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科幻小說>外國科幻>上帝的指紋>第四十八章 測量地球第2小節

《上帝的指紋》第四十八章 測量地球

第2小節
外國科幻作品

  [續上帝的指紋第四十八章 測量地球上一小節]與地球之比

  我們前面已經談過金字塔中。的使用情形,這裏不再贅言②。同時,雖然很多傳統學者認爲純屬偶然,但連他們也承認有π存在的事實。可是,我們能夠認真地接受,大金字塔可能是將北半球以1/43200 的比例,縮影在平面上嗎?讓我們深入檢討一下相關的數字。

  根據最新由人造衛星搜集到的測量值,地球赤道的周長爲24902.45英裏,至北極的半徑爲34949.921 英裏。大金字塔的周長爲3023.16 英尺,高度爲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的比率,經計算以後,雖然不是完全不差,但已非常近似。而且,如果我們考慮地球在赤道(我們的地球爲橢圓,而非正圓形)的膨脹情形,那麼兩者之間的比例似乎就更接近1/43200 了。

  有多接近?

  如果我們將赤道周長的24902.45英裏,除以43200 ,得到0.5764英裏。1 英裏等于5280英尺。如果將0.5764乘以5280,得到3043.39 英尺。也就是說,地球的赤道縮尺43200 倍後,爲3043.39 英尺。相較之下,如前面所見,大金字塔的周長爲3023.16 英尺。兩者之間的“誤差”不到20英尺,也就是僅一個百分點的1/3.可是,以金字塔建築者向來精確無比的工作方式,這種誤差的産生,應該不是在建造這巨型金字塔時發生,而是因低估了我們的地球周長——僅低估了163 英裏所致。而這種誤差可能是未能將赤道凸出部分正確計算在內的結果。

  接著,讓我們來檢討一下從北極到赤道的半徑3949.921英裏。如果我們將它縮小43200 倍的話,得到的數值爲0.0914英裏,也就是482.59英尺。而大金字塔的高度爲481.3949英尺,兩者之間只差不到1 英尺,誤差率不及1/35個百分點。

  這種些微的誤差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圓周的確應該爲赤道的1/43200 縮尺。同樣地,將些微的差距放在一邊,大金字塔的高度等于北極到赤道半徑長的1/43200縮尺。換句話說,在西方文明曆經地球毫無所知的黑暗時期,只要將大金字塔的周長乘以43200 倍,就可得到地球的周長了。

  這一切,“偶然”的可能xing有多大?

  依常識判斷,應該“很不可能”。任何一個有理xing的人,都應該可以看出來,這些數字只有經過非常仔細的計算與小心的規劃才能達成。不過,古埃及學者向來不將常識認爲是應該經常使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證明,43200 不是一個隨便設定,而是在智慧與知識之上,故意選定的一個數值。

  其實43200 這個數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證明,因爲它不是一個隨意的數字(如45000 、47000 或50500 、38800 之類的),而是一個連串xing數字中的一環,和歲差運動有關系,並與世界各地的古代神話都息息相關。正如本書第五部中所討論的,金字塔與地球的比率,在神話中不時可見,有的時候就直接出現43200 ,但有的時候也會變成432 ,或4320,或432000. 這似乎反映了兩件驚人的事實,而且是兩件緊密相關的事,就好像設計來互相補充一般。大金字塔爲地球北半球的正確縮影。僅這件事就夠驚人的了。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古埃及人所選用的縮尺比例,竟然和掌握地球歲差運動的關鍵數字有關系。

  這是由于地球軸心的兩端永遠而固定地回旋、描繪圓弧,造成黃道帶上春分點的位置,以每72年1 度、每2160年30度(一個完整的星座)的弧度移動,每移動兩個星座,也就是60度,便需要4320年。

  不同的古代神話中,都出現過432 這個和歲差運動有關的數字,這本身當然也有可能純屬偶然。從單一事件來看,金字塔與地球的比例1 :43200 ,可能純屬偶然(只不過這個偶然的機率,一定比天文數字還要低)。可是,當我們在兩個非常不同的事物——古代神話與建築中,都看到這種與歲差運動有關的數字時,便無法也不該再輕言偶然了。而且,正如同北歐神話的英靈殿(最高神抵奧丁的神殿)的牆壁上描寫著與狼格鬥的戰士,細數之下,竟然得到了與歲差運動有關的432000的數字(500 +40×800 ,見本書第33章),大金字塔的建築,從圓周與高度的π關系,引領我們找到了同樣與歲差運動有關的43200 ,進而向北半球的尺寸推理,最後想到縮尺的可能xing

  相符的指紋

  到艾明亞後,護衛的車隊離開,但便yi士兵仍然留在車上,一路陪我們來到開羅。中途,雖然過了午餐時間,我們仍在一個熱鬧的村莊停下,吃了一頓阿拉伯式的三明治,才繼續往北行進。

  一路上,我的心思不斷回到大金字塔上。顯然,這麼顯眼的巨型物,不僅建築在地理學、測地學上均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幾何上縱貫7 個緯度假想長方形guo度中,這絕非偶然。不過,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大金字塔在作爲北半球的立ti投影地圖上的功能,與本書第一部中所述,利用古代製作地圖的高度技術,互相輝映。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古代的地圖是以球形三角法測地,並運用過相當複雜的投影法。哈普古德教授便曾提出具ti而可信的資料,證明一個擁有有關地球豐富知識的高度文明,在冰河期結束前崛起。果然,現在我們發現大金字塔不但爲北半球縮影,而且它本身運用過非常高深的投射法。一位專家表示:

  原本金字塔的設計,便是要讓每個面代表北半球的1/34個曲面,也就是球形1/34的90度。爲將球形的1/34圓正確投影爲三角形,1/34的圓弧,也就是底座必須和三角形底邊的長度完全一樣才行。而且,兩者也必須等高。而要達到這個日的,將金字塔一分爲二的子午線的頂點,和底座的高度,必須呈π的關系的斜面角度……

  現在殘存的古代地圖善本或原圖——例如皮瑞·雷斯使用過的古代地圖——有無可能爲將有關地球的知識,巧妙地編織入大金字塔的各種尺寸(以及古代埃及從幾何學中得到的guo境線)中的文明所製作的原始地圖?

  哈普古德和他的研究小組,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調查皮瑞·雷斯所使用的地圖的起源到底在哪裏,最後發現答案爲埃及,尤其是上埃及的西恩(亞斯文),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南面guo境線的北緯24度6 分上的一個重要的天文觀測站的所在地。

  衆所周知,要能夠准確測量緯度,必須先有精密的天ti觀……

上帝的指紋第四十八章 測量地球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四十八章 測量地球第3小節上一小節