂不會從此消亡,而會轉世爲神祗”⑾。換言之,這裏是“凡人變成神祗的地方” ⑿。此外,泰奧提華坎城還被稱爲“凡入行走神祗之路的地方”及“創造神祗的地方” ⒀。
這似乎也是基沙高原三座金字塔的宗教作用。難道這又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全世界 最古老的文獻,使用古代象形文字書寫的《金字塔經文》明確地指出:在巨大金字塔內 舉行的儀式,終極目標是促成法老靈魂轉世——“敞開蒼穹之門,暢通天界之路”,以 期故工能早日“超升天界,與諸神爲侶”⒁。
有些學者認爲,作用在于“讓凡人轉變爲神祗”(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的金字塔, 是分別在古代埃及和古代墨西哥發展出來的,彼此之間並無任何關聯。在我看來,這種 觀點未免太過奇異,不切實際。把天象圖納入神聖場所的規劃,情況也是如此。
此外,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相似點頗值得一提。
一如埃及的基沙高原,墨西哥的泰奧援華坎古城也有三座主要金字塔:奎劄科特爾 神殿金字塔、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一如在基沙,這兒三座金字塔的相對位置,並 不如我們預期的那樣均衡勻稱;相反地,其中兩座雖然直接相對,另一座卻刻意偏離向 一邊。還有一點必須指出:在基沙,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和基夫拉恩金字塔 (pyramid of cephren)的頂端齊平,盡管前者的塔身比後者高。同樣地,在泰奧提華 坎,太陽和月亮兩座金字塔看起來等高,雖然實際上前者比後者高些。之所以會造成這 種現象,原因是:太陽金字塔建立在比較低窪的地面上,而月亮金字塔矗立的地點則比 較高。埃及基沙的兩座金字塔情況完全相同。
這一切都能說是偶然的巧合嗎?我們何不幹脆承認,古代墨西哥和埃及之間,確實 存在著某種文化關聯?這樣解釋不是更符合邏輯嗎?
基于本書第18、第19章羅列的理由,我不以爲這兩個地區之間——至少在有曆史記 載的時期——曾經進行過直接的、密切的交往。然而,一如瑪雅曆法和古代南極洲地圖, 這裏牽涉到的極可能是一項文化遺産:埃及的金字塔和泰奧提華坎的廢墟,反映的是一 個神秘古文明遺留下的科技、地理知識和天文觀測成果(甚至還包括宗教)。根據瑪雅 人的神聖典籍《波波武經》,這個古文明曾“探測過天空的四個角落,勘查過大地的整 個形貌”。
一般學者認爲,基沙金字塔大約是在4500年前興建的。對于泰奧提華坎城建立的年 代,學界卻沒有一致的看法。城中的亡靈之路、奎和科特爾神殿、太陽和月亮金字塔的 興建日期,都不曾被明確鑒定過。學者大多認爲,這座城市興盛于公元前io0年到公元 60o年之間,但有些專家則指出,泰奧提華坎城的崛起,時間應該更早,約莫在公元前 1500年到1000年之間。另有一批學者根據地質資料,將泰奧提華坎建城日期推到公元前 400o年——附近奚特裏火山(xitli)爆發之前⒂。
檢視這些爭論,我倒是發現,這群專家學者中並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是誰興建泰 奧提華坎城——哥倫布來臨前,美洲曆史上規模最龐大、氣派最宏偉的都會。只有一點 是確定的:公元12世紀,當阿茲特克人橫掃墨西哥,建立大帝時,他們無意中闖入這 座神秘的城市;其時,城中的巨大建築物和寬闊的街道已經十分古舊,四
荒煙蔓草, 整個廢墟看起來更像大自然的一部分,不像人造的都城。然而,當地百姓卻流傳一則世 世代代延續下來的神話:城中的建築物是古代巨人建造的,而它們的作用是將凡人轉化 爲神祗。
被遺忘的古代智慧
離開奎劄科特爾神殿,我朝西邊走,再穿過城中那座“堡壘”。
沒有考古證據顯示,這座巨大的圍場曾經被當成堡壘使用;我們也實在看不出,它 具有任何軍事或防衛功能。一如泰奧提華坎城中其他建築物和設施,“堡壘”的興建顯 然經過精心規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現代學者至今仍弄不清楚它的真正用途。 替太陽和月亮金字塔命名的阿茲特克人也想不出一個適當的名字來稱呼這座“堡壘”。 (太陽和月亮從此成爲城中兩座金字塔的稱號,盡管沒有人知道當初的建築師如何稱呼 它們。)最後,只好讓西班牙人給它取個不倫不類的名字:堡壘(la ciudadela)。西 班牙人想出這個名稱,顯然是因爲他們看到圍場中央占地36英畝的大院落,四周環繞著 23英尺高,約莫1500英尺長的堅厚堤防。
我漫步走向院落西端,沿著一道陡峭的階梯拾級而上,……
上帝的指紋第二十二章 衆神的都城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